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雨后》教学设计

发布 2020-12-17 09:11:28 阅读 1435

雨后。教学设计1【内容简析】

这是一首十分贴近学生生活的诗歌,活泼又清新,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儿童的天真之态、嬉戏之乐。语言儿童化,插图富有情趣,读来顿觉童趣满纸,喜爱之情油然而生。

【设计理念】

以读为本,熟读成诵,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辅以多**课件(或挂图)演示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童年生活的幸福快乐。

【教学目标】

1 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幸福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在诗歌优美的旋律中体会小主人公的心理活动。

【教具准备】

多**课件或挂图,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课件演示雨后小朋友玩水的欢快情景。

2 他们在干什么?玩得怎样?

3 谈话:著名作家冰心奶奶把小朋友玩水的欢快情景写成了一首小诗,想不想读一读?

4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把生字标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遇到不会拼读的,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

2 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课件。(先出示本课14个生字,鼠标点到哪个字,哪个字就可以闪烁、变色,再去掉生字的拼音,最后出示打乱顺序的不带拼音的生字。)

(2)这首诗中有不少的生字,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要注意,或者哪些字的音最难读,请指出来。

(3)指名拼读生字,去掉拼音认读,齐读。

(4)分组**车读生字;做游戏读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并用序号标出这首诗共有几节。

2 范读课文,想想诗歌写了哪些内容。

3 指名分节读课文,说说诗歌写了哪些内容。(雨后的景色,以及一个小哥哥和小妹妹玩水。)

四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 汇报归纳,教师相机点拨,指导朗读。

(1)学习第一节。

着重理解以下几点:为什么树梢会闪着金光?孩子们快乐得像神仙一样,他们会怎样玩水呢?

重点指导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快乐。

(2)学习第。

二、三节。a 抓住描写哥哥神态和动作的句子,体会哥哥复杂的心理,感受哥哥玩水的乐趣。

b 哥哥为什么嘴里说着糟糕,而脸上却表现出“兴奋”和“骄傲”的面部表情?你觉得小哥哥是一个怎样的人?

c 指导朗读。

学生按自己的理解用不同音量、速度和语气来尝试,寻找满意的朗读效果。

(3)学习第四节。

a 抓住描写妹妹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词句,体会雨后玩水的乐趣。

b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妹妹的特点来。

五诵读全文,加深理解。

1 再读课文,并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读出感情,再读给自己的学习小伙伴听一听。

2 有感情地赛读。

3 教师配乐有感情地范读全文,学生闭上眼睛欣赏,想象意境。

4 请全体同学在配乐声中读全文,可以尽情地表演。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 出示卡片,认读生字词。

2 提出本课学习要求。

二朗读背诵,讨论交流。

1 自读课文,注意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2 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词语完成课后第3题。

3 背诵课文。

三指导书写。

1 出示要求会写的8个字。自由读,检查读,把这些字读准确。

2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 指名在班上说说记忆这些字的方法。

4 口头组词。

5 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

(1)观察田字格里的字,把结构相同的归为一类。

(2)重点指导“脚、哥”。

(3)学生观察田字格的字,仿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4)选择学生写的有代表性的字展示,师生评议。

四积累词语。

1 朗读课文,把生字在课文中的组词圈出来,出示词语卡片齐读。

2 从课文中选出自己喜欢的词语抄下来。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课文的小朋友在雨中玩得非常痛快。你喜欢小哥哥吗?你有没有像“小哥哥”这样痛快地玩过?是怎么玩的?互相说一说。

教学设计2(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二)自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

2.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这首儿歌写了什么?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指名汇报交流,让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的了解。

4.检查初读情况。

初读课文的环节应注意让学生充分地读,其目的是:(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把课文读正确;(3)大致知道课文讲了什么;(4)在反复的读书实践中,充分感知语言文字材料。

(三)指导朗读,读中感悟。

1.读第1节,读中感受雨后广场的美丽和热闹。读第2节,重点抓住小哥哥的动作和语言,有感情地朗读好小哥哥的话,体会小哥哥说话的意思和滑跤的情景,感受儿童的可爱和对妹妹的关心。

2.读第3节,着重讨论:小哥哥跌了一跤,为什么还那么兴奋?体会小哥哥喜悦的思想感情。指导读好小哥哥兴奋的语句。

3.读第4节,说说小妹妹小心的样子和渴望滑跤的心理。

(四)总结全文,加深认识。

1.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课文内容。

2.完成第2题。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雨后》教学设计

雨后。教学设计1 内容简析 这是一首十分贴近学生生活的诗歌,活泼又清新,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儿童的天真之态 嬉戏之乐。语言儿童化,插图富有情趣,读来顿觉童趣满纸,喜爱之情油然而生。设计理念 以读为本,熟读成诵,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辅以多 课件 或挂图 演示和小组合作 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笋芽儿》教学设计

笋芽儿。教学设计1 内容简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笋芽儿在竹笋妈妈 雷公公 春雨姑娘的鼓励下,不畏寒冷,勇敢地挤掉石头,破土而出的过程,赞美了笋芽儿奋发向上的品格。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通过创设情境,引发想象,以情为基础,以读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读中思考,读中想象,读中感悟,从童话中吸取力量...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再来一次》教学设计

再来一次。教学设计1 内容简析 本文讲的是小加在跳马游戏中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再试一次,后来,在妈妈的教育下重新鼓起勇气的事。文章有12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小加放学回家后闷闷不乐。第2至7自然段以对话的方式叙述了小加跳马失败的经过。第8至12自然段写出了妈妈对小加的鼓励和教育。设计理念 教材非常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