指导小学生写作文五法

发布 2021-03-14 06:39:28 阅读 2521

摘要: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只要做到了针对不同的学困生布置不同的习作,降低对学困生习作的要求,消除学困生的畏惧心理,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调动各种感觉器官观察、思考事物,想象事物,同时教师要千方百计为学困生搭建展示个性的平台,学困生就会不再为作文而发愁,要我写作为我要写作。

关键词:小学作文指导方法。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最怕判作文,更怕判学困生的作文;作为学生,最怕的就是写作文,特别是那些学困生。为了消除学生作文的畏惧心理,平时我要求学生写日记、写作文不在字数上对学生限制。这样一来,使得那些不会写作文的同学,也能愉快地进行自己富有个性的创作。

学困生宋明杨为我讲了自己制作棉花糖的经历,我听后感觉很有趣。于是我就要求他把这件事写下来。虽然写的只有三百多字,但字字句句富有真情实感。

看了他写的《制作棉花糖》,一个调皮可爱、正在制作棉花糖的他仿佛就在我的面前。

联系生活实际,抓住时机写作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教学中,我随时随地选择恰当的时机,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作文,让学生把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想、所感及时写下来。

在与学生共同学习《冬阳。 童年 .骆驼队》这一课时,学生说:

“从‘一步一步’这个词语体会到路途遥远。”当我让学生再次读书时,杨红欣同学说:“我从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人们想多卖些钱”(杨红欣是我班倒数第三把手)我当场表扬了他,夸他并不比并人笨。

并要求他把今天的事写成一篇作文。

这个从来不会写作文的他,竟然写出了一篇四百余字的作文,题目是《老师夸奖了我》。当我读了他的作文后,同学们惊喜地为他鼓起了掌。

事实说明:学生不会写作文,缺乏的是对生活的真实体验,缺乏的是教师、家长选择恰当的时机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只要我们在学生对现实生活进行体验的同时,抓住这一有力时机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每一个学生都会写出令人满意的习作。

注重知识积累,存储习作素材。学困生生作文无话可说,无从下笔,很大程度上也说明了他们缺少语文知识的积累。倘若他们储备了丰厚的字、词、句、段,习作也会容易一些,常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洇。

怎样指导小学生写作文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学生的作文是语文学科的重要标志,作文教学的效果如何,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 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遗词造句 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必须从低年级就注意培养。因此,加强作文基本功的早期训...

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作文

作者 杨静。写作是用文字表达自己思想和感情的学习形式。是小学生必须具备和掌握的基本技能。但教学中,我们发现,一提起作文,学生就觉得很难,不知道怎么写,无从下笔,那么老师该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文呢?一 老师要树立正确的作文教学理念。首先,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

怎样指导小学生写作文

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是最基本的。要学生作文有兴趣,教师的课要上得有趣,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心理。比如要写看图作文了,可以让学生将画面串联起来表演一番,这样静止的画面变成了动态的小品,可以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更深的表象,发挥更丰富的想象力。此外,在作文教学中,还可以结合实际开展各项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