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 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一、“问题导学”含义
“问题导学”就是根据新课程理念、应用问题教学法原理,构建一种充满生机与活力,更有学习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让学生根据自己面临的问题和老师设置的情景,有目的地去探索知识。“问题导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解决问题意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思考**,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主体精神的培养,主体能力的形成。
二、“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1.把课堂教学的着力点转移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上;
2.将课堂教学内容转化成问题或问题串;
3.通过创设特定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在解决面临的问题中,主动获取新的知识,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师生、生生共同围绕“问题导学”展开双边活动。教师是问题情境的创设者,问题研究的组织者,问题解决的指导者,学生学习的鼓励者;学生是问题提出,问题研究的主动参与者,问题解决的积极主体。
三、“问题导学”课堂教学结构的改变
众所周知,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本教参,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照章讲、学生机械听,没有异议,没有质疑。教师问的问题,都是已经解决的问题,学生接受的知识整齐划一。既没有参与意识,也没有创新思想。
而“问题导学”的重点是把以“教”为重心转移到以“学”为重心,让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展开逐渐深入的学习、自由学习、协作学习,查询信息资料以获取新的知识,课堂教学氛围生动活泼,从根本上改变了“我说你听”的课堂教学结构,给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学生由被动的知识获取者成为主动获取知识的参与者,变“让我学”为“我要学”,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的课堂理念。
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的课堂理念,直接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主线”,体现和突出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具体表现为:
1.课堂教学坚持由问题开始,以问题结束,引导学生主动**。
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的课堂活动,始终围绕问题而进行,由问题开始,以问题结束。整个教学过程可以概括为:提出问题,**问题,解决问题,生成问题。
“问题”是什么?“问题”就是教学目标,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2.坚持以问题为核心、以**为主线、以引导为桥梁,使学生在**中掌握知识,在**中提高能力。
提出问题是教学过程的开端,但不是课堂教学的目的。“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核心,以**为主线,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独立**;交流质疑,合作**;师生互动,共同**”,实现教学目标,锻炼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在“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任务不是“教”,而是“导”,是“引”。
五、 如何实施“问题导学”课堂教学
1.自主学习:推进“问题导学”
传统课堂有一种学习方式叫自学,“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却不同于自学。不是自习或预习。自主学习的水平决定了后续活动的质量,并且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力,要通过慢慢的培养来获得。
“问题导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是有规划的,安排了确定的时空,并由教师随时接受学生的咨询及提供帮助,对所完成的任务给予严格的评价。这样的自主学习,确保了每一位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为后继的小组讨论,班级展示交流奠定基础。
2.合作**:推进“问题导学”的形式保障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之所以能够得到运用和推广,就是因为它采用了“合作**”的形式。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兵教兵,兵带兵,“合作**”让学生的价值和潜能更大化地被开发。学生的学习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不同的学生是用不同的方式来建构知识的,不同的学生总是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对学习有不同的理解。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因此,一方面我们要理解和尊重这种差异;另一方面学生之间的差异为学生的交流和合作提供了可能和心理基础。从这个角度讲,合作与交流是人的一种需要,“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合作与交流学习方式的一笔财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问题导学”模式把合作**作为重要环节。
充分利用学生、利用小组、利用评价,进行自主学习。没有合作**就没有“问题导学”,在“问题导学”中,小组建设是实施合作**的关键。合作**通过小组建设得以实现,小组建设通过合作**发挥价值。
3.展示交流:推进“问题导学”的重要环节
“问题导学”模式非常重视学生的展示。聚焦黑板,生进师退。教师是教练员,教师由台前走到了幕后,帮助学生,和学生一起分享成功,体验成功。
展示是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源泉,成功的展示意味着成就感的满足;展示是提升课堂文化的重要手段,高效课堂也可以说是一种“展示文化”。学生质疑对抗,大胆表达。勇于质疑可以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质疑中学会学习是实现有效课堂和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做到这点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特别要关注知识的生长点,设疑激趣,让学生在质疑中提高,在对抗中升华。
六、“问题导学”课堂教学具体操作。
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结构可以简单地概括为:,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本环节主要解决“学(练)什么”的问题。陶行知曾说:创造始于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使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导入新课后,向学生提出学习问题,或学生通过预习后提出的重难点问题;这些问题是有价值的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是能帮助学生理解的问题;这些问题如同攀登山峰的路标,即问题引路、导学。这就是课堂教学的“提出问题”环节。
如在《认识圆柱》一课中,由师生调控生成本节课的大问题。
师:课前同学们都做了一个圆柱的模型,如果让你介绍圆柱由什么组成,你将如何介绍呢?
问题导学提倡让“学”走在“教”的前面,因此课前,让学生用学具中提供的材料,做一个圆柱的模型。让学生在亲手做的过程中,对圆柱有初步的了解,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准备。
二)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本环节主要解决“怎么学”的问题。提出学生自学的问题后,通过针对性的学法指导使学生明确“怎么学”、“用多长时间学”、“学到什么程度”及“怎么检查评价”等。主要讲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学生无法通过自学了解的有关背景性知识,作简要讲述。
针对性强,这就是课堂教学的“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环节。
如面对“你将如何介绍圆柱?”这一问题,学生提出可以用摸一摸,滚一滚、剪一剪和自学课本等方法去研究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和特征,使小组活动能有目的有方法地顺利开展。
三)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本环节是落实学生学习主人地位的重要环节。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来完成。尝试教学理论认为:
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尝试活动。学生通过自主尝试学习,亲身感受、理解、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接下来采用小组、全班合作**的方式来解答、交流、展示,学生不再是现成知识的接受者,而是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使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爱动脑,会动脑。
四) 展示交流,讨论辨析。
展示是解决学习内驱力的最好手段,是学习成果的最直观暴露,是教师进行学情调查的直接途径,是教师课堂决策的依据,是教师教学智慧的发源地,是课堂抵达“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的保障;展示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的形式,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与才智,保障学生有自信和有尊严地成长;展示拓宽了学生合作学习和同伴学习的渠道。学习本可以是一件快乐的事,课堂进行展示,不是形式的改变,而是学生内在的需求。
如《认识圆柱》一课中,当学生进行四人小组合作研究后,进行展示交流:
生1:(上讲台介绍)我发现圆柱由上面一个圆形、下面一个圆形、还有中间的一个弯曲的面组成的。
生2:我还发现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
生3:我有补充,应该是沿着高剪开。
师:圆柱侧面的高在**?你能指出来吗?(生上台指一指)
生4:老师,剪开以后,还可能得到一个正方形。
课堂开放以后,学生的思路也开阔了,从平行四边形到长方形,又到了正方形。正方形的出现是一个很好的资源,需要抓住。)
师:你们认为什么情况下,展开以后会是一个正方形呢?
生:当圆柱的高和下面这条边(圆柱的底面周长)相等的时候,就是一个正方形。
师:是的,当展开的长方形中,长与宽相等的时候,就是一个正方形。
生5:我还发现圆柱的上、下两个面的大小是相等的。
师:你们从直观上看是相等的,但如何说明你们的想法是正确的呢?
生6:可以把圆柱的上下面剪开,然后重叠在一起,如果能重合,说明是相等的。
把事先准备好的圆柱的上下面剪开,重叠,重合)
生7:可以把这个长方形对折(指圆柱侧面展开的长方形),如果长能够重合,说明长度是相等的,也就是圆柱上下两个面的底面周长相等,底面周长相等,这两个面的大小是想等的。
师:这个同学的验证方法有两步,第一步把圆柱侧面展开后的长方形对折,看长是否能重合,经过对折我们发现是可以重合的;第二步如果长能重合,说明两个圆柱底面的周长相等,是什么意思呢?
生8:侧面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
教师需要做的不是说出学生不知道的,而是抓住时机,创造机会,让学生说出他们想知道的。)
师:通过这个方法,我们不仅说明圆柱的上下两个面的周长相等,这两个面的大小也是完全一样的。我们还知道了圆柱侧面展开成长方形后,长方形的长就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问题导学”的课堂是开放的,知识是互动生成的。“问题”往往会成“话题”形式。“问题”的提出,是“预设”;由问题而形成的课堂活动,是“生成”。
所以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交流活动一般不是表现为细碎的“答问”而是表现为师生之间的“对话”。
五)总结评价,提高能力。
本环节是一个教学任务结束后的最后一个环节。要确保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就要重视对教学效果的及**价,以使教学信息及时反馈,这就是课堂教学的“总结评价”环节。总结评价就是对学生正确的(或错误的)学习结果进行肯定(或否定)。
通过总结评价,进一步理清本节课的学习思路,加深和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学习态度和情感态度等方面情况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在自我评价过程中,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问题导学法”课堂教学模式体现前导—先学—后教—再练的过程,坚持以问题为核心,以**为主线,自主**与合作**相结合,学生**与老师引导**相结合,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参与课堂教学,教学任务在**中完成,教学目标在**中实现。由“问题导学”组织起来的课堂教学活动呈“板块”结构,教学环节简单,内容高度综合,给了学生多元理解的时间和空间。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概述
问题导学 教学模式简析。基于 以学定教,动态生成 策略下的 问题导学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操作在操作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深刻把握基本理念。践行 以学论教,学教合一 的 生本课堂 理念,课堂由 教的课堂 转向 学的课堂 二 严格遵循基本原则。深刻把握 以学定教 顺学而教 因学而教 顺学而导 的原则。一...
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各环节一般操作步骤。一 复习提问温故知新 3分钟 目的 对上节课所学的重点 难点 易错点 遗漏点 关键点检测反馈,为学生新知做好知识准备 心理准备。操作步骤 1 选取上节课所学的重要问题用课件展示出来,由同位两两进行互提互查,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抽查2 3名同学回答,不会的由同位...
“问题导学灵动课堂”教学模式
问题导学灵动课堂 教学模式。汇编。初中分册。第一辑。如东县马塘中学。二 一二年十一月。编委会。顾问 李建国于建华丛军革朱唤民。主编 姜宁兵康敏。副主编 龚建新罗敦砚朱建武丛杰葛家梅。编委 奚春兵秦继东陈全孙志斌杨卉顾斌。薛建平韩登峰镇国栋陈一峰仇丽蓉邵建。宋爱泉沈育华徐希明。执行编辑 镇国栋徐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