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城南学校。
科目数学年级。
一、二年级集体备课教案课题:认识分米和毫米课时:1课时备课时间:2024年4月20日授课时间:2024年4月25日主备课人:王晓丽。
参加人员:刘爱红王晓丽。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估测,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3.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分米作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
难点:毫米、分米概念的形成和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应用。
教学资源。米尺、直尺、硬币、橡皮。
教学准备:多**、多边形。教学过程及活动过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故事引入: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有狮子、狗熊、小猴、小狗等。一天,狮子大王宣布要选出最聪明的一个小动物来当它的助手。
小动物们可激动了,个个都想当狮子大王的助手。这不,选拔考试开始了,想不想去看看呀?狮子大王是这样选拔的:
请你说出这些测量的结果?
一棵大树高8(),一片树叶长8(),一个铅笔盒长2()前两道题小动物们都顺利过关了,可轮到第3题,意见大了。小兔说:“这个铅笔盒长2厘米。
”小狗说:“这个铅笔盒长2米。”小猴说:
“这个铅笔盒长2分米。”到底哪一个小动物的答案是正确的呢?小朋友你们能给它们当个裁判吗?
学生讨论。
学法点拨。二、引导探索(一)认识分米。
1.先让学生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看到或听到过“分米”这个词?
2.教师强调1分米就是10厘米那么长。并且请大家在直尺上指出1分米的长度,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一下。
3.体会1分米的长度。
教师:请同学们在发的硬纸条上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把它剪下来。告诉学生,这是自制的分米卡。
先看一看,再闭上眼睛想一想,然后用手势比划一下,最后再用分米卡验证一下。教师:现在小朋友对1分米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了,你们能互相说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
4.教学1米=10分米。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在米尺上找1米里面有多少个1分米?然后每组的组长汇报结果。5.多层训练,加深对分米的认识。
1)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分米。教师:同学们,你们认为哪儿是数学课本的长边,就去把长边摸一摸,再量一量。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3)教师:请小朋友们估计以下自己的课桌和凳子的高大约是几分米,然后小组合作量一量课桌和凳子的高度分别是多少厘米?各接近几分米?(二)认识毫米。
1.让学生尝试量书本的厚度,各自交流测量结果。引导学生认识到:当测量结果不满1厘米时,我们需要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2.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对1毫米的认识理解。然后组织学生观察直尺: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并实际量一量,进一步感知1毫米。用手指比划出1毫米的长度。
3.体验毫米的用处:你知道哪些东西的长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作单位呢?组织学生讨论。4.想一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5.引导学生把四个长度单位排排队,体会大小关系。
6.多层练习,巩固新知。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说出橡皮和回形针的长度各是几毫米?并且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
2)选择自己带来的任意一样物体,量量它的厚度或长度是几毫米。
7.小结:今后,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就可以用毫米作单位。三、综合练习。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过四个长度单位了,你能灵活运用它们吗?
题型设计。1、想想做做第2题2、想想做做第5题。
板书设计。教后感。
年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1苏教版
2019 2020年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1苏教版。教学内容。书本第26 28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 6题。1 让学生在测量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 毫米和米 厘米的关系,正确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并能用分米或毫米作单位来估计并测量出一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教学目标。2 让学生能根据所测...
二年级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分米和毫米
二年级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分米和毫米。本单元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段,第26 28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认识分米 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 1毫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第二段,第29 30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学习常用长度单位的换算。二 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1 借助学生已经掌握的长...
苏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分米和毫米练习五》教案
第3课时练习五。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毫米 厘米 分米 米这几个长度单位。2.通过对比建立长度的表象,学会单位之间的换算,选择合适长度单位实行测量,巩固各长度单位的概念。教学重点 测量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教学难点 学会估测,提升估算水平。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一 知识再现。通过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