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复习复习课模式新探索

发布 2021-03-09 02:03:28 阅读 4376

由于每年带初三,怎样复习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怎样复习能更加有效便成了我一直思考和摸索实践的一个小小课题。近来我一直在“系统构图三步教学法”的课堂模式下探索一种更加合理、科学的复习模式,几次复习下来,我认为比起以前传统的复习还是比较有效的。

一、案例实践。

现以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为例来说一下我的复习模式新探索。

第一环节、课标导引,明确航标。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2、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3、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

4、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5、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

重点是原子的构成、离子的形成、元素、元素符号和化学式。

难点是核外电子排布、化合价。

设计意图:通过课标导引让学生明确本单元重要知识点,并通过重要知识点中的重点强调让学生明确本节课需要特别注意的点,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提供前进的航标。

第二环节、查漏解惑。

第一步:查漏补缺。在组内交流课下自学的复习内容。

要求:1、归纳、整理本单元相关知识。

2、提出你最想问的问题(1-2个)**:生活、生产中蕴涵本章知识的、学习中遇到的、自己精心设计的,包括学完本单元还不懂的。

3、结合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再次构建体现化学学科知识的系统图,有特色、有创意。

第二步:抢答解惑。组与组之间通过问答来进行班内知识的交流解惑。

要求:1、一组提问、指名另一组某人说出页数,然后全组快速回答。

2、六个组轮完再轮时不能同一人提问,不能同一人回答。

3、要求回答得既快又准,组与组之间要衔接紧密。最后会评出最优小组。

学生回答如下知识点。

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元素符号;分子、原子、元素、物质间的关系;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分类、化学性质的关系;离子的形成;化学式中数字的意义;化合价;相关计算。

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出示大屏幕将学生回答的内容展现给大家,同时将学生遗漏的内容进行补充点拨。

设计意图:第一步让学生在组内梳理,这时基本都是学优生在组织本组同学过知识点,可以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同时促进学差生对知识点的熟悉;第二步再通过抢答式的知识梳理使学差生激发学差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第一步的梳理时能集中注意力,同时由于学差生会有答不到位的情况,这时请学优生来帮忙会起到一个培优的作用。

第三环节、构**说。

学生在第二环节整个完成后,进行了知识系统图的精构及解说,同时老师也出示了自己本单元的课标构图和知识系统图(如下)。

设计意图:通过构图将整个单元的教材内容融为一体,使学生能够再次将知识内容进行识记。通过教师构图的展示给学生提供一种构图的思维方式,同时加深知识系统在脑海中的建构。

第四环节:应用提升。

设计意图:对应课标内容将练习册上的典型题进行分析、测试,培养知识的运用能力。争取通过关键题型的训练让学生会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二、反思跟进。

1、欣慰之处。

欣慰之一:课标出示有效。在本模式下,由于课上出示了课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有效的复习,如在我的教学设计中并没有计划学生会提出“请说出氢、铁、氟的元素符号”,因为我认为这种知识点不需梳理,在课后进行检查就好,可学生由于看到课标上有“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的话而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觉得很欣慰,说明学生对课标进行了仔细的研究,这个环节没有浪费。

也基本达到了使用导入技能的目的。

欣慰之二:小组活动有效。由于评级机制及要求的具体、细致,在第二环节学生积极性很高,没有一个不动的,而且是真正的动,达到了我预期的目的,即学困生能够找到问题所在,学优生基本掌握本单元知识点。

也基本达到了我使用有效合作、因材施教技能的目的。

欣慰之三:构图质量较高。由于学生,特别是学优生对知识掌握的很好,所以构图系统、具体、联系紧密。

在该环节中,由于大屏幕遮住不能构图的组及准备重构而没让构的组的学优生更让我欣慰,他们的评价很得体,说明对知识掌握的很好。

2、困惑之处。

困惑之一:一个单元内容容量比较大,第四环节一课时根本完不成,起不到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目的。可是这样一个大容量的课,如果分成两部分来讲又会失去它的完整性,失去了单元复习的意义,学生构建不起一个框架。

困惑之二:如果能够复习一个知识点进行一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的演练,效果会更好,但可能二课时会变成三课时,怎样效果更好也是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3、改进设想。

本节课最大的遗憾就是习题演练没有进行,特别是在复习回顾知识点的过程中,没有相关实例说明。针对该情况,我设想两种方案如下:

设想之一:两节课合并上。对于容量大而知识又很系统的课,还是采取我目前的授课模式,先整理知识点再理清知识脉络,紧接着进行应用提升。

并且在重难点讲解时,穿插生活实例说明,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但需要进行课时的调整,那就是两节课连着上。将分开的两课时变为一个大课时。

设想之二:点对点的演练。从有效性上来说,复习一个知识点进行一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的演练,效果确实会更好,所以可以尝试着进行这样的复习。

为避免知识的散乱,最好用晚自习的时间来进行,三节课连着上。

附初中理科组观课议课后的评价记录:

邓宏卫:优点—目标明确,学有方向,学生的主动性被充分激发,参与度广;学生构图各有特色,而且点评到位;建议—可以在一位同学回答完后抽查一下其他同学,检查其是否听讲,也可检查其对内容的掌握程度;是否可在重难点讲解时,穿插生活实例说明,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贾雪萍:优点—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提问、创新思维的启发式教学形式,而且生生评价、师生互评到位,参与度广,交流活动效果佳;建议—加强知识的拓展、演练。

叶蓉丽:优点—对学生构图分析清晰、对于完善学生自我的知识结构不错;在抢答环节中,让优生提问中差生,这对于中差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很有帮助;建议—在有些问题中,如果能让学生简单举例,加深概念,对中差生会更好。

袁峻山:优点—课标展示相当好,学生积极性大大提高;建议—在知识回顾中加以示例明示,演练再多点。

郭文君:优点—展示课标,学生学习目标明确;灵活运用构图模式,参与度广;建议—可适当增加一些练习,加强书面表达。

最后谢谢理科组成员对我课堂的有效建议,让我们跟进共研讨。谢谢!

复习课教学评价模式探索

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评价模式探索。一 传统的数学复习模式对复习效果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进课堂的今天,以教师为主体,总结概念 精讲例题来完成初中数学章节复习课,能起到一定的教学效果,然而根据多年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体验,笔者认为由此造成的一些不利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1 传统固定的座位排法,...

化学复习课教学模式探索

通过复习,要达到两个目的 一是巩固知识 技能 包括将知识系统化,查漏补缺 二是发展能力,形成技巧。无论是章节复习 单元复习,还是专题复习 综合复习均应如此。一 知识整理。就是将知识 三化 系统化 条理化 网络化。其目的就是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结构,使之能 竖成线,横成片 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 ...

化学复习课教学模式探索

知识整理,例题解析,规律小结,强化训练 复习,顾名思义,重复学习,就是把已学过的内容 知识 再学习。通常将复习课比作 炒冷饭 于是在课堂上老师就带领学生把学过的知识再重新复述一遍,复习课便变成了复述课 复制课,效率不高。通过复习,要达到两个目的 一是巩固知识 技能 包括将知识系统化,查漏补缺 二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