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基本模式论

发布 2021-03-07 20:38:28 阅读 7021

作者:董坤李旺东。

**:《法制博览》2023年第12期。

摘要】公司治理制度是公司制度的核心,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制度,有利于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我国正处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不少公司的治理暴露出治理失衡的现象,如股权结构不合理、董事会和监事会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债权人难以对公司实施监控等。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各国公司治理模式进行研究**,引进银行参与公司治理,完善职工参与等制度,以期建立先进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公司治理模式,弥补我国现有法律规定之不足。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分权制衡;股权结构;董事会;监事会在当前国际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公司治理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全面、高效的企业治理不但是增强其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工具,而且是企业长效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现今,我国处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不少公司的公司治理模式暴露出治理失衡的现象。

公司管理层缺少有效监督,肆意挥霍公司财产;小股东没有发言权,权利得不到应有保障;董事长或总经理大权独揽,监事会制度如同虚设等等。

一、公司治理的基本问题。

一)公司治理的概念。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架构。公司治理的实质价值在于通过合理分配公司的权力资源,不断完善公司管理运营与监督控制的权力配置,促使其良性运转,以实现公司的经营目标并最终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公司治理结构是与公司治理紧密相连的一个概念,对其定义我国学界并不一致。

譬如,林毅夫认为公司治理旨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有效的绩效管理与监督,其结构本质上是一项公司管理的制度制定与制度实施流程。他指出人们通常所关注或定义的公司治理结构,实际指的是公司的直接控制或内部治理结构。李维安和张维迎都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狭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从公司内部治理层面**了内部各部门各机构之间工作的配合协调,主要涉及有组织层级与设置、权责分配与权力制衡等影响企业经营运作的相关因素。而广义治理则包含了上述内控内容,同时还包含了对企业外部环境的控制与处理。如积极改善行业劳动力结构、加强品牌影响力等措施。

以此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成效。

二)公司治理的法理解析。

1.公司治理是在股权多元化基础上产生的问题。

股权多元化主要体现在股权持有者企业身份的多元化,以及持有者的股权结构分布。目前,企业股权持有者主要包括法人、大小股东、负责人以及高层管理层等。各持股者与企业各组织层级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法律关系,当出现权责利的分配冲突时,极容易影响企业治理。

目前,对于中小型的非上市企业来说,由于股权集中且结构简单,因此内部治理也相对容易。《公司法》中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不设董事会或监事会。[2]因此,公司治理主要是针对股份****,尤其是上市公司的特殊法律问题。

2.股权多元化前提下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立是企业管理的关键问题。

由于股权所有人并不是实际参与企业管理以及经营决策的制定执行。因此在企业管理层面,企业管理者可能会与股东出现不同意见甚至是冲突对立。即使在经营者是由大股东担任时也可能如此。

因此,進一步完善企业管理结构、有效划分股东与管理者的权责是公司治理的内容之一。

公司治理的实质内容是公司组织内部的分权与制衡。基于对股东权利的保护和提高公司效率的主要目的,加强权力分立制衡是关键。权力制衡,即企业管理的决策、执行与监督三项职能分别由三个相互独立的部门完成。

二、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历程。

根据公司立法呈现的特点,关于公司治理结构主要经过了以下两次发展。

一)“股东大会中心主义”

经历时间约为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上半段。同现代企业定义的确立处于同一时期,该阶段股东大会是企业最高权力机构,拥有企业管理的所有权力。而董事会仅作为执行机构,完全受制于股东大会。

譬如,日本《新商法》中规定,股东大会有任免董事、监事,审议批准公司决策、公司利益分配等这些对公司的经营进行支配和监督的权力,而且赋予它对法定权限事项之外的任何事项的决定权。这就意味着其成为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唯一主导者,有着绝对的发言权。这就意味着股东大会能够直接干预董事的经营行为,成为万能机构。

[3]二)“董事会中心主义”

经历时间约为二十世纪下半段至今。该阶段,一方面股份****的股东人数众多,股份的小额化、股权分散及股权的自由转让性使中小股东对公司的经营不感兴趣,往往通过转让股份以转移投资风险,股份处分权成为股东制约公司的主要方式;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竞争的加剧,企业的经营管理不断向专业化发展。但是由于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的限制,此时的股东大会已经逐渐表现出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无力。

由此,在公司治理中,股东大会开始逐渐让出经营权,移交给更专业化的董事会。公司经营主要由董事会负责,从而形成了“董事会中心主义”。2023年的《德国股份法》进一步明确了该立法精神,形成了德国现在的公司治理结构。

[4]无论是“股东大会中心主义”还是“董事会中心主义”,都是不同时期社会经济生活的需要在公司立法上的反映,即是由股份****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公司作为资合性质的组织,股东利益应当是公司存在和发展的核心内容,无**司的治理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股东利益的保护始终是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公司治理结构的演变,其根本决定因素在于企业经营管理不同阶段的不同利益诉求与各方的权责分配改变。

三、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现状及改进建议。

从某一层面来说,我国公司治理制度的发展史也是我国公司制度改革探索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向欧美学习先进的公司治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国情,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风格的公司治理制度。

一)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

根据新《公司法》及**监管的有关规定,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在机构设置上有些类似于德国模式,但在权力配置上则更接近日本模式,采取的是股东会中心主义。我国股份公司采取了分权制衡的原则,《公司法》第99条规定“股份****股东大会由全体股东组成。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第109条规定“股份****设董事会”;第118条规定“股份****设监事会,其成员不得少于三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可见,我国股份公司设有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三个组织机构,具备了形式上的“法人治理结构”。

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部门,董事会是企业决策与执行部门,监事会则是企业内部所有决策制定与执行的监督部门;上市公司还设有经理、独立董事等。但各组织机构之间并未很好的形成真正的分权与制衡关系,使我国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表现出“形备而实未至”的特点,治理效果不甚理想。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股权结构不合理,相互制衡的股权多元化局面没有形成。

我国股份公司的股权高度集中,大股东持股比重过大。尤其是企业法人或是国有持股情况。从目前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国有持股一般占据了绝大多数的股权,即第一股东的持股量远远多于第二大股东的持股量,于是形成“超级股东”。

这一点在我国表现得尤为突出,持股量占有绝对优势,就意味着股东权利的急剧扩张,第一大股东对于董事会的影响甚至控制非常容易。这种情况很可能由于第一股东的判断失误造成企业利益以及其他股东利益的损害。

2.董事会的经营决策与管理工作缺乏实效性。

由于董事会的独立性缺乏,实际控制者是第一股东或是上级企业或母公司委派人员。有人认为,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有助于内化监督成本,激励股东对管理层实施监督。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董事会独立性的缺失直接带来了权力的架空。

另一方面,缺乏科学完善的董事制度也是影响其管理实效的重要因素。此外,从我国公司管理结构来看,高级管理层与董事会的职位重叠,也使得董事会容易以企业经营管理层的利益为重,忽略甚至损害股权所有人的利益。

3.监事会的对经营管理的监督作用缺乏实效性。

虽然《公司法》中明文规定了监事会的设置、结构以及职能。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效果却不尽人意,甚至形同虚设。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来自法律设计上的缺陷——《公司法》中缺乏细化的监督职能履行方式方法,同时也未對监事会赋予任何针对董事会或高级管理层采取任何措施的实权。

因此现在许多公司对于监事会的设置以及运作并不重视。另一方面,正是由于缺乏重视,使得监事会在人员经费、结构设置等方面均未得到有效的资源配置以及制度配套,而且监事会人员的素质和专职性普遍不高,兼职情况较多。

二)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

1.改善不合理的股权结构,形成股权多元化基础上的“多股制衡”局面。

在现代公司的运作中,合理的股权结构式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也是决定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性的最重要因素。股权结构如何,决定贵公司控制权的分布,决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关系的性质。[5]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在前十大股东之间的分配还是相当不均匀的。

根据上述我国企业股权分配结构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当适当调整股权结构,避免第一股东的持有量过大。同时积极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尤其是自然人股东和机构投资者,鼓励产业链中上、中、下游公司法人相互持股,使股权适度分散,形成多股制衡的局面。

2.加强董事会的建设,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能。

董事会规模过大会降低公司经营决策效率,为此,根据本公司的特点确定合适的董事会规模在董事会的建设上,我们应借鉴英美国家的经验,在董事会下面设立不同的专业委员会进一步细化并分配职能。根据委员会针对某一细化职能的履行、总结以及反馈,为董事会管理、运作章程提供实践参考与指引。这样一来,能够有效完善董事会内部的权责分配与制衡情况,促进其积极履行自身职能,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成效。

作文基本模式

作文模式 十句作文法 第1 段 引言段 s 1 引出主题,即引出本文要讨论的问题,如宠物问题,体育问题,大学生打工问题等。s 2 确立论点,即表明作者对这个问题的基本看法,比如是赞成还是反对等。第2 段 正文段 s 3 承上启下,重复上一句的论点,提纲挈领本段要讨论的几个论据。s 4 第一论据 引出...

教学基本模式

关于实施小学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归纳 总结新课改以来课堂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 小学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模式 为全面实施 小学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说课稿基本模式

1 课程标准解说。1 课标原文。2 原文解析。2 教材解说。1 教材的地位和知识的前后联系。2 教材的编排思路。3 教材的开发利用及依据。3 学情分析。1 年龄特征。2 认知特点。3 学习风格。4 学习能力水平。4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2 过程与方法。3 情感态度价值观。4 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