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发布 2020-12-06 18:33:28 阅读 4295

4、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会写本课的6个生字,以及“泉眼”一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且背诵课文。

3.了解两首古诗的大致意思,欣赏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两首古诗的大致意思,欣赏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教学准备:多**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背古诗,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的古诗,从每一首古诗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中华文字的优美,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首描写柳树的古诗,看看在古人的眼里,柳树又是什么样的呢?

2.板书课题,并且解释课题。

3.全班齐读课题。

4.(出示大屏幕中的柳树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

5.简单的介绍该诗的作者。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那诗人到底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本课的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指导第。

一、二句。1)大屏幕出示柳树的图,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2)那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有觉得像什么呢?他看完以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3)(大屏幕出示该句,并做简单的解释: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在风中飘扬。

4)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指导朗读: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2、自读第。

三、四句。1)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说说柳叶的样子。

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四、想象意境,美读成诵。

1、学生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的朗诵,一边想象诗人描绘的画面。

2、直到有感情的朗读,能背诵的自己被一遍。

五、指导说句,写句。

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2、指名说。

3、和同桌说。

4、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即可。

六、布置作业。

1、回家修改自己写的句子。书写工整。

2、背熟古诗。

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看这大自然吧,万物总是那么和谐的相处,使大自然如此的美丽。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来赞美过大自然的万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

《小池》(板书:小池)

2.介绍作者:这首诗是唐朝的杨万里写的。

二、指导看图,初读课文。

1.出示**,说说看到了什么?(小池塘、泉眼、树阴、几片生机盎然的荷叶、几只小小的错蜒)(板书:泉眼、细流、树阴、小荷、蜻蜓)

2.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诗吧。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

3、学生自由读诗。

4、检查自读情况。出示生字:惜、洗、柔。并指名读全诗,老师正音。

5、全班齐读、指名读、分组读等形式。

三、指导朗读,体会诗意。

1.指导学习古诗。

一、二句。1)指名读诗的一二句。

2)看图。说说诗句的意思: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忽明忽暗,清晰可见。

3)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声音要轻柔、速度稍慢)

4)学生自由练读。

5)指名读。

6)男女比赛读。

2、指导朗读。

三、四句。1)看图。

说说诗句的意思: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就立在它上头了。)

2)哪位同学知道,这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池塘?为什么?(初夏。夏季才有荷叶和蜻蜓,而荷叶才刚刚露出尖尖角,说明这是刚到夏天的时候)

3)多么细小而有趣的大自然的片断,竟然被细心的诗人观察到了。如果你是诗人杨万里,此时你会怎样来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呢?

4)指名反复读。读出欣喜的语气。

5)全班朗读。

3.有感情的朗读整首古诗。

四、老师范读,想像诗境。

1、老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一幅小池图。

2、指名说想像到了些什么。

五、背诵古诗,总结全诗。

1.全班比赛背。

2.你喜欢这首古诗吗?为什么?(板书:宁静、美丽)

3.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更多美丽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当然,大自然更期待你们去爱护万物,保护环境。

这样,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

六、指导生字。

1.给生字组词。

2.指导写字。注意:“惜”字和“借”字的区别。“照”字是上下结构。上面的“日”和“召”一样长。

七、布置作业。

1、默写古诗。

2、画画你心中小池的样子。

教学反思:古诗,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与课堂教学的难点,所以,本课的教学在时间上来说,是比较费时的,即便如此,效果还是欠佳,只有那些稍微聪慧的孩子能理解古诗所反映的现代意思,有一部分学生还懵懵懂懂,不了解。

所以,对于古诗的教学,还有待提升,我将进一步向优秀的教师和前辈学习。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古诗两首 咏柳 小池 》教案

古诗两首 咏柳小池 内容 小池 一 看图导题。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1 简介作者。2 小池,指的是小荷花池,也叫小荷塘。这首诗是写诗人在小荷花池看到的美丽景色。2.看图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景物,试着赞美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二 初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1.老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听一听诗中是怎样描写小荷...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认识生字,学写生字2 通过学生反复吟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人情感,体会诗中意境。3 初步了解李白杜甫两位唐代大诗人教学重点。反复诵读,理解诗意。教学难点体会古诗意境。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搜集李白杜甫的资料 庐山 导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今天...

语文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春晓》

春晓 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两个生字只识不写,知道这些字在诗句中的意思 3 认识1个多音字 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充分的交流 朗读,初步读懂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3.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热爱春天 热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