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

发布 2022-07-22 08:20:28 阅读 2522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2.让学生了解押韵及其作用,朗读、背诵全文。3.体会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二、教学重点:

1.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2.朗读、背诵文言课文。三、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步骤(一)、导入:

同学们,这座破旧简陋的房子,虽然没有流光溢彩的屋檐,也没有金碧辉煌的陈设,更没有珠光宝气的点缀,但是它却成就了唐代诗人和哲学家刘禹锡的千古名篇《陋室铭》,正如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所说:“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须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陋室,共同感受作者超越世俗的志趣和情怀。

出示课题(二)、和写作背景。

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

第1页。阳人。曾中进士,宫接监察御史。

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

有《刘宾客集》。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作者刘禹锡,当时他被贬到和州做刺史时,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的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之内让他搬家三次,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让他住进了一所非常简陋的小房子。

他在愤激之中,一气呵成,写成了《陋室铭》,并请有名的书法家柳公权刻写在碑上,竖在门外,以明心志。(三)、板题并解题:

陋室,意为简陋的房子。“铭”古代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又讲究句式整齐,常用排比、对偶句。作者给他的陋室作铭,是要借陋室表达一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四)、朗读并感知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熟悉生字读音,揣摩停顿、语速、语调,感知文章内容。

五)掌握重点词语和语句。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则:就[名]:出名。译: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就出名了。

第2页。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灵验,神奇。译: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灵验了。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这。是:判断词[惟]:只。[馨]:散布得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译: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分析:

以上几句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以不高、不深衬“陋”,以“仙”“龙”衬托“德”,以“名”“灵”衬托“馨”,暗示虽陋室而不陋。陋室因主人的“德馨”而“馨”,这是陋室生辉的光点所在。

这就点明了短文的主旨。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上]:

长到。入:映入译:

苔藓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分析:这是一联工整的对句。

这个对句描写陋室的自然环境优美,烘托陋室不陋。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鸿儒]:大儒,博学的人。[鸿]:大。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译:到这里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分析:这也是一联工整的对句,写室中往来人物不俗,衬托陋室不陋。

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调]:弹奏。[素琴]:不加装饰。

第3页。的琴。[金经]:指佛经。

译: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案牍]:官府公文。[劳形]:

使身体劳累。[劳]:使……劳累。

[形]:身体。译: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也没有官府公文来使身体劳累。

分析:三是生活情趣高雅。“调素琴,阅金经”,从正面说,是写实,表现室主人的从容淡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从反面写,是虚写,表现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8、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云:说[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译: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分析:最后几句,总结全文。先以“诸葛庐”“子云亭”作类比,反映了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

然后又引用孔子的话“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篇首的“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有力地表现了作者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高尚情操。

小结:这篇铭文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

第4页。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六)、整体感知。

1、这里诗人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具体比什么?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这里,用山、水来比“室”,用“不在高”“不在深”比“陋”,用。

仙”“龙”来比“德”,用“名”和“灵”来比“馨”。作者的目的是写陋室,却用山水作比喻,这种方法叫比兴。这种比兴的修辞,不仅构思新颖,文意通达,而且句句相连,使文意波澜起伏耐人寻味。

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深而在于龙,那么,室之陋与不陋,也就不在于它是否富丽堂皇,而在于主人之德是否高尚。看来“馨”字画龙点睛,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文眼。

2、“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

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3、陋室不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环境的清幽、雅致。——景。反映出室主人淡泊名利的志趣。这是写陋室的环境,第5页。

用的是对偶、拟人的修辞方法。“上、入”采用拟人的方法,以动写静,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苔藓、草色以人的灵性,“苔藓”也想从台阶爬到陋室,听听主人在说些什么;“草色”也想从窗户窥视主人在干些什么。这样把苔藓和青草写活了。

既有精神又有韵味,我们已不觉陋室的环境凄凉、荒芜,而感觉春意正浓,生机盎然。用拟人的手法渲染了环境的幽雅,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朋友的贤良儒雅,反映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情怀。除了对偶,还有衬托。作者没写自己是什么人,而是写与他交往的朋友。

俗话说,欲知其人应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因此我们便得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主人德才兼备,表明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

c、“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写生活的高雅脱俗(陋室主人的情趣),反映出室主人不为琐事萦怀的心态。有正面描写即实写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也有反面描写即虚写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对应,“阅金经”与“无案牍之劳形”相对应。

这样正反对照,虚实相生,表明了作者恬淡闲适、安贫乐道的情趣。陋室之景宜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看来,陋室其实不陋,这一切又是为了陪衬“惟吾德馨”,呼应开头。

正因为主人道德高尚,名声远扬,陋室才见其不陋。

第6页。4、文章主旨至此已突出,意思似乎已写尽,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呢?

运用类比,以“庐”、“亭”比“陋室”,以“诸葛、子云”自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请举例。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杜甫草堂。

5.提问: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教师点拨:

孔子这句话是个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对他说:“那个地方十分简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说: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的话很坦率,而刘禹锡只引后一句,那是因为前一句的意思已包含在文章中了,其意却正在前一句,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自己就是和孔子一类的君子,这样更突出了作者高洁伟岸、不随世俗的志趣和抱负。

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惟吾德馨”。文章结尾引经据典,力发千钧,把作者的思想推到了高峰。

6、赏析诵读——欣赏形式美。

本文是一篇骈文。字数相同、意思相对的两个相接的句子,叫做骈句。骈句不仅讲究对偶,而且讲究声律。

本文中的押韵就是讲究声律的表现之一。押韵指在句末或联句之末用韵母、声调相同的字。

第7页。文中名、灵、馨、青、丁、经、形、亭押韵。骈文押韵使人加深了印象;同时便于吟诵和记忆,有声调和节奏之美。7、“托物言志”:

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

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七)、总结:

这篇铭文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八)用课文原句回答问题。

1、本文的主旨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写生活情趣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5、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6、《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孔子云:“何陋之有?

第8页。九)对比阅读。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

“信乎其似巢也!”(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1.解释加横线的词语(2分)

1)有仙则名(出名(著名))(2)妻子不觌(妻子和儿女(子女))2.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第9页。陆游)就自己笑自己(自我解嘲)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书窝吗!”

3.用原文句子填空(4分)

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信乎其似巢也”;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来表达。译文:我的屋子里,有的书堆在木箱上,有的书陈列在前面,有的书放在床上,抬头低头,四周环顾,没有不是书的。

我的饮食起居,生病呻吟,感到悲伤,忧愁,愤怒,感叹,不曾不与书在一起的。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子女不相见,而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等(天气)变化,也不知道。偶尔想要站起来,但杂乱的书围绕着我,好象积着的枯树枝,有时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于是就自己笑自己说:

“这不是我说的鸟窝吗?”于是邀请客人走近看。客人开始不能够进入,已进屋的,也不能出来,于是(客人)也大笑着说:

“确实这象鸟窝。”板书:

山水比兴引陋室对偶拟人描环境衬托对仗夸朋友虚实对比话生活。

第10页。类比暗含立志向引经据典表态度陋室铭山水比兴引陋室—馨对偶拟人描环境——青衬托对仗夸朋友——雅虚实对比话生活——静类比暗含立志向——高引经据典表态度——乐教学反思:

第1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陋室铭 1陋室铭教学设计教案

陋室铭 刘禹锡。教学目标。1.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 虚词。2.比兴,类比,托物言志。3.学习古代仁人志士高尚的品格和情操。教学重点 难点。1.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虚词。2.学习古代仁人志士高尚的品格和情操。教学过程。一 导入。大家认为自己家的房子怎么样呢?好还是不好?今天我们一起...

初中八年级语文《陋室铭》《爱莲说》教学设计

陋室铭 爱莲说 教学设计。设计思想 陋室铭 爱莲说 是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文言文教学内容。对这两篇文章的教学,通常都侧重于理解托物言志这种写作手法,从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这与 教师教学用书 中的解读是一致的。这两篇短文思想内容上的相同之处,都是在宣扬君子文化。这恰恰是中国经典文学的魅力。如果仅仅...

八年级语文《陋室铭》教案

八年级语文 陋室铭 教案。课题陋室铭课时一课时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熟读成诵,整体感知课文 能力目标 品读文本的写法特点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 情感目标 通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树立正确人生观。教法与。学法教法 启发 学案导学。学法 主动思维法小组讨论多 教师活动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古代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