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导学案教学基本模式

发布 2021-03-07 21:23:28 阅读 6684

目前我区中小学英语教学低效高耗,学生学习被动,像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亦步亦趋,无所适从;学习起来感觉的确吃力,索然无味;学习成绩不理想,甚至有的学生有放弃学习英语的念头……针对以上这些情况,建议采取“学案导学”的教学改革:“注重学案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实践证明,此方案的实施具有实用性。

一、“学案”不同于教案,有其自身的特点。

教案是教师教学所采用的方案,课堂教学所使用的脚本,它主要体现了教师的引导过程和参与帮助的整个流程。而学案更需要体现学生的学习: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互相沟通信息的过程和具体的方法。

学案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主动学习而设计的自学方案,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易于发挥个人创造力、发扬集体协作精神,提高学习成绩;学生可以一改往日被动的局面,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学习活动,在**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能在适合自己的学案中逐步展露自己的优势,因材施学,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体验到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

二、英语教学中“学案”的设计与使用。

学案的设计要以学生“学”为主、教师“导”为辅,导学结合、练评促能。例如:

八年级英语(上)unit3 our hobbies topic1 i love collecting stamps section a学案设计如下:

(一)预习要点。

i、自学、试读新单词和新短语:

pleased , hobby , painting , stone , coin ,act , novel ,used to do sth , be interested in

ii、预习对话:

1、带着以下问题阅读并讨论理解对话:

2、 1> what does maria love collecting ?

3、 2> why does maria love collecting ?

4、 3>what does michael love collecting now ?

5、 4>what did michael use to enjoy doing ?

6、 找出对话中的重点短语及句式,了解它们的用法。

iii、仔细阅读对话中的句子,试着总结表示兴趣爱好的几个动词和短语的用法。

iv、调查自己的好恶,调查对话中本学习小组全体成员各自的兴趣爱好,填入**。

(二)展示环节。

i、 分组回答对话中的问题,并可另提新问题让其他同学回答。

ii、 ii、在黑板上展示出自己找出的重要短语和句型,并在全班举例讲解,教师适时点拨、补充。

iii、根据调查结果完成对话和2b报告。

(三)检测练习题 (略)

下面简单阐释在英语教学中如何使用此学案的方法:

1、预习引导,明确要点。

教师提前编写并下发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学案,学案中要设计出:预习要点(自学新单词、新短语、新句型和新语法等)、展示环节(新词汇和新短语的解析及延伸运用,句型、语法要点的知识讲解等)、检测练习题。学生在预习时,教师要提出具体要求,对预设问题进行必要的引导。

2、自学**,疑难研讨。

学生按照学案中的预习目标,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将个人获得的知识信息在小组内交流整合,自主解决疑难问题。针对预习中不能自己解决的疑难问题,由各学习小组的组长负责带领本组成员共同研讨、解决。

3、导学点拨,归纳整理。

教师在学生疑难研讨的同时,对每组讨论时提出的疑难问题给以适时引导点拨,学生根据小组讨论及教师指导后讨论出的结论以笔记形式进行归纳整理,对于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等知识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

4、成果展示,分层精练。

学生在黑板上展示检测练习题时,要根据学生学习层次分单双号展示难易不同的题目,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展示问题的解决办法予以**,判断评价。

5、交流点评,总结促能。

对典型的问题,教师要适时点评,同时组织各小组之间派代表进行学习成果交流。教师从学生展示结果中进一步帮助学生进行深入**、方法概括、总结规律、重点回顾等,使学生由表现性认识上升到深层的理性认识,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三、“学案导学”,注重“导”与“学”

学案的制订要依纲靠本,因学定教,使之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更适应师生的实际教育环境,不能“虚高”。好高骛远只能使我们的方案失去实际的价值。

1、“学案”应注重“学”

学案中的“学”在教学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几乎整个活动过程都在围绕着学生的“学”展开一系列有效的训练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觉英语课是充实的。因此,在设计学案时应主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本节课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发展他们那方面的能力,以及他们目前的水平与教材之间的差距,准备一些适应学生自身语言能力的活动和带有自主性的活动。

注意设计的层次和梯度,让差一点的学生“吃饱”,好一点的学生“吃好”,优秀的学生“跳一跳”,为实现课堂教学的立体交叉互动创造必备的训练条件。

2、“学案”应注意“导”

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教师是学生的得力助手,绝对不能越俎代庖。既然有了学案,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注意自己的角色,注意自己对时间的支配权利,这和以前有了天壤之别,不要无故干涉学生的活动,要相信学生的能力,他们远远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拙”。

在课堂上,要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一旦你给了他们足够的机会和时间,他们潜力的巨大会让你瞠目结舌。在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意教学环节安排的合理性、教育手段的多样性、教育方法的艺术性,使我们的教学有戏剧性的境界。对学生大可不必担心,放开他们的手脚,大胆的施展自己的才华,教师在巡回的帮助他们时,学生绝对不会“冷落”了你,你自己也开心的参与,忙得不亦乐乎。

3、有了“学案”,教师的任务并非减轻。

实施了“学案导学”方案后,实际上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职业修养和道德素养,明确自己的任务,加强业务素质。课堂上认真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不是有了“学案”就“放羊”,把课堂教学搞的热热闹闹,没有成效。课下教师需要搜集更多适合教材、学生的教学、教育资料和相关信息,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由此,此时教师的任务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大了工作量,只不过都“隐藏”在课下了!课下,教师的工作需做得更深、更细;努力准备各种材料,使之更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材料更具有逻辑性、趣味性、生活化,这样的课堂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游刃有余。

目前我区中小学英语教学低效高耗,学生学习被动,像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亦步亦趋,无所适从;学习起来感觉的确吃力,索然无味;学习成绩不理想,甚至有的学生有放弃学习英语的念头……针对以上这些情况,建议采取“学案导学”的教学改革:“注重学案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实践证明,此方案的实施具有实用性。

一、“学案”不同于教案,有其自身的特点。

教案是教师教学所采用的方案,课堂教学所使用的脚本,它主要体现了教师的引导过程和参与帮助的整个流程。而学案更需要体现学生的学习: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互相沟通信息的过程和具体的方法。

学案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主动学习而设计的自学方案,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易于发挥个人创造力、发扬集体协作精神,提高学习成绩;学生可以一改往日被动的局面,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学习活动,在**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能在适合自己的学案中逐步展露自己的优势,因材施学,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体验到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

二、英语教学中“学案”的设计与使用。

学案的设计要以学生“学”为主、教师“导”为辅,导学结合、练评促能。例如:

八年级英语(上)unit3 our hobbies topic1 i love collecting stamps section a学案设计如下:

(一)预习要点。

i、自学、试读新单词和新短语:

pleased , hobby , painting , stone , coin ,act , novel ,used to do sth , be interested in

ii、预习对话:

1、带着以下问题阅读并讨论理解对话:

2、 1> what does maria love collecting ?

3、 2> why does maria love collecting ?

4、 3>what does michael love collecting now ?

5、 4>what did michael use to enjoy doing ?

6、 找出对话中的重点短语及句式,了解它们的用法。

iii、仔细阅读对话中的句子,试着总结表示兴趣爱好的几个动词和短语的用法。

iv、调查自己的好恶,调查对话中本学习小组全体成员各自的兴趣爱好,填入**。

(二)展示环节。

i、 分组回答对话中的问题,并可另提新问题让其他同学回答。

ii、 ii、在黑板上展示出自己找出的重要短语和句型,并在全班举例讲解,教师适时点拨、补充。

iii、根据调查结果完成对话和2b报告。

(三)检测练习题 (略)

下面简单阐释在英语教学中如何使用此学案的方法:

1、预习引导,明确要点。

教师提前编写并下发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学案,学案中要设计出:预习要点(自学新单词、新短语、新句型和新语法等)、展示环节(新词汇和新短语的解析及延伸运用,句型、语法要点的知识讲解等)、检测练习题。学生在预习时,教师要提出具体要求,对预设问题进行必要的引导。

2、自学**,疑难研讨。

学生按照学案中的预习目标,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将个人获得的知识信息在小组内交流整合,自主解决疑难问题。针对预习中不能自己解决的疑难问题,由各学习小组的组长负责带领本组成员共同研讨、解决。

英语导学案基本模式

英语导学案基本模式 讨论稿 课题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 过程方法 情感态度 学习过程。预习导学 如要点设空,引导学生看书思考 难点辅导,帮助学生释疑 如果为阅读课,先整体感知,再由易到难等 自主 问题思考,重要句型结构举例 方法归纳等 预习自测 学生对预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心理准备 通过预习,你发现哪...

导学案基本模式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第一课时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自学案。学习重点。1 货币的本质 2 货币的基本职能 3 纸币流通规律及通货膨胀。必备知识填空。疑惑摘要。预习之后,你还有哪些没有弄清的问题,请记下来,课堂上我们共同 案。训练案。基础必做习题 一 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二 非...

导学案备课基本模式为

导学案备课基本模式为 个人初备 集体研讨 个人复备 结合学校实际,在此基础上给予完善,规定为 个人初备 集体研讨 个人复备 课前复案 教后反思 并严格执行。个人初备 在整体感知单元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进行个人初备。按照备课组分配,在初步统一课时目标 重点 难点 可考点 易混点 易错点的前提下,每个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