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发布 2020-12-31 01:31:28 阅读 8266

09-10学年度第一学期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校长室、教导处的直接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学校整体工作计划, 把构建幸福和谐校园、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总目标,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各科教学质量为目标,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的管理与指导,以求真、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加强教研组建设,以四种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为切入点,大力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教研活动,极大的促进了课堂教学,激发了广大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内驱力,初步显现了教学效益。先把一学期的工作予以总结。

一、深入开展了以四种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为基本内容的听评课活动。

一)活动的内容。结合本学科特点,探索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讲评课(语文学科包括作文课)四种课型的基本模式,我们不要求花样的翻新,形式的新颖,但求结构清楚,环节实在,扎实有效,真正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学校提出的学案导学,教师助学,合作互学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四学互动”教学思想,真正体现出教师特色,学科特点及课型的要求,实实在在的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

二)活动的方法与流程。每星期每学科确定一位教师作为主讲教师,由该教师负责主备课,备完以后,由教研组组织全体成员集体备课,就该堂课设计的思路、方法、环节、步骤及目标、重难点的确定,操作流程,习题设计等提出意见与建议,然后集思广益,在此基础上由主讲教师进行再备课,进一步完善导学案,成熟后确定时间班级授课,全体组员参加听课。听完课后立即进行评课活动,评议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总结该堂课的得与失,检验教学案的使用效果。

如果一直认为没有达成教学目的,则由该教师按照上述步骤重新再讲一节,直到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为止。每一种课型至少有两位教师参与讲课,完成后由参加讲课的教师负责整理出课型模式。为此,我们专门设计了导学案专用**,集体备课专用纸,评课议课专用纸,规范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具体流程为:

主讲教师备课——集体备课——授课——评课议课——形成教学模式。

三)活动的成果。各学科按照要求积极开展活动,探索活动富有成效。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平均每人讲授公开课2-3节,克服了原来存在的诸如环节不紧凑、随意性较强、信息技术应用过少等缺点,课堂效率有了明显提高。

通过一个半学期的活动,各学科都形成了具有各自学科特点的课型模式,为以后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中,语文、数学、英语三大学科走在了活动的前列。

二、结合课型模式探索活动,制定了新的听评课标准。为了巩固课型模式探索的成果,规范教师的上课行为,按照探索出来的教学模式的要求,重新制定了新的听评课标准,以增强教师上课的目的性,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规范了导学案的形式与内容。我们实行导学案制度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但是导学案一直没有较为固定的、科学的结构模式,教师存在盲目从网上**教学案的情况,缺乏教师的自主创新,不少导学案实用性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我们专门设计了导学案专用**,在内容与形式大致统一的基础上,各学科根据本学科特点适当加以补充、完善,使之更适合本学科教学。

四、切实加强校际教研活动,加大教师外派学习的力度。我们分别与利津镇一中、明集中学、北宋镇一中、北宋镇二中等兄弟学校进行了校际教研活动,学到了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理念以及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为进一步搞好我校的教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教研活动成果丰硕。本学期,广大教师努力钻研业务,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本学期共发表省级以上**篇,有人获得县优质课一二等奖,牟萍萍老师被评为市级青年教师培养对象,为我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利津镇二中校本教研室。

语文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语文教研组在校领导的关心、教导处的直接指导以及全体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既定的工作计划,在诸多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认真学习理论,更新了教育观念。

作为学校一个大的学科组——语文教研组,我们深深地感到应该始终站在课程改革浪潮的前头,为学校的语文教学,为推动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发挥我们的智慧和才能。开学初,我们全组老师认真研读了《语文课程标准》,了解了每个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开展了新课程理论下的课堂教学标准讨论。之后又通过个人自学、组内交流等多种方式来学习新课程,把握新课程,以转变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课堂观、质量观。

二、深入开展了以四种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为基本内容的听评课活动。

一)活动的内容。结合本学科特点,探索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讲评课(语文学科包括作文课)四种课型的基本模式,我们不要求花样的翻新,形式的新颖,但求结构清楚,环节实在,扎实有效,真正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学校提出的学案导学,教师助学,合作互学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四学互动”教学思想,真正体现出教师特色,学科特点及课型的要求,实实在在的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

二)活动的方法与流程。每星期每学科确定一位教师作为主讲教师,由该教师负责主备课,备完以后,由教研组组织全体成员集体备课,就该堂课设计的思路、方法、环节、步骤及目标、重难点的确定,操作流程,习题设计等提出意见与建议,然后集思广益,在此基础上由主讲教师进行再备课,进一步完善导学案,成熟后确定时间班级授课,全体组员参加听课。听完课后立即进行评课活动,评议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总结该堂课的得与失,检验教学案的使用效果。

如果一直认为没有达成教学目的,则由该教师按照上述步骤重新再讲一节,直到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为止。每一种课型至少有两位教师参与讲课,完成后由参加讲课的教师负责整理出课型模式。为此,我们专门设计了导学案专用**,集体备课专用纸,评课议课专用纸,规范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具体流程为:

主讲教师备课——集体备课——授课——评课议课——形成教学模式。

三、进一步落实集体备课制度。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如果能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扬长避短,我们的工作就能事半功倍。但由于种种原因,以往集体备课常常流于形式。

本学期我们认真落实教导处有关规定,严格纪律要求,改进组织方式,在备课组内实行定课题、定时间、定主讲人、全体参加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集体备课的质量。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力求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特别是在备教学目标,备学生练习,备教学方法时能集思广益,取长取短,同时通过集体备课,及时了解教育教学情况,针对教材的特点,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

四、举办多种活动,促进语文学习。

本学期,我们语文组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及时筹建校园文学社,协助学校职能部门举办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组织八年级古诗词默写比赛、九年级阅读竞赛等活动。这些活动既锻炼、提高了语文教师的水平、素质,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五、确定研究课题,努力向科研要质量。

本学期,我们语文组参加了“个性化阅读”课题的研究工作,各备课组都确定了相应的子课题,围绕课题,都设计了一份研究计划。本组许多老师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抽出时间进行了教学经验的总结,认真撰写文章进行了课题研究。同时全组教师在网页制作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总之,在本学期里,我们语文组的老教师、中青年教师处处带头垂范,敢于大胆创新,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看到了困难和不足,如教研组活动开展得还不够扎实,在许多具体工作环节上缺乏创意,备课组活动效率不高,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还不够,在学生活动的组织上依然没有跳出应试的窠臼。不过我们相信,只要全校上下切实更新教育观念,真正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在总结本学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组下学期各方面的工作会做得更好,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语文组。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校本教研活动计划。

为了进一步搞好我校的教研工作,巩固上学期业已取得的教研成果,使之更好的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进一步教学质量,特制定本计划。

一、进一步完善课型模式,逐步使之成为指导教师上好每一堂课的指导思想和依据。经过商议、讨论,形成定稿,印发给每一位一线教师,统一思想,统一学习,统一要求,在新学期逐步推开,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完善,形成一整套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路子。

二、进一步完善导学案,实行学科责任人把关制,教学案须由学科责任人审核同意方能使用,导学案必须有学科责任人的签字或盖章。常规检查时一并检查。语文、数学、英语等大学科以及人数在两人或两人以上的学科组,由学科组长把关,只有一人的学科组由分管领导或教研组长把关。

把关教师见下表。

三、适时邀请县教研室的领导和老师们来我校给予指导,进一步改进、完善四种基本的课型模式,力争使该项活动扎实有效,形成效益,造成影响。

四、搞好校际教研活动,邀请兄弟学校开展区域联片教研,以听评课、座谈等方式,吸取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取长补短,检验我们的“四学互动”高效课堂构建活动的时效性。

五、制定新的导学案常规检查标准。在上学期工作的基础上,各教研组根据本组实际情况,核定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讲评课(语文学科含作文课)科学合理的个数,以此为标准作为常规检查的硬性指标,数量与质量并重,作为教师“教案”部分得分的主要依据。

六、根据课型模式探索的情况,制定新的听评课细则核心的教师听评课评价标准,将听评课的评价分为两部分,即本教研组内部评价占50﹪,校长室、教导处、校本教研室评价占50﹪,二者相加作为教师听评课的得分。

校本教研总结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校本教研制度

校本教研总结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校本教研制度。我校教研室自成立多半年以来,在各级主管部门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坚持 以教研管理抓校本培训 以校本培训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以教师专业成长促进课程改革 以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 的基本思路,主导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学校的教研工作,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目前已取得...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校本教研示范校工作总结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校本教研示范校 工作总结。我校先后被评为省实验小学 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 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市教科研样本校 县教学质量先进学校 县体艺卫生工作先进学校 县教科研先进学校等。下面就我们校本教研的一些做法作简要汇报。一建立管理机构,落实管理体系学校成立教科研领导小组,校长为。第一负责人...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本学期以新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为重点,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和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 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 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 增长点放在促进学校 师生的共同发展上。使教育从传统教学走向新课程标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