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案。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魔术表演吗?
生:喜欢。师: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精彩的魔术表演吧。(课件出示主题图)
2、出示学习目标。
借助情境图提出问题,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计算。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
二、新授,解决问题。
1、初步感知画面。
师:多神奇的魔术表演啊, 你都看到了什么?同学们这里会也藏着很多奇妙的数学知识,不信大家仔细的观察一下。看到魔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提问题。
师: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请你们接着看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和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学生可能回答:
一共有多少朵花? 一共有多少条鱼? 一共有多少个灯笼?
3、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一共变出了多少朵花?你是怎么知道的、同位说一说。
学生交流:生1、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
生2、还可以2个2个地数..
生3、魔术师每次变2朵花,变了3次,可以用2+2+2=6来计算。
师:请同学们接着看屏幕。(屏幕显示:魔术师继续2朵2朵地往外变化)我们一起来帮魔术师数,看他一共变出了几个2朵?
师:7个2朵一共是几朵?
生:2+2+2+2+2+2+2=14(朵)
师:刚才我们提出的其他问题你会解决吗?自己试试看。
小组合作解决其他问题。
3次,可以用2+2+2=6来计算。
生:3个2相加。
生:2+2+2=6(朵)(板书)
第二题:4+4+4+4=16(条)(板书)
第三题:3+3+3+3+3+3=15(个)(板书)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几个算式,你发现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连加。
生1:加数相同。
师:对每一题的加数都相同。2+2+2是几个2相加?
生:3个2相加,(依次说出后几个算式。)
师:请同学说一说20串灯笼的个数,怎么写算式?
生动手写:3+3+3+3……
师:你觉得写起来怎么样?
生:很麻烦。
师:怎么就不麻烦了?
生:用乘法。
师:你真爱学习。这个内容我们在下节课里学。
三、当堂达标练习。
+6+6+6+6是()个6相加。
+4+4是()个4相加。
四、小结。师: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五、布置作业。
把今天所学内容用积木摆一摆、数一数、算一算。
课时教案。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出示教具模块,分三组摆好。提问:想知道一共有几块模块怎样列算式?
学生回答:3+3+3=9(块),然后说算法。
二、出示学习目标。
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三、自主练习。
1、练习第三题:数一数,算一算。
师:让学生数数图中水果的个数,列出相应算式,找学生说说算法。
学生列算式,说算法。
2、练习第四题:小鸡种禾苗。
师:先让学生观察图,自己说说图意。
学生交流图意,独立列出算式然后集体交流。
师:禾苗有多少棵?可以有几种算法?同学们一定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3、练习第五题:洗**(讲解法)
师:仔细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小组交流图意,教师加以指导。
师讲解:一共有三张**,每张**上有三个人,每人洗一张**。
4、练习第六题:找规律、涂颜色。
师:先让学生巩固复习单数、双数,让学生观察图,自己说说图意。
学生说图意,独立列出算式,然后集体交流。
四、当堂达标练习。
1、利用投影出示电脑图,让学生仔细看图,2、小组讨论交流:一共有多少台电脑?
3、列出加法算式。2+2+2+2=8(台)
4、组织学生说算法。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不足?与同伴交流一下。
六、布置作业。
师:练习100以内的加法;给爸爸妈妈讲小鸡种稻子的故事。
课时教案。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看奇幻魔术团表演的“魔术三部曲”中的第二场。(出示挂图)
二、出示学习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数与算的过程,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以及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乘法计算的简便性,初步有符号感。
三、合作**。
一)组织学生看图提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师:观察图画:魔幻表演团都表演了什么节目?仔细观察,你还看到了什么?
学生观察,说发现。
2、师组织学生进行提问: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分小组进行提问:我想问小鸟有几只?我想问葫芦有几个?我想知道舞台灯的灯孔有几个?
3、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不错,下面我们一起去解决们的问题,你们有信心解决好吗?
二)解决问题。
1、师:解决第一个问题:魔术师一共变出了几个宝葫芦?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串有几个宝葫芦?一共有几串?怎样列式?
学生:5+5+5+5+5+5+5+5=40(个)
师提问:如果有30串呢?列式是不是比较麻烦?
葫芦那么多,你有没有更简便的办法解决问题?,同桌讨论解决的方法。2、师:
在这个算式中有几个加数?8个,相同的加数是几呀?5 8个5相加,可以写成乘法算式比较简便。
教师板书:8×5=40 读作:8乘5等于40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渗透:这个算式也可以写作:5×8=40 读作:5乘8等于40。讲解各部分名称:
3、师:解决第二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只小鸟?
学生:4+4+4=12(只)
提示学生说想法:一个鸟笼有4只小鸟,一共有3个笼子,所以要用4+4+4=12
教师提问:怎样列乘法算式?为什么这样列?
学生说算法,教师订正。
4、师:解决第三个问题?舞台灯一共有几个灯孔?
学生:3+3+3+3+3+3+3+3=24(个)说算式的意义:一行灯孔有3个,有8行。
师:你能列乘法算式吗?
学生:3×8=24(个)
四、当堂达标练习。
一)练习一:乒乓球赛。
1、让学生观察图画,说说图画中有什么。
2、根据图意列算式。
3、找学生说算法:为什么你要这样列算式呢?列成乘法算式你会吗?引导学生说算理:2个8相加,写成乘法算式就是2×8或者8×2
二)练习二:填一填。
1、让学生摆学具,小手动一动,请同学们拿出学具来摆一摆。
2、根据小组内摆的学具列算式。
3、鼓励算法多样化: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算法?
五、小结。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布置作业:
初步认识乘法,把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考考你。
课时教案。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出示钢笔挂图)同学们仔细看图,一共有几个两枝?
学生:3个。
师:谁会列加法算式?2+2+2=6(个)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根据加法算式列乘法算式。
师:(出示小花图)同学们仔细看图,一共有几个5朵?
学生:2个 ,二、出示学习目标。
的积。2. 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1. 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得出乘法。
三、自主练习。
一)练习第三题: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师:让学生观察题意。
全班进行交流。
师:题目中有乘法,有加法,注意仔细审题。
学生完成,全班交流。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活动单
课题 1.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的长度,认识长度单位 厘米。2.掌握估计物体长度的方法。学习重难点 认识长度单位 厘米,学会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的长度。活动方案 活动一 你知道吗?1.同学们,你们知道很久以前,人们是怎样量物体的长度吗?请同学们打开书第2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试卷
一 口算。20分 二 填空。30分 1 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来量。2 量一个物体长度,一般把尺的 刻度对准物体左端。3 一把尺的刻度从0到5是 厘米,从6到10是 厘米。4 小明身高120 黑板长4 5 3米 15米 60厘米 5厘米 500厘米 米 2米 厘米。处 课本 报刊杂志中的成语 名...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 知识大展台,1 5题每空1分,6 9题每空2分,共计36分。1 第一单元学的长度单位有 和厘米 1米。2 我的身高是米厘米,合 厘米。3 估一估。4 我的课桌相当于我的 拃 zh 的长度。5 给下列数排排队。5厘米 99厘米 5米 50厘米 1米。6 认一认。厘米厘米。7 数一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