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画家和牧童》教案

发布 2020-12-14 12:42:28 阅读 8210

【教材说明】

本文根据杨学良作品改写,而杨作又根据苏轼《东坡志林》创作。文本通过记叙牧童指出戴嵩的《斗牛图》画错了而画家真诚接受的事情,赞扬了牧童敢于批评和画家虚心接受的优秀品德。

文章的重点之一是画家绘画水平的高超。为了突出这个重点,作者不惜笔墨,集中一二三四段,从多种角度反复渲染,这为教师建立第一个教学板块,训练同学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进行体会提供了基础。

文章的另外一个重点是牧童对画家的批评以及画家对待批评的态度,这是第二个教学板块。这个重点集中在两种对比之中,一是牧童与其它围观者对画家作品的态度,二是画家与其他围观者对牧童批评画家作品的态度。

结合二年级同学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教学应确立以下原则:以词语和句子为主要认知对象,以感悟和体验为主要认知目标,以感情朗读为主要训练形式,以创设情境激发同学扮演为主要努力方向。

一、关于**的运用,主要突出四个方面的功能:

1、欣赏戴嵩的画,以激发学习兴趣;

2、关键句子比较,以突出学习重点;

3、提供说话词语,以丰富语言积累;

4、欣赏古今名画,以陶冶同学情操。

【教学目标】

1、识字13个,写字12个。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抓住重点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体会画家画技的高超和虚心的美德,体会牧童善于观察生活和敢于提意见的美德。

【教学准备】

多**课件一套。

(动物名画欣赏、文本讲稿、斗牛视屏、生字教学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内容,欣赏名画,调动同学情绪。

1、上节课,俺们初步学习了课文,认知了很多生字朋友,也知道了课文中写了一个大画家和小牧童的故事。

2、是哪个大画家?介绍画家戴嵩画的牛。

3、还写了一个小牧童(也就是一个放牧的小朋友),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这节课俺们进一步学习。

二、整体感知全文。谈话: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抓住三个情景理解词语,了解人物,学习朗读。

1、情景1画技高:

⑴ 戴嵩画技很高,默读。

一、二自然段,用“ ”划出有关内容。

⑵ 指名读,相机出示重点句子: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①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② 他的画挂出来,有许多人观赏。

⑶ 引导读两个句子,比较体会,用“一……就……”说话。

⑷ 出示“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指名动手模拟“浓墨涂抹、轻笔细描”,体会画技高。

⑸ 感情朗读。

一、二段。2、情景2称誉:

⑴ 看到戴嵩画画,周围的人是怎样称誉的?用“ ”划出有关内容。

① 说。② 出示三个句子,供同学朗读:

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

“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誉道。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干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称誉道。

⑵ 假如你在场,你会怎样夸?教师为同学提供词语,同学选用词语来赞他:

惟妙惟肖上乘之作神来之笔出神入化。

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鬼斧神工妙笔生花。

3、情景3勇敢批评和虚心接受:

1、正在这时,一声炸雷响起来,快读段吧。

2、谁给你留下了深的印象?留下了什么印象?

3、读好两个人物的对话。看课文插图,指出画家和牧童。

4、你见过两牛相斗的情形吗?**斗牛视屏。

5、一句话小结,完成板书。

四、写字指导。

1、商。2、抹。

3、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板书设计】

21 画家和牧童。

“多谢指教” “画错啦!”

虚心勇敢。了不起。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画家和牧童》教案(二)

【教材简析】

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文中画家的虚心美德令人感动,牧童的实事求是、不盲从、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值得学习。这是一篇人物情感丰富,人物形象生动,内含深刻哲理,贴近同学认知水平的好文章,宜对同学进行感情朗读指导。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规范》指出:阅读教学是同学、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同学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从而感受人物的品质。

同时,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同学感受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同学的语文素养得以全面提高。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生字、新词: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4、引导同学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语及主动学习。

5、培养同学课外搜集资料的兴趣和习惯,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教学重点】

1、学习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的第。

五、六自然段,体会人物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小牧童为什么敢向大画家挑战?

【教学时间】

两课时。【教学准备】

1、多**课件、词语卡片、画纸、毛笔、墨汁。

2、同学搜集了解戴嵩的生平资料和俺国画动物的著名画家的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引导同学有意识地学习、积累优美词语及主动学习。

一、欣赏作品,引入新课。

1、欣赏齐白石、李苦禅、徐悲鸿的优秀作品。

2、出示课文中的《斗牛图》,设疑:你知道这幅图是谁画的吗?你了解戴嵩的哪些情况?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通过欣赏名画拓展知识,调动同学学习这篇课文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认记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自由读生字,**车认读。

(教师相机正音,并引导组词、运用、辨析词义)

3、去掉拼音读词语。

4、识字游戏:《打地鼠》

(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同学认知规律和二年级同学的特点,引导同学快速识记生字,让同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细读品味,理解课文。

1、品语言,感受著名 :

⑴ 自由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画家和牧童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⑵ 谁能用书上的一句话介绍戴嵩?齐读这句话。

⑶ 哪些句子最能体现出戴嵩的著名呢?

① 教师相机出示并引导朗读感悟: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② 用“一……就……”练习说话。

⑷ 戴嵩是怎样画《斗牛图》的?你能把书上的句子找出来吗?

出示句子: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① 引导同学朗读体会。

② 教师现场绘画,让同学体会“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的意思。

2、读“夸赞”,品情感 :

⑴ 围观的人是怎样夸赞他的?

研读句子,课件出示:

“画得太像了, 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干画出这样的画!”

① 朗读体会。

② 演读,再现情境,加深理解。

⑵ 围观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会怎样夸赞戴嵩呢?

(理解“纷纷夸赞”)

⑶ 引导同学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

3、读批评,悟品质:

⑴ 正当大家纷纷夸赞之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⑵ 读到这儿,你发现了什么?

⑶ 学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

(这一环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同学在读中感知、感悟和体验;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品质;在读中积累语言,发展思维,培养语感。同时,引导同学自身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同学的学习能力。)

四、再赏名画,拓展延伸。

1、欣赏《斗牛图》。

2、你想对大画家或小牧童说点什么呢?

3、引导同学课后搜集一些有关做人谦虚、敢于挑战的小故事。

(这一环节进一步培养同学搜集资料的兴趣和习惯。)

【板书设计】

画家和牧童。

著名 (无名)

虚心接受敢于挑战。

第二课时(简案)

一、激情导入,美读课文(略)

二、指导书写,巩固生字(略)

三、积累运用。

1、读读写写 :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一会儿 ,一会儿。

2、收集课文中自身喜欢的词语与大家交流。

3、收集课文中的好句子读给大家听。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画家和牧童》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画家和牧童 教案。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仍然是识字和朗读。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学文,体会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搜集到的关于 人无完人,需要向别人虚心学习 的故事3则。导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人非圣贤,孰能无错?文坛巨匠...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画家和牧童》课时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教学内容分析 画家和牧童 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6单元的篇阅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勇敢地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 现的错误,戴嵩谦虚接受批评的事。课文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渗透了谦虚和善 诚实勇敢和实事求是的教育思想。学生通过朗读,赏析优美语句,感受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画家和牧童》课时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教学内容分析 画家和牧童 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6单元的篇阅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勇敢地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 现的错误,戴嵩谦虚接受批评的事。课文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渗透了谦虚和善 诚实勇敢和实事求是的教育思想。学生通过朗读,赏析优美语句,感受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