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集体备课教案张翼《说木叶》

发布 2020-12-16 23:55:28 阅读 9084

课题主备教师辅备教师。

说木叶》张翼。

刘伟雄王云鸿黄定高郭振富罗光琴杨召祥潘敖封磊李玉霞杨彪廖蓉杨青龙韦妙。

1.锻炼学生提取课文关键信息的能力、总结归纳分析的能力;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

知识与能力。

古典诗歌的能力;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过程与方法。

2.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古诗词的美。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

分析课文,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总结归纳。

1、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诗歌中的同类现象。ppt1课时。

教学过程。优化设计。

一、导入:二、整体感知。

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通过阅读文本,找找林庚先生发现了什么现象?(学生自由回答)

一)、迅速浏览1至3段,找出作者在阅读古代诗词时发现的四个问题。

1、“木叶”是什么为什么?

2、诗词中多见“树”或“叶”而很少见“树叶”?3、为什么诗歌中多见“木叶”而不见“树叶”?

4、为何“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又不用“木叶”而用“落木”?

先看第2个问题,结合诗句分析。用文中所引诗句引导学生思考: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叶: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些诗句中,出现“树”或“叶”的句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选择四字短语来概括。☆再看第3个问题。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从概念上说,“木”与“树”的意思几乎相同。

“树叶”在古典诗歌中都简化为“叶”。问2:“木叶”和“树叶”给我们的感觉是不是一样的?

(根据在第5段)

明确:不一样。木叶:

疏朗。树叶:繁密浓荫。

问3: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那么,是什么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引2: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讨论:“木叶”所处的季节,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既然“木叶”就是“落叶”,那诗人为什么不用“落叶”呢?关键之处在于“木”字。先分析“木”和“树”的区别。

二)、齐读课文第。

四、五段,思考。

文中说,木,屈原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

风,海水扬其波”,试分析“高树”与“高木”的不同。

明确:以秋风叶落之景表空旷凄凉之情,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木”就是“树”,在概念上是一致的。但在意味上,“木”一般是在秋风叶落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而“树”则要借助树叶的多来表达饱满的感情。这就说明了“木”和“树”在艺术形象领域是不同的,可谓一字千里。

古代诗人们如此钟情于“木”,是因其在表达情感和营造意境方面有独特的魅力。

三)、自由读第。

六、七两段,讨论。

思考:前面分析到“木叶”就是“落叶”,可又发现诗歌中有用“落叶”的,也有用“木叶”的,“木叶”与“落叶”究竟有什么区别呢?体会: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木叶”、“落叶”、“黄叶”、“落木”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在课文中找出关键句子)。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而“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落木”则代表着疏朗和空阔的意境。

小结“木”的艺术形特征。

明确:“木”是含有落叶的因素,“木”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性。在颜色上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是干燥的,感觉很干爽的,意境空阔。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思考:作者林庚既是诗人又是学者,难道写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说“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四、延伸拓展。

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丰富的意蕴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蕴。思考1:

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草”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我们来体味古诗中的“月”意象的艺术特点。

思考2: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有时候,诗人把同一意象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完。

全相反的感情。

五、小结:布置作业: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几首,请再找出一些,根据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写一篇鉴赏性小**。

集体备课教案高二年级

霍城县第一中学。物理高二年级。集体备课教案。物理组 努尔泥沙。玛依努尔 依。班级 高二 6 班。时间 2015年4月22日第5节。第五节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1 知道什么是洛伦兹力。利用左手定则判断洛伦兹力的方向。2 知道洛伦兹力大小的推理过程。3 掌握垂直进入磁场方向...

高二年级下学期化学《醛》集体备课教案

高二年级下学期化学 醛 集体备课教案。1 确定本周课程教学内容。内容和进度 第二节醛 酮及习题讲评。第一课时 1 以乙醛为例学习醛基的化学性质 甲醛的反应及相关计算。第二课时 学生分组实验 乙醛的银镜反应 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简单介绍酮的性质。第三课时 步步高 醛的练习讲评第四课时 步步高 酮的...

二年级集体备课

时间组织者主题。3月20日黄照。地点参加人员。二楼办公室。谢建中,刘加盛,彭明华,龙希凤轴对称图形。教学目标 1 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2 使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突破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 思考 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