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案:第四单元表内乘法。
1.除法不再结合着乘法同时出现,主要是为了分散难点。2.乘法的意义不变,但从义务教材修订开始时,不再区分乘数、被乘数。
一、教学内容。
乘法的初步认识,5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乘加、乘减,用乘法解决问题,6的乘法口诀。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知道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熟记2~6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熟练口算有关乘法算式。
3.使学生会根据乘法的意**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编排特点。
1.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1)从乘法的引入来说,是从一般加法--相同数相加--乘法逐步过渡的。
2)乘法口诀的结果以加法的得数为基础进行编制的。
2.让学生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了很大空间。
3.体现算法多样化(主要是在乘加、乘减部分体现)。
4.重视基础知识教学,提供了多种练习形式,帮助学生熟记口诀。
四、具体编排。
1.乘法的初步认识。
主题图。1)展示了游乐园一角的情境,其中包含了四个相同加数相加的例子:大转盘每个吊厢里坐4人,过山车每个车斗里坐2人,小火车每节车厢坐3人,每个桌子旁有3把椅子。
使学生知道相同数相加在生活中到处存在,为引入乘法做准备。
2)情景图既可以作为乘法的引入,在学生会列乘法算式后,也可以回过头来让学生用乘法算一算主题图的人数或椅子数。这样,就能充分利用主题图。
乘法的初步认识。
与以前引入乘法不同:义务教材中区分被乘数、乘法的不同含义,对于每个加法算式,只能改写成一个乘法算式;修订以后,利用方阵排列用两个加法算式同时引出两个乘法算式。本册教学的思想与修订教材一致,但不再出现方阵排列的例子,乘法的意义并没有改变,仍然是指若干个相同数相加的一种简便算法,但不同的是一个加法算式可以用两个乘法算式表示,一个乘法算式可以用两个加法算式表示。
例1(引出乘法算式)
1)由学生用小棒摆图形的活动情景图引入,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小朋友摆出了什么图形,每个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引导学生列出加法算式。
2)让学生把加数都相同的加法算式单独列在黑板上,并重点看其中一个算式。教材直接说明像这样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然后让学生观察有几个3,实现从加法到乘法的转换(因为做加法时,对有几个相同加数并不关心,而列乘法算式时,这是一个必要条件)。
然后直接给出两种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认识乘号。使学生通过看乘法算式,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几个几相加可以用乘法表示),知道乘号两边的数在加法算式中分别表示什么。
3)最后让学生模仿着列出其他两个乘法算式,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4)乘法算式中的得数都是由加法得来。(例同样)
由上,引入乘法的过程:一般加法算式--特殊加法算式--乘法算式。
例2实物图、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对照出现,帮助学生认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进一步理解两个因数在加法算式中分别表示什么,体会乘法的意义。
例3通过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的比较,使学生体会用乘法计算的简便。
在这儿只出现一个乘法算式,使学生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时,可以任意使用其中的一个。
2.2~6的乘法口诀。
变化:把5的乘法口诀放到最前面,因为学生对五个五个数更熟悉。
5的乘法口诀。
例11)通过摆小棒的操作活动,并问学生是怎么数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的,突出五个五个数的方法,由于学生有一五一十数的经验,容易理解乘法口诀的归纳规律。
2)结合数小棒,出现连续加5,进一步抽象化。通过乘法的含义,为下面乘法算式的积提供答案。
3)从一开始就把两个可用同一口诀计算的乘法口诀与乘法口诀并列排放,不用专门安排例题教学这一知识点。(在九年义务教育中有专门的例题教学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两个乘法算式。)
4)前两个乘法口诀教材直接给出,让学生通过观察这两个口诀与前两个乘法算式的关系,总结归纳乘法口诀的规律,通过讨论交流,自己探索出编乘法口诀的方法,并编出剩下的口诀。
的乘法口诀。
例2、例的乘法口诀)
1)由于的乘法口诀比较简单,教材没有让学生进行操作,也没有把连续加和乘法对照出现,而是通过观察形象的情景图,直接写出乘法算式和口诀。
2)在设计情境时,两题的情境是连续的,使学生感受到在一个连续的故事情境中学习知识。(教师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进行教学。)
例4(4的乘法口诀)
编排方式与5的口诀一致。学生已经有了编口诀的经验,在这儿可以更放手地让学生自己编。
一一得一。让学生通过一二得。
二、一三得。
三、一四得。
四、一五得五来类推。
例5(乘加、乘减)
1)目的:一是为了使学生在忘记口诀时,通过联想相邻口诀来计算得数,如44可以通过43+4得到;二是增加一些练习的形式,以免学生觉得枯燥。
2)通过狗熊掰棒子这样一个富有童话气息的情境引出计算问题,学生会觉得有兴趣。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述故事的情景。
3)计算时,教材重点体现算法多样化:连加、乘加、乘减。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发现解决这个问题有多种方法,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思想。
4)计算顺序在这儿不用提到,只要让学生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即可。
例6(用乘法解决问题)
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情境,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去寻找信息,再根据乘法的含义列式计算,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加以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p59做一做。
1)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小猴、小鹿、天鹅、小花、树)。
2)重点是培养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寻找信息--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
3)对于同一个问题可能解决的方式有多种,要让学生形成交流各自算法的习惯。如计算一共有多少只猴?有的同学可能想一共有4堆猴,每堆2只,列式是42,有的同学可能想3棵树,每棵上有2只猴,地上有2只,列式是32+2。
6的乘法口诀。例7
1)编排方式与前面基本一致,情景图可以让学生直接观察,也可以用学具把鱼一条一条摆出来。摆一条,完成一个口诀。
2)用列表的方式代替连加的形式,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直接看到积与其中一个因数的关系(在此之前,相同加数的个数是需要数出来的,不能直接看到),便于编制口诀。
3)所有算式的积和口诀都要学生填出来。教学时,可以完全让学生通过迁移类推完成任务。
练习十四。第3题,开放性很大,使学生通过从身边的事发现、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感受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从数学化的角度观察事物的习惯。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
五、教学建议。
1.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乘法在这儿是第一次出现,要让学生经历从相同数相加到乘法的转变过程,体会到出现乘法的必要性,尤其是当相同加数个数很多时,体会到用乘法计算的简便。
2.要让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而不是机械地记忆口诀。
3.保证一定的训练量,完成熟记2~6乘法口诀的教学目标。
20以内的加减口算以及表内乘法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熟练掌握的基础知识,要求脱口而出。根据一般规律,绝大多数应达到每分钟做8题。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要有计划地组织练习,要充分挖掘教科书上练习形式蕴含的丰富内容,灵活使用,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二年级数学教案《第四单元表内乘法》
法 1 除法不再结合着乘法同时出现,主要是为了分散难点。2 乘法的意义不变,但从义务教材修订开始时,不再区分乘数 被乘数。一 教学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5的乘法口诀 的乘法口诀,乘加 乘减,用乘法解决问题,6的乘法口诀。二 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2 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古勒巴格乡中心小学 帕提古丽。空都孜。1.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 一 教学内容。教材第44 46页例1和 做一做 联系九第1 4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创设情境,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体会乘法的...
二年级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 二
二年级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 二 7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求一个数的几倍 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二 教学目标。1 经历7 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2 熟记7 9的乘法口诀,能正确 熟练地计算表内乘法。3 会用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三 编排特点。与第四单元基本一致。四 具体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