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的思考与探索——让作文教学绽放异彩。
摘要: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阅读的积累中汲取养料,在教师精妙的点拨中获得智慧,在多元的训练中提高技能,在多彩的习作平台上拾起信心,从而习作教学绽放异彩,成为语文学习的一方绿洲,是每位语文教师须认真思考又须寻觅良策扎扎实实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积累点拨训练信心习作教学绽放异彩。
一提到写作文,学生就感到无从下手,不住得抓耳挠腮。他们怕作文不爱写作文,不会写作文。作文难,难在**呢?
学生认为作文难在没话可写,没事可写。我认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从内心告发想写的,写自己愿意写的,写自己欣赏的,激发学生自我表达和交流欲望。结合自己近年来教学的经验,谈一些个人粗浅的认识。
一、为有源头活水来1、感悟生活,寻找素材。
在整个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以丰富生活,积累素材,要不断拓宽学生生活的领域,引导学生从‘我’的世界走向‘周围’的世界,从‘我’的生活走向‘社会群体’的生活,从作文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可见,写作要坚持贴近生活,向生活要材料。
我常常告诉学生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平时留心观察,认真思考,便会发现,乡土题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记得有一次,我带学生到村里家访:只见到处是成群的鸡鸭鹅,又肥又壮的牛和羊;房前花果香,屋后树成行,大片大片的庄稼绿油油……这天然的动物园、植物园,不正是写景状物的好材料吗?
养鸡喂鸭、种菜锄草、这生趣。
盎然的生活体验,好不叫人动情!这时,学生还兴趣盎然的向我介绍了那多姿多彩的乡俗民情、婚丧喜事,……这可是学生有了切身体验后的真情流露呀!回来后,我及时让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由于是写真实的生活、抒生活的真情,学生作文内容有了广泛的空间,写作激情高涨,趁这个机会,我告诉学生,写作文其实并不难,只不过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罢了,关键就在于你愿不愿意做生活的有心人了!
这样一来,学生初步体会到写作素材**于生活,农村孩子的作文题材更宽、更广、更有新意,并不再为没什么可写而烦恼。这时,我趁机要求学生养成写好观察日记的习惯,引导他们不断地积累材料,以备不时之需。
2、扩大阅读,加强积累。
学生阅读面狭窄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严重失误,也是学生写不好作文的一个重要原因。写好作文需要有积累,包括生活的积累和阅读的积累;写好作文需要有底蕴;写好作文还需要一个学习和模仿的过程。而这一切,都离不阅读。
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建立一项课外语言积累制度,如规定学生每天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一篇优秀作文,摘录其中的一个美文片段或是几个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或记下作者的写作特色,教师则利用早读、晚自修等课余时间,每天对学生的课外积累情况进行一次集中反馈,读读、背背、说说、评评,一周则进行练笔写作。在选择和确定练笔写作内容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平时语言积累的情况而定。如写动物、植物、小物件、人物等的外形,就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课外积累选择最拿手的对象进行练笔,这时学生就可以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应用其中。
语文教师都清楚地明白,学生作文是一个由仿到创的过程,学生把课外积累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和精彩语言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还能使他们真真切切地体会到积累所带来的成功之喜悦。随风潜入夜,润物。
细无声长期坚持欣赏美文,写起文章来就得心应手。
二、巧把金针度于人1、紧抓课堂,教给方法。
任何一篇优秀习作都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有机统一体,因此在追寻儿童精神的前提下,关注习作知识的技巧是必要的。如:在引导学生怎样使文章语言鲜活、富有文采上,我经常鼓励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善用修辞;b.巧用文言;c.
活用句式;d.引用名句;e.提炼哲理。
又如近年来的话题作文不限文体给学生以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的写作自由。在教学时,我是告诉学生:说明文,可以用第一人称自述或用戏剧表演法出新,记叙文,可以采用空行段、小标题使文章形式活泼,或采用电影剧本的形式,化长段为短节;议**,可以设计一个新颖的标题和开头,尽量融情于理,安置一个有文采的排比段,思考一个漂亮的、意味深长的结尾,七者采用记者访谈的形式也未尝不可。
经过训练一些学生已能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文章的材料特点,采用与众不同的形式。
总之,语文教材的作文训练有它的序列性的逻辑性,它是引导学生习作达标的重要途径。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用好课堂作文这一重要阵地,抓好字、词、句等语言基本功训练,合理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当然,我们应该摒弃范文讲解式的作文指导,因为那样只会让学生人云亦云,千人一面。
2、结合阅读、指导仿写。
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相结合。我们所学的课文结构清楚,语言优美。词汇丰富都是很好的习作范文。
通过课文的教学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观察、表达方法,从文章的结构和写法上进行仿写,把读与写结合起来,正如丁有宽老师说的:从读中学写,写中促读,读写结合,突出重点,多读多写。
如学了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后,时值秋季,笔者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运用拟人法、比喻法、色彩法、比较法等四种方法抓住秋天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景物描写,要求仿写一篇文章,记下所观察的景物和当时的感受。题目自拟,如《校园的秋天》、《秋到山村》等。这种仿写训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接受课文的思想熏陶,最重要的还是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作文。
需要指出的是,仿写不是抄袭,也不是生吞活剥式的搬用。它要在读懂值得模仿的他作,认清其超越自己的佳处,领会其精神和风格的基础上有选择地拿来。如郭沫若所说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这才是我们提倡的仿写。
另外,仿写应遵循从简仿到繁仿,由仿辞、仿形到仿神、仿意的规律进行渐变,不可急于求成。
三、条条大道通罗马1、自由周记,放飞心灵。
卢梭说: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每个学生装都有自己的生活天地,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影响各不相同,只有将他们放飞到自己的生活之中,他们的思维才能真正地活起来,才有可能体现出整个学习活动的自主性。
在教学中笔者注重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达,让学生从自我愿望出发,题目自拟,内容自选,体裁自己定,尽量减少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在形式上不作硬性规定,几个片段组合亦行,长而精者更佳。内容上要求写出真情实感,可以选择生活中的一点、一面、一人一事,或记叙,或描写,或抒情,或议论或想象,写自己想写,爱写的内容,让学生驰骋自由的天空,体验习作的轻松和快乐。
如:七年级的第一次作文,我就让学生写一件事,在你的生活经历中,有哪些事曾经掀起你情感的波澜?这些事是让你感动不已,让你羞愧难当,让你愤怒无比,还。
是让你感到庄严神圣,感到妙趣横生?选一件你感触最深的事,把它写出来,字数不限,题目自拟。这样一来,触动学生的心弦,诱发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作文内容有了广泛的空间,学生写作的米找到了,写作便有了源泉。
2、情境体验、激情四溢(1)以说激趣。
学生写的功夫不够,但在合适的情境中说的热情却很高。叶圣陶指出:语言发生的本身,是为要在人群中表达自我或要表达内心的感受,顺着这两个倾向,自然会不容自遏高兴地说。
因而可以从说入手,将兴趣迁移到写中去,如在指导想像作文《放飞想像的翅膀——编写童话故事》时,我出示材料: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一诗,然后选出其中的一组意象:街灯、星星、街市、天河、牛朗星、织女星、流星。
让学生展开不同的想象,尝试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把这些意象连缀起来,然后进行师生交流。学生越说越有劲。于是,我就趁热打铁,按习作要求,布置了《放飞想像的翅膀——编写童话故事》的作文:
发挥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日月星辰、花草树木、鸟兽虫鱼……赋予人的思想、感情、行为,自由编写一个童话故事,或将《天上的街市》改编写成一个童话故事。结果学生都比较轻松地写出了内容丰富的文章。经过一段时期,我发现,每次只要让说作文,他们便欢呼雀跃,兴奋异常。
昔日滞涩的笔下,都绽开了缤纷的花朵,连最不爱写作文的学生,写起文章来眉头也会舒展开,文思也较畅通;程度好的学生更是洋洋洒洒,欲罢不能。
2)以玩激趣。
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学生尽情地玩,再让学生自由地写,会使学生平添许多写作的趣味。在课间活动中,我发现学生。
对跳绳、踢键子、下五子棋等游戏比较感兴趣,常兴致勃勃地比赛、争论,有时还激烈地讨价还价。我灵感顿发,这不是指导学生习作的好素材吗?于是在上作文课的那天上午,我宣布同学们下午提前20分钟到校,男生进行拔河比赛,女生进行跳绳比赛。
同学们一听说要进行游戏比赛,顿时手舞足蹈。下午同学们来的非常准时,全身心地投入,玩得不亦乐乎。上课铃响了,同学们一路欢笑走进教室。
我趁机引导:同学们,刚才你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那么现在来说说,通过这次活动你有哪些收获呢?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积极。
这时我话锋一**那么现在请大家把这次活动的过程和感想写出来吧!学生听了以后,一反往日作文前的哀声叹气,欣然同意。
读着孩子们气息清新、鲜活生动的文章,想着他们神采飞扬,激情四溢的比赛情景,我深深感受到在作文指导中应该蹲下身子,主动接触,用心体察,关注学生的生活,捕捉他们的兴奋点,激发写作兴趣,就能引出作文的源头活水。
四、倾听花开的声音1、激励表扬,唤起信心。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准确合理、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同样一篇学生作文,用挑剔的目光放大它的不足之处与用赏识的目光去挖掘它的闪光点,留给学生的感受和产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因此,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大家都知道同样,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
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6
2、构建舞台、展示才华。
教师应千方百计为学生的成功创造条件。如在教室一角设佳作展示栏,表扬写得好或有进步的同学,把优秀习作展示出来,在班上诵读供同学们欣赏、评议,给他们信心和鼓励,体验成功的喜悦。又如让每个学生每个月出一张手抄报,把自己积累的作文、日记、读书笔记等编出来。
让每一组每一星期出一张组报,每半个月出一期黑板报,文章都从小组成员中选出来,并定期将所有的手抄报在班级里展出交换阅读。另外,每天早自习或课前抽几分钟按座位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的作文或最满意的部分念给大家听,让大家互相评赏。还可以进行全班作文互相传阅、修改及写评语活动;同学之间互相写信,给亲朋好友或老师写信、寄作文;逢年过节,还可以把自己作文里的精言妙句抄录在贺卡上赠给别人等等。
这些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一个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校内校外辐射的,张扬个性、充满快乐的智慧的发展空间,为学生搭建了展示才华的舞台。
总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让他们在阅读的生活中汲取养料,在教师精妙的点拨中获得智慧,在多元的训练中提高技能,在多彩的习作平台上拾起信心,习作教学定能绽放异彩,成为语文学习的一方绿洲。
作文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作文教学。作支教曲搽棠马迢者。陈文亮。初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怎么写,可以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分,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思维能力和表达能 让学生体会到进步。力的有效途径。作文是衡量一个学生语文水平鼓励学生取得的哪怕是一点点进步,让学。的重要尺度,作文水平的高低对初中生的成长生享受到进步的喜悦...
作文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唐多映。渠县宝城镇第二中心学校渠县635200 写作文真难!这是许多学生的烦恼。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下面谈谈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以抛砖引玉。一 激发写作兴趣。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古人说 书。读百...
高中作文教学思考与探索
作者 陈书斌。摘要 教师面对作文教学有着许多困惑,学生作文本身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针对如此现状,高中作文教学的出路又在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进步,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整合已成为一大发展趋势,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并进行互动评改,从而极大地提高作文教学效率与效果。关键词 高中作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