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发布 2020-11-18 19:30:28 阅读 4646

课标要求:理清**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从而理解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意义。

空城计。导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知识,了解阅读**的基本方法。

2、了解作者,积累词语。

方法与过程:

学习概括故事情节,理清**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分析**人物形象,对**中的人物做出正确评价。

教学重点:分析情节及人物形象。

导学难点:学习掌握对比的手法和生动的描写。

导学关键: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课文,组织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人物做出自己的评价。

导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法。

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答疑。

1、文学常识识记。

2、扫清字词清障。

温馨提示] 字词的学习可用下列方法。

a、借助文下注释、工具书或参考资料;

b、结合语境(上下文);

c、记下疑难内容,求助同学或老师。

注音:旌旗隐匿纶巾( )焚香。

骇然模样远遁( )言讫( )

释义:(自行判断并积累书下重点注解;以下为补充内容)

引大军十五万蜂拥而来:

尽皆失色吾自有计。

不能远遁弃城而走:

旌旗旁若无人:

隐匿凭栏而坐:

3、按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完成课文层次的划分,并口头概述情节。

三、学生合作**,研读讨论展示,教师解疑。

1、组内选段朗读欣赏,准备推荐全班展示。

2、结合自身体会,谈谈**三要素中最重要的什么。

3、组内交流以下内容。

关于人物 1)本故事里出现了哪些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有哪些?

2)课文写到孔明的几次笑?请找出相关词语。

3)司马懿是一个怎样的人?

关于手法 请举例分析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作用。

关于刻画人物的方法

塑造人物形象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中刻画人物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有人物的描写、 描写、 描写、 描写、 描写,也可以通过其他人物的反应和态度进行描写。

请举例分析本文对孔明形象的刻画。从而归纳出孔明的性格特征。

四、知识方法小结:

五、作业。分组积累关于三国人物的歇后语。

示例: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六、板书。教学反思。

附:三国演义》开篇词。

临江仙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美猴王。导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继续巩固**知识。

2、了解作者,积累词语。

方法与过程:

能概括情节,理清**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学习分析**中的艺术形象,了解**中艺术形象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把握美猴王这一艺术形象。

导学难点:了解作者塑造美猴王这一形象的意义,从而正确把握本文中心。

导学关键:注意引导学生自学,教师做精要点拨。

导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法。

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答疑。

1、文学常识识记。

西游记》是古典长篇( )作者代**家,字汝忠,别号( )山阳(今江苏淮安)人。

2、字词清障。 掌握本课生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镌( )迸( )裂麋( )鹿瞑( )目

石碣( )遂径( )直窍( )

2)词语填空

天( )地( )滔滔不力倦神。

天( )地( )日( )月( )喜不( )

3、自读课文,达到读准音,读顺文的目的。

4、按照**的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方面给课文划分层次,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部分的大意。

三、学生合作**,研读讨论展示,教师解疑。

1、组内选段朗读欣赏,准备推荐全班展示。

2、组内交流以下内容。

1).结合课文中对美猴王动作语言的描写,说说美猴王有哪些性格特点?

温馨提示] 即:美猴王“美”在**?

2).本文在写作艺术上有什么特色,请举例说明。

温馨提示] 从想像、情节、语言等方面考虑。

四、知识方法小结:

五、作业。一)、根据对联、诗文,写出文学名著。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二)、根据相关事件,填上人物姓名。

风雪山神庙。《水浒传》

大闹五庄观。《西游记》

舌战群儒。 《三国演义》

六、板书。教学反思。

心声。导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熟读课文,能复述故事情节,理清思路,找出文中的主要矛盾冲突。

方法与过程:

学习本文运用心理描写,通过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以“心声”为标题的深刻含义,培养爱心和平等待人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心理、动作描写。

导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导学关键:**篇幅较长,从理清故事情节入手,把握基本内容。再引导学生体会本课心理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导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法。

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答疑。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并注意它们的书写,弄懂意思。

沙哑发窘抽噎恍惚。

窸窸窣窣妒忌( )簪子撒娇( )

2、阅读课本第259-263页“附录”《谈谈**》,了解**的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有三个要素,即和___

2)**按篇幅长短可分为和。

3)**塑造人物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人物描写必须具有典型性。人物的直接描写有___描写、__描写、__描写、__描写、__描写。

4)**故事情节的发展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即和。

3、用简洁的语言完整地复述主要故事情节。

4、用最精练的语言概括情节的的几个阶段。

三、学生合作**,研读讨论展示,教师解疑。

1、李京京是个怎样的孩子?请结合具体语句来谈一谈。

2、为了更充分地展现京京丰富的内心世界,**用了大量心理描写,表现京京的心理活动。试举例分析。

3、程老师是个好老师吗?请依据课文简述理由。

4、作者以“心声”为标题,究竟要表达什么深刻含义呢?(对主题的理解与把握)

四、知识方法小结:

五、作业。小练笔,寻找身边的真实故事。

六、板书。心声。

人物: 李京京:

渴望亲情友情2渴望表达内心情感3呼吁教育工作者尊重关爱每个学生.

淳朴\执着\有勇气

程老师:认真\自信\负责。

情节: 渴望朗读 — 开端。

偷偷朗读 — 发展

大胆批评 — 发展

争取朗读 — 高潮与结局。

教学反思。勇气。

导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自读课文,理解文中两种勇气的含义。

方法与过程:培养学生转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树立和平信仰,培养爱正义,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清故事情节,理解两种勇气的含义。

导学难点:引导学生对勇气的正确看待和提升。

导学关键:引导学生讨论哪一种勇气更值得赞扬,不必寻求统一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导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法。

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答疑。

1、学生自读课文,查字典扫清阅读障碍。

重点词语:拘谨颀长衰微悉意孔武有力毫不犹豫

寥寥可数官衔蟋身碗橱卓越缺乏。

三、学生合作**,研读讨论展示,教师解疑。

问题一:文章标题叫做“勇气”,作者在文中也提到了两种“勇气”:美国青年的勇气和法国妇女的勇气。你认为作者更看重哪一种勇气?为什么?

明确: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这一重点:作者更看重法国妇女的勇气。

一方面,作者不厌其烦地引述将军的话褒扬这位法国妇女,用意很明显。另一方面,美国青年身上所体现出的更多的是一种个体的智慧与勇气的力量。而法国妇女身上所体现出的因为渴望和平,痛恨战争而产生的信仰的勇气和力量,则更多地体现出人类由于对和平的渴望而产生的巨大的精神力量。

这种勇气是人类向往自由、光明、幸福的美好品质,是人类由野蛮迈向文明,不断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

问题二:当美国伞兵第二次回到农家门前时,是什么原因使得那个刚刚失去丈夫的法国妇女再次收留了他?她前后两次回答说:“哦,当然啦。”这两个“当然”中所包含的意义是否一样?

明确:这个法国妇女之所以会再次救助这个美国伞兵,是因为她痛恨战争,痛恨占领她家园的侵略者,痛恨战争带来的一切罪恶。对和平的渴望湖信仰使她在这样一个惨烈的环境中仍然能保持善良与镇定。

这一切使她在刚刚因收留这个美国伞兵而失去丈夫后能够再次坚定他毫不迟疑地收留他。 两个“当然”所包含的意义是一样的。但是,第二个“当然”包含着更大的勇气,更加体现出人物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

第16课化石吟。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2 理清诗歌结构,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朗读,体味诗歌感情,并摘抄优美诗句。2 课前和课后通过查阅资料 请教科学老师等,搜集更多关于生物化石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目标导航。1 理解并积累每课的生字 生词,了解与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2 抓住关键语句,品味语言,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并掌握作者细致观察与描写的方法。3 学会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不幸,培养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16 紫藤萝瀑布。学海导航。1 掌握文章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过关测试 2014 12.2 1 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骸骨 h i潜行 qi n 犹如 y u 一幅画 f b 化石吟 y n 奇幻 hu n腐朽 xu 葱茏 l ng c 猛犸 m 引颈 j ng万载 zi 皱纹 zh u d 描绘 hu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