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导学案

发布 2020-11-17 02:43:28 阅读 2521

4.古诗三首。

课题。古诗三首。

课型。新授课。

本课包括《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三首古诗,都是描写秋天景色的诗。

设计说明。句,借景抒情。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课件,积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让学生在品读中,理解古诗,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1.查阅诗人的有关资料。(师生)

学前准备2.自读古诗,自学生字,收集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背一背。(学生)

3.制作多**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理解《山行》的诗意。

学习重点理解《山行》的诗意。

1.查阅三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师生)

学前准备2.自读古诗,收集描写秋天的景色的古诗。(学生)

3.《山行》教学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

一、直奔主题,简介作者。

学案。1.学生交流收集的三首古诗及。

1.教师板书课题,简介作者的相关资料。三首古诗的作者。

2.自读古诗,了解三首古诗中都描写了秋天的景色。

3.背一背,积累写秋天的古诗。

1.引导学生读古诗,把1.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径、赠、2.一字组三词。生字圈起来。2.交流识字。3.再读古诗。

残、橙”等字的音。2.理解字义:

寒()(1.搜集并背诵描写秋天的古诗。达标检测。

用时:52.自读古诗。分钟)二、自读古诗,识记生字(用时:

山行:在山上行走,这首诗写作盖()(

12分钟)者在山上行走看到的秋景。斜:xié,当倾斜解释,在诗句中指曲折不直。红于:比……更红。石径:山里居民的通道。

1.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2.教师点拨: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是傍晚之景。

第一句的“远”写出山。

残()(3.画出朗读的节奏。远上寒山石径斜,1.再读古诗,读通顺,按照223的节奏读出古诗的韵味。2.理解诗意。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三、理解《山行》,感受意境(用时:15分钟)

路的绵长;“斜”字照应了“远”。第二句的“生”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飘浮的动态美,也说明了山高。“有人家”让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山林充满生机。

第三句的“晚”写出了作者留恋美景。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句,突出霜叶耐寒的品质。

四、品味想象,欣赏意境(用时:8分钟)

1.了解整首诗的意思,你觉得哪句诗写得好?

2.课件**秋天的霜叶。

3.再读古诗,背诵古。

1.说说哪句话写得好。2.欣赏秋天的霜叶,谈感受。3.读、背古诗。4.画一幅秋色图。

诗。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认为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读懂诗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我希望在学习古诗中,让学生知道学习研讨的方法、步骤。课堂上,我先出示学习古诗的步骤,再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学这首古诗。

由于目的明确,教学进行得也较为顺利。每天免费更新,请微信搜索***:好老师好童学教学团队。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理解《赠刘景文》和《夜书所见》两首古诗的意思。2.背诵古诗。

学习重点理解诗意,感受诗情。学前准备多**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

1.故事导入:古时候,有个叫刘景文的诗人,他很有才华,可50岁了还没被朝廷重用,所以整天闷闷不乐,他的。

一、学习古诗《赠。

好朋友苏轼邀刘景文到他家做客,俩人边喝。

1.学生自读诗句。找出诗句写了荷、菊两种景物。

5.说说诗句的意思:

学案。达标检测。

2.欣赏荷叶不同形态,你会想到荷尽已无擎雨盖,哪首诗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荷尽已无擎雨盖)

3.欣赏菊花的美,对应的诗句是:菊残犹有傲霜枝。

菊残犹有傲霜枝。

刘景文》,酒边聊天,苏轼想帮刘品味诗意(用时:

景文树立信心,就写下了这首诗。

15分钟)2.板书课题。

3.学生自读诗句,诗中写了秋天的什么景色?(课件出示)4.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二、学习。4.欣赏橙黄橘绿图(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美丽的季节)。5.读背古诗。

1.引导学生思考:作者1.前两句是诗人听到的:梧桐树6.这首诗中作者听。

古诗《夜看了什么?听到了什叶被风吹动的声音。后两句是写到了__

诗人看到的:儿童挑灯捉蟋蟀2.结合第。

一、二句诗谈感受,理___看到了解诗意。

书所见》,么?古诗描写了一幅领悟诗情(用时:

怎样的画面?2.课件出示。

一、二句。20分钟)诗,引导学生交流,假3.齐读第。

三、四句诗,理解诗意表达了诗。

如你是一个漂泊在外的诗人,读了这两句诗,你是什么样的心情?

3.出示。三、四句,引导学生思考:哪些是作者想到的?为什么会想到这些?

4.引导学生感悟写法。5.读、背古诗。

三、总结全文(用时:5分钟)

1.总结两首古诗的内容。

2.积累古诗。学生积累古诗。

4.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5.读背古诗。

人的之情。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古诗以诵读为主。我在课堂上会结合自己参加语文朗读培训班时学到的古诗朗读技巧来指导。

引导学生朗读古诗时,注意“横看三字尾,竖看起承转合”。教师范读指导,激发学生读古诗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差异,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古诗三首》教学片段。

师:古诗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语言作品,需要我们细细去揣摩,才能更好地领悟其中的韵味。(课件出示。

一、二句诗句)从这两句诗中,你们能体会到什么呢?

生:诗人看到了梧桐树叶随风摆动,听到了秋风的声音。(板书:看:梧叶)师:是什么风?生:凉凉的秋风。

师:这风是怎么吹?发出了什么声音?有什么感觉?生:呼呼的吹过,好冷啊!师:用哪个词来概括?生:寒声。

师:文中说到的风声,用的是哪个词?生:萧萧。

师:你觉得萧萧的秋风吹打着梧桐树叶发生的是什么声音?(沙沙、哗哗)你觉得怎样?(更冷了)谁能说说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生: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师:诗人只是感觉身体寒冷吗?还有什么?生:还有心寒。师:为什么心寒呢?

生: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师:你从哪看出诗人不在家乡呢?生:“客”字。

师:(学生找“客”的意思)是啊,作者一人漂流在外地,看到这样的情景,他会是什么心情?

生:孤独寂寞。

课件出示:诗句表达的意境)

师:在这样的意境中,他会想到什么呢?(学生自由发挥想象)

赏析:教学中,老师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从景入手,先让学生感受到景的萧瑟;再仔细体会这些景是如何“动客情”的,让学生将这样的景与“送寒声”和“动客情”

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古诗三首导学案 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

一 古诗三首导学案。朗诵部分 1.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背诵古诗,想象画面。生字新词 2.给下列生字和多音字注音。生字 融 燕 鸳 鸯 惠崇 芦芽 短 梅 溪 泛 减 豚 注意 燕 惠 的写法和笔顺。多音字 正是泛尽 3.在朗读课文时画出下列词语,并抄写一遍。迟日泥融鸳鸯惠崇蒌蒿。芦芽河豚梅子绿阴黄鹂...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4 《古诗三首》备课

寒山 深秋时节的山。生 产生 出生。坐 因为。刘景文 诗人的好朋友。擎 举,向上托。君 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 您 萧萧 风声。挑 用细长的物件逗引。促织 俗称蟋蟀,也叫蛐蛐。篱落 篱笆。古诗三首 教法建议。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借助多 或 想象当时的情景,体会作者的...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 赠 刘 等8个生字,会写 赠 刘 等7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 赠刘景文 背通 赠刘景文 3.能借助注释,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能从古诗中的景象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课前准备 夏季荷花盛开 深秋荷叶衰败干枯 残菊等 教学过程。一 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师 今天,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