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发布 2020-11-24 07:32:28 阅读 9433

教学内容:加法的验算(课本27页例1)

教学目标:1、通过合作、交流、验证等学习方法,理解验算的意义,掌握加法的验算方法。

2、通过实际运用,能准确进行加法的验算,初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目标:通过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理解验算的意义,掌握加法的验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重点:能正确进行加法的验算。

教学难点:理解验算的意义,掌握加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复习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今天,老师教你们检查自己做的加法对不对。

二、明确学习目标(在反思总结中明确)

通过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理解验算的意义,掌握加法的验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在学习标杆题的过程中明确)

三、指导学生学习标杆题,展示、反思、点拨。

出示标杆题:(课本27页例1)

运动服:135元运动鞋:48元。

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用多少元?(计算后检验计算结果)

学习要求:1、看一看,说一说:你能从27页上方的情景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a 2、想一想:你能为她们算出一共要用多少元吗?怎么算?(板书:加法)

3、试一试:独立算出所用的总钱数,并用自己的方法检验计算结果。

4、议一议: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列式理由和验算方法。(记录员做好记录)

反思】:加法可以用哪些方法来验算?(板书:加法的验算)

类比题】: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27页做一做)

反思】:验算加法的计算结果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四、强化训练,拓展延伸。

课本29页练习七 1(第一行)题。

五、反思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能用这节课的知识帮家人做什么?

石羊镇中心学校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减法的验算(课本28—31页例2)

教学目标:1、通过合作、交流、验证等学习方法,理解验算的意义,掌握减法的验算方法。

2、通过实际运用,能准确进行减法的验算,养成验算的习惯。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目标:通过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理解验算的意义,掌握减法的验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重点:能正确进行减法的验算。

教学难点:理解验算的意义,掌握减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准备:让学生回顾加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计算下列各题,并验算。

2、汇报交流,通过564 – 240 =揭题板书:减法的验算。

二、明确学习目标。

通过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理解验算的意义,掌握减法的验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在学习标杆题过程中明确)

三、指导学生学习标杆题,展示、反思、点拨。

出示标杆题:(课本28页例2)

运动服:135元运动鞋:48元交给售货员:200元。

应该找给妈妈多少元?(计算后检验计算结果)

学习要求:1、说一说:我们算出运动服和运动鞋共花了多少钱?

2、想一想:售货员应该找给妈妈多少钱怎么算?

3、试一试:独立计算结果,并用自己的方法检验计算结果。

4、议一议: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列式理由和验算方法。(记录员做好记录)

反思】:减法可以通过哪些方法验算?

类比题】: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28页做一做)

反思】:验算减法的计算结果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四、强化训练,拓展延伸。

课本29页练习七题。

五、反思总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怎么学会的?

2、验算减法的计算结果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教学内容:四边形的认识(课本第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找、涂、分、围的活动,使学生经历四边形的抽象过程,体验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

2、掌握四边形的特征。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学习目标:认识四边形并掌握四边形的特征。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教学重点:掌握四边形的特征。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教学难点:四边形的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小黑板,钉子板,纸质多边形多个。

2、学具准备:纸质多边形多个。

3、预习要求:自学第页例1的相关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

课本主题图:今天老师带大家到实验小学去参观,愿意吗?看,你看到了那些图形?(同桌议一议,然后指名说一说)对。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四边形。(此处揭题)

二)明确学习目标:(认识四边形并掌握四边形的特征。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学后反思后明确))

三)指导学生学习标杆题,展示,反思,点拨。

标杆题:35页例1

学习要求(一):

1、围一围:请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图形。

2、找一找:在小组内找出有四条边的图形。

3、议一议:结合所围图形同桌议论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四边形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4、涂一涂:在课本第35页中找出一个四边形涂上你喜欢的颜色。再找出一个不是四边形的图形说一说为什么不是四边形?

学后反思】反思知识点:请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明确目标)

类比训练】剪一剪,请用你的巧手剪出两个以上不同的四边形好吗?试试看,你一定能行。

练后反思】在剪四边形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四条边要直)

标杆题:课本36页例2

学习要求(二)

1)什么叫做四边形?

2)例2中所有的图形都是什么图形?

3)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类的?并说出分类的根据。

学后反思】反思知识点:请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为什么是特殊的四边形。(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直角)

类比训练】完成课本第36页中的“做一做”两题。

练后反思】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异同?

四)、强化训练,拓展延伸。

1、涂一涂,请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涂成你喜欢的颜色。

2、举一举,请举出生活中物体表面是四边形的三个图形 。

3、你能画出一个四边形吗?试试看。

4、你能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吗?试试看。

五)反思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那些知识?先同桌相互说一说,再告诉老师和大家。

2、知识点:四边形有什么特征?(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长、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四条直的边,四个角都是直角)

3、易错点:画四边形时要注意什么?(四条边要画直)画长、正方形时要注意什么?(四条边要画直,四个角要是直角)

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课本第p.37.~.38.)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区分和辨认平行四边形,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良好习惯,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学习目标: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并学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小黑板、小木条钉做的平行四边形。

2、学具准备:小木条钉做的平行四边形。

3、预习要求:仔细阅读课本第p.37.~.38.的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

出示各种四边形并说出四边形的特征。从中拿出平行四边形和其他四边形比较并导入课题。

二)、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并学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

三)、指导学生学习标杆题,展示,反思,点拨。

标杆点:由生活中的实例得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学习要求:1、看一看: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第37页图,指一指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2、拉一拉:出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框架教具从不同的方向拉一拉看有什么变化你发现了什么。

3、出示纸质教具量一量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怎么样?折一折、比一比对角又怎么样?交流汇报。

4、议一议 :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师板书)

5、围一围:请在钉子板上围一个平行四边行,看谁围的图形最美?

6、折一折:请用纸折一个平行四边形,比一比谁折得最好看?

7、请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比一比谁画得最好看?

学后反思】反思知识点: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

类比训练】在课本36页第二题的图中把是平行四边形的图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练后反思】在画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四条边要画直,对角要画相等)

四)、强化训练,拓展延伸。

1、举一举,请举出生活中物体表面是平行四边形的三个图形 。

2、你能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试试看。

五)、反思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那些知识?先同桌相互说一说,再告诉老师和大家。

2、知识点:平行四边形和长、正方形的特征的区别与联系?

3、易错点:画平行四边形时要注意什么?(四条边要画直,对角要画相等)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认识余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课本52页例3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 操作 讨论 概括等数学活动,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熟练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与除数的关系。2 通过 培养学生观察 比较 归纳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目标 通过观察 操作 讨论 概括等数学活动,进一...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周长的认识 课本41页例1 教学目标 1 通过看 摸 描等方法,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不规则图形的周长的测量方法。2 通过体验生活中物体的周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3 在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目标 通过看 摸 描等方法,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不规则图形的周...

三年级上册数学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学习好资料欢迎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9章 数学广角 排列与组合不仅是组合数学的最初步知识和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与组合知识,学生通过观察 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本册教材就是在学生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