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文6西湖》示范课教案

发布 2020-11-25 11:27:28 阅读 2514

《西湖》——拓展延伸之妙用比喻。

教学设计。教学目的。

了解比喻的特点及运用比喻的方法。

学习运用比喻构造句子。

教学设想。通过比喻句和非比喻句的比较,认识运用比喻句的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引导学生讨论了解比喻的特点及其运用比喻的方法,通过练习,学习运用比喻句。

教学过程。一、

导入。同学们上在今天的课开始的时候,老师带来了个小谜语,大家来猜一猜。“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白胖子”这是什么呢?

大家猜猜看(花生)。大家都知道这是花生,那么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分别是什么呢(花生壳、花生皮、花生米)?对的,在这个谜语中,花生的果壳、果皮、果肉全部通过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全部变成了大家生活中常见的屋子、帐子、胖子呢(比喻)?

大家知道了修辞手法有多么神奇了吧,今天就跟随老师的脚步走进修辞的世界,学习什么是比喻?

1、比喻就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打比方”。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被比喻的事物叫本体;作比喻的事物叫喻体;使本体和喻体发生相比关系的词叫比喻词。

如:小燕子的尾巴就像一把剪刀。

本体(小燕子的尾巴)、喻词(像)和喻体(剪刀)。

比喻词:像、好像、像…似的、仿佛、如、犹如……

六月的天,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是、变成、变为、成为、成了……

2.如何判别是不是比喻句。

有“好像”“像”“是”一类词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关键要看句子里是不是在“打比方”。

有的同学一看到含有“像”、“好像”“仿佛”等词语的句子就认为一定是比喻句,判断是不是比喻句我们可以用“三看一比”的方法:

一看有没有本体,二看有没有比喻词,三看有没有喻体。一比就是把本体和喻体相比,看本质是否相同。本质不同,那就是比喻句。

练习,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句。

3、比喻句的作用:

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是比喻句,那比喻句有什么作用呢?(分析例句,认识比喻的表达效果)

同学们,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两句话。

1)细细的春雨就像春姑娘仿出的线一样。

2)春雨很细。

现在,**一下这两句话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

生1生2教师总结:

相同点:内容相同:都表现了春雨很细。

不同点:第一句话较平实。第二句话运用比喻,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可见比喻使描写更生动、形象,使道理浅显易懂。

翻开书,打开《北大荒的秋天》一课,找出文中你喜欢的比喻句读一读,说一说。

分析课文1、天空一碧如冼,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北大荒的秋天》

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西湖》二.练一练:

既然比喻能使我们的文章生动,丰富,得高分。那么我们就要在平时写作当中恰当的使用比喻句,来给自己的作文增光添彩。

1、远看长城它像———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2、红色的枫叶———

3、一片银杏树叶,飘落的叶子,一地的叶子。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6西湖

3 检查朗读课文。1 两人一组,每人一段接读课文,将课文读流利。2 重点检查第3自然段朗读。随时进行指导。4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现在请 个小朋友来读课文,边读 听 边想 文中描写了西湖的哪些美景?板书 山峦 湖水 湖堤 小岛 华灯。朗读能力的训练,是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情感的基础。这部分的指导与练习环...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文6西湖》示范课教案

第二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 一 调动积累 激趣揭题。师 通过上一节课的预习,同学们对西湖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请大家来谈一谈。交流回答,教师总结 今天,让我们到向往已久的杭州西湖去游览一下,好,我们出发 vcd,空中鸟瞰西湖 二 凭借想象,指导初读。1 配乐范读课文。2 学生自读课文。1 要求借助拼音读准...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文6西湖》示范课教案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以清新 流畅的语言描绘西湖秀丽的景色,抒发了热爱祖国 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课文先概括地介绍了西湖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然后作者按观察顺序,循着 远眺 近赏 月下 的线索,紧紧扣住景物的特点,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秀美典雅的西湖山水图。课文层次清晰,词汇丰富,比喻运用贴切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