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全册课标分析:
数与代数:1、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2、 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的加减法。
3、 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
4、 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5、 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常见的量:能认识钟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图形与几何:
1、 能根据具体事物、**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2、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了解直角。
3、 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4、 在实践生活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综合与实践:
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材分析: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初步认识角,表内乘法,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认识几时几分,数学广角,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这册教材的计算教学内容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这两部分内容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特别是表内乘法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
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乘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因此,表内乘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同时,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因此,在这两部分计算教学中,教材安排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是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出现了厘米和米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初步认识线段与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等教学内容,是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线段,直观认识角的概念以及直角、锐角和钝角,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数学广角”介绍了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思想。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归纳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一个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操作活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依然有极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应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真正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全册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册教学重点:
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2、表内乘法。
本册教学难点:
1、 进位加、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措施。1、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2、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3、体现教学开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的运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要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编排,都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全册课时安排(约60课时)
一)、长度单位(4课时左右)
二以内的加、减法(二)(13课时左右)
1、两位数加一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一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我长高了1课时左右。
三)、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左右)
四)、表内乘法(一)(13课时左右)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复习和整理1课时左右。
五)、观察物体(4课时左右)
六)、表内乘法(二)(13课时左右)
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看一看摆一摆1课时左右。
七)、认识时间(3课时左右)
八)、数学广角——搭配(一)(2课时左右)
九)、总复习(4课时左右)
长度单位》单元备课: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0页的内容。
单元课标分析: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在实践生活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单元教材分析:测量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实际需求,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量化把握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对长度的量化把握离不开长度单位。本单元教学长度单位的认识。
在认识厘米和米的前提下,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从而对物体的长度进行量化把握,在此基础上认识线段。厘米和米是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认识它们不仅是量化把握物体长度的基础,而且建立长度单位的表象还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以及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线段的认识,对后续知识的学习有很重要的作用。
单元学情分析: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但却不会进行量化比较。本单元教学长度单位的认识。
教师要在认识厘米和米的前提下,教会学生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从而对物体的长度进行量化把握,在此基础上认识线段。
单元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 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和整米)。
4、 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会按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
5、 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估测物体的长度,初步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会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物体;学画线段。
课时安排:4课时。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1课时。
认识米1课时。
认识线段1课时。
解决问题1课时。
新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董家镇中心小学王春。全册课标分析 数与代数 1 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 读 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2 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 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3 理解符号 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
二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全册教案
5 验证。1 一班和二班合乘一辆车的方案。36加30等于多少?可以怎样计算?可以口算 也可以笔算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笔算计算的方法。先把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在从个位开始加,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2 三班和四班合乘一车的方案。学生说出验证的方法。3 自己验证...
二年级数学全册备课
全册备课。一 教学内容。本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看魔术 乘法的初步认识 看杂技 表内乘法 一 小制作 角的初步认识 实践活动 我们身上的小秘密 凯蒂学艺 表内乘法 二 森林里的故事 除法的初步认识 小桥流水人家 方向与位置 实践活动 我喜欢的地方 制作标本 表内除法 亲近大海 统计与可能性 休闲假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