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月英。
一、单元总体分析和教学思路。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金色童年”。 是第一单元教学层次的延伸与提高,第二单元引导学生认识文学作品的素材**于丰富的日常生活,特别是童年生活,是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时光,是七年级学生还深留在脑海中的“宝贝”。 作为七年级学生的学习内容,相似的年龄,类似的经历更能激起学生的共鸣,能使学生理解作者的经历,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促使学生健康愉快的成长。
往事依依》作者回忆与文学的情缘,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祖国的热爱,并告诫青少年要多读书、读好书,充满了人文主义关怀。名师的成长历程告诉学生:多与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友,将受益一生。
应自觉主动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
幼时记趣》 作者追忆了儿时观察动物,产生联想,展现了童年生活的天真快乐,充满了童趣。作者童年有着对自然的好奇之心,对弱小者的同情之心,成长的道路有着乐趣与真情。[本文由免费提供]
十三岁的际遇》 作者深情地回顾自己与北大的渊源,表达了对北大的热爱及渴望创造,渴望自由飞翔的精神,充满了理想与希望。不同常人的成长历程会带给今天的学生怎样的感受呢?
伟人细胞》 记叙了初一男生贾里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实现伟人计划的过程,向学生阐明了从小事做起的必要性,对于学生很有教育意义。
二、单元学习目标:
1.继续加强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并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做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2.能认识作品展现的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画卷,体会作者的丰富情感,珍惜金色年华的点点滴滴。
3.能根据作品内容展开联想,发表自己的看法。
4.能回忆过去的生活,学会说真话,抒真情,写出真实感受。
5.能与人主动交流,说话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
三、单元课时安排: (12课时)
往事依依2课时。
幼时记趣2课时。
十三岁的际遇2课时。
伟人细胞2课时。
诵读欣赏1课时。
写作3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六、往事依依。
学习目标:1.能概括作者童年时的几件事情,了解作者的童年趣味生活。说出她对文学作品的感情。
2.能通过朗读,感受本文语言的优美,并能具体点评。
3.学会运用人物的情态等描写方法表现精神生活。
4.能举例说出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自觉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体会阅读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
学会运用人物的情态、心理等描写方法表现精神生活。
课前学习:学生了解作者,熟读课文,读准生字词,做好批注。
课前准备:1.查字典扫除生字词。
2.尝试给自己喜欢的语句批注。
3.有感情地朗读《致文学》部分。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介绍自己查资料了解的作者,老师小结:“凡与于漪交往过的人,都称赞她的做人。
她正直,敏捷,纯粹,真诚,厚道;她胸襟开阔,性格开朗,才华横溢……”这是语文教育界对她一致的评价,她之所以从一个教育学专业毕业初教历史的中学教师,成为一个有口皆碑、充满人格魅力的语文教育学家,和她青少年时期所受的文学熏陶是分不开的,在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往事依依》中,于漪深情地追述了文学对她的深刻的影响,她用她的亲身经历再次印证了赵丽宏在《为你打开一扇门》中所写:“文学确是一扇神奇的大门,只要你走进这扇大门,就不会空手而归”。
二、查一查:
1.准确读出下列加点字:
涟漪徜徉( )水浒( )水泊( )停泊( )浩淼( )歌咏( )重读阴晴雨晦( )镌刻( )谆谆教导绚丽( )
三、读一读:
放声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题目中“依依”的含义是什么?
依依”一词的意思有:(1)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2)形容留恋,不忍心分离。
文中能说明作者对往事“依依”之情的句子是。
几十年过去了,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概括于漪老师“萦绕胸怀,十分留恋”的几件事,往事对于“我”的成长有什么深远影响?(概括参考如下)
1.小时候观画和读《评注图像水浒传》,如身临其境、乐在其中。懂得了生动的形象可形成深刻的记忆。
2.学生时代读《千家诗》美不胜收。给我带来了生活乐趣,使我热爱自然、获得美的享受。
3.老师讲课入情入理,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印象。激起我课外阅读的兴趣,激发了我的爱国情怀;使自己的心和时代更加贴近了。
四、想一想:
探寻写作思路:
作者是怎样把这几件事串联起来的?
题目“往事依依”是贯穿全文的纽带,开头有感而发,引出对几件往事的回忆,接着追忆看山水画、读《水浒传》、听国文课、登北固楼、读中外**等往事,最后由事入理,抒发感悟。
结合所选四件事,你认为课文选材好在何处?
首先从全文来看:文章所选的四件事情都是作者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读书的不同的感受,要言不烦。能看出读书在作者的成长过程中的不同的影响。
其次从文章的第五自然段来说,虽然选择的都是初中国文老师讲课的情况,但是写出了其中的不同,一个情溢于胸,头和身子左摇右晃。一个情满双眸,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里。这样写充分展现了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对于开启心智、陶冶情操、培养兴趣所起的重要的作用。
五、动一动:
cctv-3有一个系列访谈节目“艺术人生”,今天就请各个协作组根据你对课文最感兴趣的一件往事,选择一个角度来制作本期节目。请各组先推选代表充当于漪、朱军,其他同学帮助代表们准备好发言提纲,要以课文为主要依据,参考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揣摩人物情感,设计人物语言。
请协作组代表展示本组准备的访谈节目。
要求:请上台的代表在整个模拟过程中声音响亮,符合人物各自身份,以求在短时间内给人以丰富的内容,内容一定要归结到作者少年时代所读的文学作品对她后来人生的深远影响,即作者所说“使我一生受用不尽”;其他同学认真听,仔细看,可做适当记录,最后请同学加以认真点评。
六、练一练:
1.熟读成背文中所提到的《千家诗》中诗句。
2.你所读过的文学作品对你有何影响,用一段以上文字加以描述。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欣赏语言,品味描写;情感熏陶。
一、品一品:新课标第一网。
本文的语言优美,名言佳句处处可见,如描绘评注图象所展现的梁山景象(第一自然段),祖国家乡美好的风光气象(第四自然段),描摹国文老师讲课入神的情态(第五自然段)等等都要引导学生反复的诵读。例如:
1.几十年过去了,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分析:将思绪一下拉进过去的几十年,用鲜明的对比(“不少”、“有的”与“几件”对比,“已经模糊”“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与“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形成强烈的反差)引出对几件事情的回忆,给青少年读者造成强烈的悬念。
.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分析:“给我以广阔的天地”用比喻的方法形象地描绘了读书的益智作用。“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和“让人看不上眼”对比,显示石印本《千家诗》的魅力。
请你也找一找文中还有哪些词用得好,哪些句子写得美?哪些语句引起了你的联想,让你想起曾经看过、听过或经历过的类似的情景。
方法:默读、勾画、联想、评注)
1)小组交流,互相补充,分工协作,力求完整。
2)小组中心发言人交流本组意见。
二、悟一悟:
写人通常要注重描写,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人物风貌,请大家认真品读文中对老师讲课的情状的描写,找出它们描写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并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
明确:相同: 本段所举两个事例都是初中国文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讲的内容是抒情的诗,诗词的作者是爱国的诗人,讲课时老师都采用诵读,都入情入心,学生都深受感染,我都牢记了所讲的内容,且由此激发了喜读诗词,爱好新闻学的激情。
不同: ①一个是国文老师,一个是代课的国文老师。
所讲内容是一古一今。
讲课情状一个是情溢于胸,头和身子左右摇晃,一个是情满双眸,那深深感动的表情凝注在眼睛里。
“我”读了辛词每“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而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则“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
作用:这样写充分展现了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对于开启心智、陶冶情感、培养兴趣所起的重要作用。
三、说一说:
通过刚才的品味、思考,我们可以发现:阅读课文,犹如走进了色彩斑斓的文学天地,处处是名言佳句,令人目不暇接。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这是否是一日之功呢?
作者从小酷爱读书,几十年如一日。青少年时代的所受的文学熏陶促使她不断奋进,终于成为了当今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培根说:
“读书使人充实”,那么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过像作者一样的经历?你能否举一例来谈一谈文学和你的成长有什么样的联系?哪些文学作品将你的精神摆渡到了更高的境界?
(提示:可以是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句话、一本书、一部电影。)
总结:书有不同的档次,有高雅的,也有低俗的,我们要尽可能选择一些高雅的作品欣赏。阅读面不能仅局限于文学作品,还可以欣赏一些优美的**、美术、摄影等,把感受写下来,丰厚自己的人文底蕴。
引导学生反复读第六语段中“老师”的教导。
四、 练一练:
结合朱光潜《谈读书》,拟订初中三年的读书计划。
仿照作者的写法,写一段话,描绘老师讲课的情状和自己听课的感受。
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附板书:往事依依。
于漪。引出回忆看读品听登选材精当。
山水千国北语言优美。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教案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南京九中袁源单元教学要求 1 联系学生的人生体验,从理想 信念 修养方面,加强对学生的人生教育 2 进一步掌握 巩固朗读的能力和技巧。各课教学设计 6 理想教学要求 1 明确理想的意义,帮助学生树立理想2 反复朗读,培养朗读能力3 掌握本课中比喻的特点教学步骤 1 渲染气氛,导入新课...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
伟人细胞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读课文,理清思路,学习本文安排做事情的巧妙。分析贾里的人物形象,了解他的行为与思想的联系。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只有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才能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2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3 教学设计 读课文,合作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概...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四 冰心诗四首。教学目标 了解冰心及其诗集 繁星 春水 感受诗歌的形象,欣赏诗歌优美的语言,领悟诗中蕴含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学习诗句对称的特点和排比的手法,培养读诗和写诗的兴趣与能力。课文说明冰心是中国新文学开拓时期代表作家之一。繁星 和 春水 两本诗集,是冰心 五四 时期的诗歌结集。系仿用印度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