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发布 2020-12-31 01:30:28 阅读 2117

三、逐步完善教研管理。

本学期,在强化教研、备课等方面,我们做了如下努力:

一)集体备课,注重实效。

本学期,我校语、数所有教师按期到周边兄弟学校参加集体备课,此外,各教研组安排了每学期不少于两次的集体备课活动,各组根据学科特点及本册教材的结构情况进行选择,备课内容可以以教材的一组为单位,如语文学科;也可以是以课为单位,如体艺综合科目;还可以备一个课时。每次活动组长提前布置任务后,组内成员便要投入到认真的备课中,大家就自己的教学设想畅所欲言,相互借鉴,集众人之长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公开授课方面,每次有承担公开课务的老师,授课之前要在相应的教研组内交流,尽量做到通过集体研讨设计教案,实施教学,授课人选由组内在集体研讨之后通过抽签来决定,并要确保每学期每人都有讲课机会。

二)专题研讨,经验交流。

我们要求各组要针对教学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经常性地进行专题研讨。要围绕课改中存在的热点问题,进行对话交流。教研组至少每两周活动一次,有计划、有记录、有小结。

本学期,全期专题研讨活动至少需要一次。为了让更多的老师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课题研究的作用,我校还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以“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为题,以语文课堂为依托,展开校本课题示范研究活动。使老师们在一次次的实践和思考中不仅收获了专题理论知识,还收获了教学反思与实践的勇气,使我们深深地感到要使课程改革稳步推进,校本教研就必须落到实处。

(三)深入课堂,百家争鸣。

1.“骨干教师帮扶课”,以优带次,以师带徒。主要在语文、数学科目上由同一教研组内经验稍有欠缺的教师和业务比较精湛、又有改革创新精神的教师组成,学校没有硬性要求结对活动全员参与,但是各师徒之间都相处融洽,交流及时,基本是勤于听课说课,根据个人需要结对活动。

如刘老师和林老师,几乎每天一坐下来就是学生的学与教事情,董老师和赖老师也经常互相请教数学课上的收获和疑问,有时是一个练习题,有时是一句课堂用语……备课、上课、评课、研究更是全程参与。个案研讨、**评点、形式多样,不一而足。

2.“示范课”和“移植课”:发挥作为导师教师的引导示范作用,提供观摩或研讨课,供组内成员学习。

如十一月份,林老师提出了小学低年级学生上课思想不容易集中、好动等困惑,教研组成员在一起商讨后,余校长就听了一节课例研究课。刘老师、胡老师也时有精心准备,为教师们献上精彩的课堂。此外,凡有机会外出听课的老师,回校后也会将自己认为优质的课整理一遍,“依葫芦画瓢”地给自己学校的学生讲一遍,提供“移植课堂”供在校教师学习。

3.“光盘学习课”:校本教研组、学科教研组经常组织教师到多**教室学习,人人做好听课笔记,写写课堂评价,交流听课收获。

四、艰辛探索,沉重反思。

在与校本教研同行的探索中,我校全体教师上下一心努力实践,课堂上,艰难生涩少了点,生动鲜活多了点,但是,校本教研作为一种新的理念,新的行为,我们还是刚刚起步,在开展校本教研的尝试过程中,我们还存在有许多困惑和不尽人意之处。如:校本教研中的案例研究也许还停留在表面;有的教师对教学研究的认识仍很肤浅,认为开展研究就是要著书立说而且还会给正常的教学工作带来负担,个别教师参与教研活动仍处在“要我做”状态,没有真正理解“教学即研究”的内涵;我们的理论水平还不高,有许多宝贵的东西我们还不善于发现和总结,这就更需要加强学习丰富头脑,培养研究精神提升研究能力。

我们将在执着教学的背后痴心不改地探索教育的真谛,升华教学行为,不断开拓进取、不断创新。

2023年12月。

校本教研总结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校本教研制度

校本教研总结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校本教研制度。我校教研室自成立多半年以来,在各级主管部门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坚持 以教研管理抓校本培训 以校本培训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以教师专业成长促进课程改革 以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 的基本思路,主导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学校的教研工作,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目前已取得...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校本教研示范校工作总结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校本教研示范校 工作总结。我校先后被评为省实验小学 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 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市教科研样本校 县教学质量先进学校 县体艺卫生工作先进学校 县教科研先进学校等。下面就我们校本教研的一些做法作简要汇报。一建立管理机构,落实管理体系学校成立教科研领导小组,校长为。第一负责人...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本学期以新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为重点,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和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 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 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 增长点放在促进学校 师生的共同发展上。使教育从传统教学走向新课程标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