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
教学目的: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2、让学生了解押韵的字和押韵的作用。
3、引导学生了解刘禹锡淡泊自甘,不慕名利的思想。教学重点:
掌握字词,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韵文的特点和作用。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创作性思维创作。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解释题目,介绍写作背景1.导入课文:
师:前一阶段有一首《考试铭》流传很广,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听过?(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惟吾闲情。**传得快,杂志翻得勤。
琢磨下围棋,寻思看电影。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虽非跳舞场,堪比游乐厅。
心里云:混张文凭。)
大家知不知道它其实是根据哪一篇文章仿写的呢?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文章《陋室铭》。在这里我要提一点,语言的形式总是受制于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的。
“考试铭”读起来很好笑,但没有什么价值。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刘。
禹锡的这篇陋室铭,对比一下就会明白,不管是从节奏上,意境上,思想上,陋室铭都远远高于考试铭。2.解释题目:
大家齐读一遍课文。
题目中"陋室"是什么意思?--简陋的房子。“铭”是什么意思?
--铭是古代一种刻于金石上的押韵文体,多用于****与昭申鉴戒。明白了"陋室铭"三个字的意思,也就明白了题意,就是对陋室进行歌颂。结合内容,我们可以知道作者主要是要对陋室内的人的高尚品德进行歌颂。
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这才是作者真正的意思。3.介绍作品背景:
大家知道多少有关刘禹锡的事?给大家讲个有关这篇文章**的小故事吧:
贞元九年(793),刘禹锡中进士后,官至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可谓官运亨通。后因他参加王叔文的永贞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德宗皇帝贬至安徽和州当通判。按当时地方官府的规定,他本应住衙门三间大厦的官邸。
可是,和州的知县是个势利之徒,他见刘禹锡贬官而来,便多般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县城南门,不久,又要他搬至北门,由原先的三间屋缩小到一间半,不久又要他搬居城中。半年之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狭小,一次比一次简陋,全家老小根本无法安身。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刘禹锡提。
笔写下了《陋室铭》这篇文章,并请他的好朋友,当时的大书法家柳公权书碑勒石,立于门前,以示“纪念”,一时轰动朝野。
现在,一千多年过去了,没有人会记住那个势利的县官,但刘禹锡的这篇《陋室铭》,却光照历史,留传千古。二。解释字词,理解课文内容。1.解释字词:
请同学们借助书下注释翻译课文。把不懂的词句画下来,准备提问。
回答同学们的提问,等同学们没有问题后,有重点地解释课文。
重点字词:词类活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出名。苔痕上阶绿上: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长上。无案牍之劳形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宾语前置:
孔子云: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前置。其中的“之”,为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这句话是出自《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
2.理解课文内容:
齐读一遍课文,提问同学来翻译课文,老师从旁提示。(译文:山的名声不在于山的高低,只要有了仙人也就有了名声。
水的名声不在于水的深浅,只要有了龙的存在也就有了灵气。虽然我所处的是一间简陋狭小的房屋,但我高尚的道德品格同样可以四处传播。苔藓爬上了台阶,呈现一片碧绿。
小草映着门帘,室内满是青葱。平日里谈笑的都是博学通达的大学者,来来往往的没有一个是没有文化不学无术的人。可以随心所欲的拨弄那未经雕饰的琴,翻阅研读用泥金书写的佛经。
没有嘈杂的**使耳朵的听觉紊乱,也没有众多的公文需要劳心伤神。这间简陋狭小的房屋既如同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又如同西蜀的扬雄故居般出名。就像孔子说的:
只要是道德品格高尚的君子居住之地,有什么理由说它是简陋的呢?)给课文分层:
山不在高---惟吾德馨):以山水引出陋室。德馨一词统领全篇,是文章的点睛之笔,点明全文主旨。
苔痕上阶绿---无案牍之劳形)通过对居室环境的描写,说明"陋室不陋"三句话分别从环境,交往人物,室中事三个角度来说明。
南阳诸葛庐---何陋之有?)总结全文,照应开头,说明陋室不陋。
课文是如何围绕“德馨”来写?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景色之雅:可知“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交往之雅:可见纵情畅怀、谈笑风生的情状。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情趣之雅:可见抚琴调弦、展卷读经的怡然情态。可知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孔子云:何陋之有?”-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
”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再朗诵一遍课文,结合意思,在朗诵的过程中,试着把它背诵下来。
三。完成课后作业,:
1、做课后的思考与练习题一。
2、课后练习与思考题二。
扬州市第三中学李泰生。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陋室铭 1陋室铭教学设计教案
陋室铭 刘禹锡。教学目标。1.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 虚词。2.比兴,类比,托物言志。3.学习古代仁人志士高尚的品格和情操。教学重点 难点。1.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虚词。2.学习古代仁人志士高尚的品格和情操。教学过程。一 导入。大家认为自己家的房子怎么样呢?好还是不好?今天我们一起...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陋室铭素材
陋室铭教学设计二。学习目标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作者安平乐道 淡泊名利 高尚傲岸的品质。第一层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修辞手法和作用 运用比喻 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仙 龙 都是暗喻品德高尚的人。2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作用及含义 陋室 二字扣题,德馨 一语统...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陋室铭》素材
陋室铭 写作背景。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 面对大江观白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