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总结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校本教研制度

发布 2020-12-31 01:25:28 阅读 4939

校本教研总结|校本教研工作总结|校本教研制度。

我校教研室自成立多半年以来,在各级主管部门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坚持“以教研管理抓校本培训、以校本培训实现教师专业成长、以教师专业成长促进课程改革、以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的基本思路,主导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学校的教研工作,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目前已取得了一定阶段性的成效。

一、统一思想,制度管理到位。校本教研总结|校本教研工作总结|校本教研制度。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教研氛围。搞好宣传是提升教研工作的首要环节,能使教师充分认识到校本研训的重要性。学校利用每月辅导区例会及周工作例会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校本教研、新课改、远教工作相关文件,向全体教师大力宣传教研工作的重要性,营造全员重视教研工作的良好氛围。

健全组织机构,落实责任到人。自实施新课程以后,学校先后成立了新课程实施领导小组,下设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课题组、备课组,含盖辖区各小学;在远程教育设施配备之后又随即成了远程教育工程领导小组,在辖区各校下设了管理和应用小组,落实责任到人;今年初成立学校教研室后,学校教研组织机构更加健全,首先成立了校本研训领导小组,聘任了部分优秀教师为中心校教研室兼职教研员,随即在中心校成立了语英、数学、综合科三个教研组,在其他三个辖区完小分别成立了一个片区综合教研组,同时在辖区小学培训了一批课改骨干教师和信息技术骨干,成立了课改指导小组、信息技术指导小组。从校长到每位教师都做到了层层分工、责任明确、任务到人。

我校严谨而和谐的教研组织机构业已形成。

强化管理制度,落实教研常规机制。我们在教研管理中坚持做到“教研组周有活动、学校月有评展、教师学期有成果、教研室学年有考核”。首先在学校教研室成立后,立即根据实际制定了《学校教研室三年发展规划》,出台了校本教研常规工作系列制度,并下发了教研相关安排文件,并与辖区各教研组签定了《教研组工作目标责任书》,同时要求全体教师与各教研组签订了《教师教研工作目标责任书》,实行教研组工作年度考核和教师教研工作学期考核制度。

要求各组都要实行教研例会制度,中心校达到每周一次教研活动,辖区完小达到每两周一次教研活动,村小达到每月一次教研活动,并实行课改、远教工作月例会和月查制度。中心校确定每双周星期。

一、二、三、四分别为语文教研组、数学教研组、综合教研组及教研室例会,每单周星期三为校本集中培训时间。

密切配合学校工作,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研室经常向校委会汇报教研工作情况,并积极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教研工作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首先学校在教研室硬件建设方面加大了资金投入。

对教研工作优秀的教师及教研组给予嘉奖,对教研成果获奖或发表的教师积极给予奖励。并专设了教研活动室,配备了九台电脑,建立了电子备课室,组建了校园局域网,实现了天网、地网资源共享,为教师教研提供了有利的学习交流平台。还购置了数码照相机及摄像机、教学光盘等设备,用于教育教学和搜集学校**素材,对教师公开课、赛教课等教研活动进行现场录象,整理归类后建立了校园资源库,并编制目录,为师生教育教学研究提供服务。

同时修订了《教师年度考核方案》,把教师的教研工作考核成绩与教师个人年度考核挂钩,使教研工作在教师年度考核中所占比重达20%。并制定了《教研室计算机管理和使用制度》,实行每台电脑责任制和分组使用制,使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用户名和开机密码。并要求教师上机实践做祥实记载,作为校本培训考核内容之一。

二、夯实教研环节,校本研训活动到位。

校本研训活动的开展是推进教研工作的主要载体,是落实“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新型校本教研制度的关键。

“七个一”当仁不让,强化教师个人素质。这是落实“自我反思”教研制度的关键环节。我们要求教师人人有“一刊三本”(“一刊”指教学刊物,“三本”指听课本、反思本、培训学习笔记本)。

于开学初,按上级规定要求教师人人完成“七个一”任务,定时定量定考核。并印制好相关表册下发到人,实行定期检查签字制度。同时对教师的教研任务实行月查展示制度,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研工作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他山之石,攻己之玉,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同伴互助”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学校教研室要求各教研组每周确立一名上公开课的教师及中心评课人,组织组内教师相互听课、评课,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做到听课有计划、有安排、有评课、有成绩;同时在各校尝试推行教师中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结对帮扶制度。

切实加强对话交流制度,解决课改实际问题。充分利用双周教研例会,组织教师分别就实施新课程的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困惑做为小课题提出来,教研组成员通过交流研讨,提出解决方案或整改意见,解决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困惑,及时有效地指导了教师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纠正了教师在课改教学中的一些误区。

因时就势,集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学校采取定时与即时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校本培训。首先要求教师做到每周上机实践2小时、每月阅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并作好自学记载以备各教研组考核。

同时确立上半年以培训远程教育技术应用为主、下半年以培训课改理论为主的集中培训,要求人人参加培训,做到培训定时、定点、定人、定考核。教师通过校本培训,都能应用新理念、新手段、新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熟练运用远程教育i、ii模式进行教学达100%。

步步为营,扎实搞好骨干培训。学校教研室结合实际,采取“滚雪球”模式,培训了各类骨干教师,以点带面,中心辐射。首先在开学初,组织各教研组长召开了培训会,旨在提高其思想、业务水平。

其次各教研组利用教研例会,开展了以课改为主的教学研究与指导活动,以在课堂教学中师生教学法的转变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指导实验班教师进行课改工作,培养一批课改骨干教师,起到了示范和指导的作用。然后又利用建设学校**的机会组织学校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召开了多次技术培训活动,使学校具有了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较稳定的信息技术骨干力量。

扎实开展教研竞赛活动,营造教师学习氛围。首先在四月结合县教研室工作重点在全镇小学开展了全员赛教活动,并评选出优秀选手参加县级赛教;随即在五月开展了教研成果推荐上报活动,教师们参与积极,勤于动手,有多件作品报县;同时于六月在中心校开展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考核,连年满56岁的毛老师都不甘示弱、一展风采。

三、教研常规化,课改指导到位。

校本教研的最终目的是充分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是推进课程改革的有效手段。

教研工作渗透到每月的“双常规”检查中去。学校教研室配合教导处,坚持每月末对辖区各校进行双常规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通报并提出了可行的整改意见。

规范教学“五认真”。在原有好做法的基础上,教研室重新修订了教学常规考核方案、备课考核细则、作业批改考核细则、听评课记录表等,并定期指导课改年级科学评定学生成绩,建好学生成长记录袋,并正在尝试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通过加强对学校常规工作的指导和创新,我校的常规教学管理制度正走向系列化、科学化。

结合复习备考和“普实”工作,突出阶段性教研工作重点。上年开学初,教研室召开了由校长亲自主持、县教研员和全镇毕业班任课教师参加的毕业班复习备考教学法研讨会。县教研员覃承远老师做了专题讲座。

同时,学校教研室组织各校坚持了毕业班月考和月考研讨会,并密切配合学校对全镇小学。

的实验教学、图书开放、远程教育资源和设备的运用等工作进行定期下乡检查指导,每学期至少三次,有效地促进了远教、普实工作的开展。

组织学校课题研究小组在课改年级积极推行“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改革。我们坚持“先培训、后实践,先计划、再实验,边总结、边整改”的课改思路,做到一周一汇报,一月一反思,一学期一总结。首先在开学初培训了课改年级教师,下发了课改指导材料。

然后结合课题组研究的预定模式,尝试了“三四四”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三点”即在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要设置知识点、能力点、创新点;“四自”是指在课堂上要指导和组织学生自选目标、自主学习、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四组”指在班内建立学习帮扶小组、学习监督小组、学习中心(尖子)小组、学习兴趣小组。通过尝试,大部分师生都有新的感触,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有很好效果。

配合学校大队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组织的教育实践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了“四小”科技创新活动,即小发明、小**、小制作、小实验,并积极组织相关专长的教师对学生的书画、乒乓运动、三小作品、实验技能操作等进行了阶段性训练。

加强学校教研室的日常管理。教研室日常事务办理是否正常有序是教研室工作是否规范化的标志之一。学校教研室于开学初任命了一名教研干事,专门负责教研活动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和教研档案建设工作,并在室内开辟了“教研园地”、电子备课室、教育杂志专柜等,做到月月更新。

这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为学校教研工作起到了重要辅助作用。

四、全面开花,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组织到位。

课题研究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是促进课程改革的重要保障。我校坚持“人人有课题、校校有实验、群体搞科研”的科研管理。

注重实效,指导教师进行自选课题研究。我们始终坚持“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解决即成果”的原则,以教育教学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小问题为切入点,指导教师选好题,不选偏题、难题、大题,在教学实践中策划、研究、反思、改进、小结,利用教研例会及时向教研组汇报课题研究情况。为了使小课题研究落到实处,学校教研室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课题研究做到“四有”,即“课前有实验措施写进教案、课上要有实验活动环节切实开展、课后要有实验反思材料积累、每学期要有实验**交流发表”。

并要求学校教师参研率达100%,领导也不例外。目前,学校19名任课教师都确立了自己的个人研究小课题,并计划在年底出**成果。我校校长率先垂范,通过对在校128名单亲、留守子女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确立了个案研究对象,撰写了题为“呼唤在心灵上运作教育”的调查报告,现在已经结题,并上报推荐到省参与评审。

这为教师进行课题研究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为学校提倡“在心灵上运作教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和依据,明确了德育工作方向。

校本教研和开放式研讨相结合,攻关校级课题。根据学校实情,学校教研室确立了“十一五”课题《山区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制定出研究方案,责任到人,实验到班,并确立了辖区各校及各教研组的子课题任务,目前已进行了多次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将于年底出成果;同时结合目前学校的亮点工作—远程教育工程,组织辖区学校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定期召开远教应用课题研究研讨会,按校分配目标,落实任务,该课题也正在进行实践研究之中。对于这些校级课题实行了县教研员定期指导、骨干教师实践研究、辖区各校交流研讨、课题小组集中攻关的研究模式,并对参与课题实验的教师明确了研究要求,指导其积极进行有针对性的课题小目标实验及经验积累,做到每月学习一篇与此相关的**、看一节与此课题相关的优秀课堂实录,取长补短,积累经验。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校本教研示范校工作总结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校本教研示范校 工作总结。我校先后被评为省实验小学 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 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市教科研样本校 县教学质量先进学校 县体艺卫生工作先进学校 县教科研先进学校等。下面就我们校本教研的一些做法作简要汇报。一建立管理机构,落实管理体系学校成立教科研领导小组,校长为。第一负责人...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本学期以新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为重点,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和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 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 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 增长点放在促进学校 师生的共同发展上。使教育从传统教学走向新课程标准要...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岱道庵小学2010 2011学年上学期校本教研工作总结。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进一步深入,对教师的专业素养 特别是校本培训方式提出新的严峻的挑战。开展 以校为本 的行动研究,促使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通过教研活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尤为重要。新世纪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