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第22课陋室铭1课时。
授课时间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月日第周星期第节。
生活来表现作者的人生志趣的。
2、学习本文修辞多样,对比鲜明,虚实相生,引经据典的写作特色。理解文章如何通过描绘景物和陋室的生活来表现作者的人生志趣的。赏析写作特色。
1、预习内容及要求。
1)朗读课文,了解作者及其生活经历、时代背景。
2)熟读课文,结合注释及资料翻译课文,勾画疑难词句,留待课堂上讨论解决。
课前预习。2、预习自测。
1)铭,本是古代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的特点是。
2)本文作者,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文学家,哲学家,诗人,有“”之称。本文选自《》。
学习过程与方法。
一、自主学习:
1、小组内自查预习内容,朗读并翻译课文,分类整理文言词汇:(1)词类活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惟吾德馨。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一词多义:
之:①无丝竹之乱耳名:①有仙则名。
何陋之有②不能名其一处也往来:①往来无白丁。
其中往来种作。
2、师生共同翻译课文,解决疑难词句。二、精讲互动:
1、本文共9句,朗读课文,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划分层次并归纳层意。
2、讨论问题,学习本文的写作特色并理解文章如何通过描绘景物和陋室的生活表现作者的人生志趣的:
1)作者要写的是陋室,开头为什么要写山水?这里的有仙之山、有龙之水,课型。
新授课。主备课人。
张魏萍。1、了解本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的写法,理解文章如何通过描绘景物和陋室的。
学习过程。不在高”“不在深”,“仙”和“龙”,“名”和“灵”分别比喻的是什么?
2)陋室的环境如何?往来的都是些什么人?陋室的生活怎么样?这些句子都是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3)作者用诸葛庐和子云亭比陋室,其用意还是在说明陋室不陋吗?
4)文章末尾引用了孔子的话,原句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但作者为什么只引用了后半句?
三、达标训练:
1、解释句子黑体字的意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2)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3、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4、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以的手法,反向立意的方式,不提陋室之“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为“”,从而自然地抒发了作者的志趣和情操。
1、背诵默写课文。
2、完成《陋室铭》练习册内容。
与方法(1)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课堂小结。作业布置课后反思。
第五单元第22课爱莲说1课时。
授课时间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1、预习内容及要求。
1)朗读课文,了解作者及其生活经历、时代背景,了解有关“说”的文学常识。(2)借助工具书掌握本课字词。2、预习自测课前预习。
1)本文选自《》。作者是代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原名,字,号濂溪,世称。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也称杂说。这种文体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给人某种启示或给自己明志。(2)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周敦颐()可爱者甚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花之隐逸者也()陶后鲜有闻()
学习过程与方法。
一、自主学习:1、朗读并初译课文:
1)朗读的一般要求:抬头挺胸,精神饱满,声音哄亮,吐字清晰。
2)翻译的要求:结合书下注释,也可以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的音、形、义,并逐句翻译,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
2、小组讨论解决疑难词句,并整理归纳下列词汇:(1)词类活用:①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2)一词多义:
之:水陆草木之花②远:香远益清。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清:濯清涟而不妖。
香远益清。1、理解莲花的君子风格。
2、理解所托之物的含义,以及作者怎样托物,如何言志。1、积累文言词汇,背诵课文,积累名句。2、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3、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月日第周星期第节。
课型。新授课。
主备课人。张魏萍。
学习过程与方法。
3、师生解决再次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二、精讲互动。
1、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托物言志文章的一般写法,首先要准确生动地描写出所托之物的形象,揭示出内在的精神品格,才能理解作者所言之志(1)请把文中具体描写莲的语句划出来。
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赋予莲花哪些品格?
2、理解“菊”和“牡丹”正衬和反衬的作用,以及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1)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
(2)就表达方式来说,第一段侧重于记叙、描写,那么第二段呢?
3)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莲花、牡丹分别比作什么?对陶渊明、世人各持什么态度?
三、达标训练。
用原文中的句子填写:
1、从生长环境的角度写莲花的高洁、质朴、庄重的句子是。
2、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分。
别。是。
3、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
是。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
课堂小结。学了周墩颐的这篇千古传诵之作。从内容上或写作上,大家有哪些收获呢?
1、内容上我们懂得了莲花的君子品格。2、写作上学会了的写法。此外,这篇文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衬托对比手法的运用,陈述、疑问、感叹句式的变化,记叙、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文字的洗练而又一字不可易等,都值得我们借鉴。
作业布置课后反思。
1、背诵默写课文。
2、完成《爱莲说》练习册内容。
八年级语文陋室铭
砚山县民族中学八年级 上 语文尝试合作教学案共案。课题 22短文两篇。陋室铭 学习目标 1 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正确翻译全文。2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3 理解作者不慕荣利 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一 预习导学。一 走近作者。刘禹锡,代诗人 家,字 洛阳人,著有 刘梦得文集 二 了解...
八年级语文陋室铭
陋室铭 教案4 一 解题。1 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的房子。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 陋室铭 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2 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 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陋室铭 1陋室铭教学设计教案
陋室铭 刘禹锡。教学目标。1.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 虚词。2.比兴,类比,托物言志。3.学习古代仁人志士高尚的品格和情操。教学重点 难点。1.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虚词。2.学习古代仁人志士高尚的品格和情操。教学过程。一 导入。大家认为自己家的房子怎么样呢?好还是不好?今天我们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