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
深秋时节的山。
生】产生、出生。坐】因为。
刘景文】诗人的好朋友。
擎】举,向上托。
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萧萧】风声。
挑】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促织】俗称蟋蟀,也叫蛐蛐。
篱落】篱笆。
古诗三首》教法建议。
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借助多**或**想象当时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古诗三首》学法指导。
、朗读:自主学习,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古诗读通、读准确。
同桌互读。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相互指正。
比赛读,看谁读的好,把读的不准确的地方大家一起来正音。
、交流: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结合图意,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划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全班交流,理解诗意:
小组汇报读懂的地方。
交流不懂的地方:
慢慢去体会诗人的心情。
杜牧简介。杜牧(公元803-853年)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
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
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
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七绝龙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人号“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牧之有抱负,好言兵,以济世之才自诩。
工行草书。《宣和书谱》云:“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
”董其昌《容台集》称:“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杜)牧之亦名家也。”谓其书”大有六朝风韵”。
传世墨迹有《张好好诗》。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旧唐书》卷百四十七、《新唐书》卷百六十六皆有传。《张好好诗》,行草墨迹,杜牧太和八年(834)所书,此时年32岁。
帖为麻笺,纵28.2厘米,横162厘米,46行,总。从整幅诗卷中可以看出,其书法深得六朝人风韵。
真迹现藏故宫博物院。此篇书法作品气势连绵,墨笔酣畅,因是诗稿,所以更得朴实无华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题签、题跋印章。
曾经宋直和分府、贾似道、明项子京张孝思、清梁清标、乾隆、嘉庆、宣统内府及张伯驹收藏。曾著录于《宣和书谱》、《容台集》、《平生壮观》、《大观录》等。杜牧由于以诗称著,故其书名为诗名所掩盖。
此书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
杜牧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他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
在诗歌创作上,杜牧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
七律《早雁》用比兴托物的手法,对遭受回纥侵扰而流离失所的北方边塞人民表示怀念,婉曲而有余味。《九日齐山登高》却是以豪放的笔调写自己旷达的胸怀,而又寓有深沉的悲慨。晚唐诗歌的总的趋向是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
这种重辞采的共同倾向和他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
苏轼简介。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嘉祐进士,任凤翔府签判,主张改革弊政。
神宗时反对变法,但在密州、徐州任上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后以“谤讪朝廷”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出知杭、颍、扬、定四州。
徽宗初遇赦召还。诗、词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学最高成就。
苏轼的诗大都抒写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现实黑暗之作。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苏轼的词题材广泛,记游、怀古、赠答、送别、说理无不入词,对严格的音律束缚也有所突破,促进了词的发展。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苏轼散文中议**汪洋恣肆,记叙文结构谨严,明白条畅,如《石钟山记》、《放鹤亭记》等与《赤壁赋》、《后赤壁赋》同为传诵名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致力提拔后进,黄庭坚、秦观等均出其门下。
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fú]、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自云:
“我书造意本无法”;又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说他:
“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又云:“到黄州后掣笔极有力。”晚年又挟有海外风涛之势,加之学问、胸襟、识见处处过人,而一生又屡经坎坷,其书法风格丰腴跌宕,天真浩瀚,观其书法即可想象其为人。
人书并尊,在当时其弟兄子侄子由、迈、过,友人王定国、赵令畤均向他学习;其后历史名人如李纲、韩世忠、陆游,以及[明代]的吴宽,[清代]的张之洞,亦均向他学习,可见影响之大。
苏轼在绘画方面画墨竹,师文同,比文更加简劲,且具掀舞之势。米芾说他“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余问:
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
”亦善作古木怪石,米芾又云:作枯木枝干,虬曲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均可见其作画很有奇想远寄。
其论书画均有卓见,论画影响更为深远。如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式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并明确提出“士人画”的概念等,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尊定了理论基础。存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赤壁赋》、《答谢民师**》与《祭黄几道文》等。
存世画迹有《古木怪石图卷》;又近年发现的《潇湘竹石图卷》当亦系他的作品。诗文有《东坡七集》,词有《东坡乐府》等。[清代]王文浩有《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
叶绍翁简介。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叶氏。生卒年不详。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其他如《夜书所见》写儿童夜挑促织,景象鲜明,反衬出客中的孤寂;《嘉兴界》写江南水乡景色,颇饶风味;《田家三咏》写田家的生活片断,平易含蓄,词淡意远,耐人寻味。另外,周密《齐东野语》载其咏史诗《汉武帝》一首,颇尽讽刺揶揄之能事。
叶绍翁诗集《靖逸小集》,有《南宋群贤小集》本。他别著《四朝闻见录》,杂叙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轶事,颇有史料价值,有《知不足斋丛书》本、《丛书集成》本。(李宪昭)
杜牧与书法。
杜牧(803-852)晚唐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高门士族,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等地刺使,以及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抱有理想,致力于经世致用之学,尤喜议政谈兵,23岁时写成《阿房宫赋》,以秦朝奢逸亡国为戒,切中时弊。由于秉性刚直,屡受排挤,一生仕途不得志。难以施展抱负的苦闷,又造成他颓废放任的生活作风,有一些“风流艳事”流传。
杜牧的诗、赋、古文都负盛名,而以诗的成就最大,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其诗风格俊爽清丽,独树一帜。尤其长于七言律诗和绝句。
工于书法,传世墨迹有《张好好诗》。《张好好诗》,杜牧大和九年作并书。书体为行书。
杜牧传世墨迹只此一件。其书字体姿媚,用笔劲健,转折处如孙过庭《书谱》。历代评之甚多,清包世臣赞曰:
用笔之法,见于画之两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不可企及者,则在画之中截。盖两端出入操纵之故,尚有迹象可寻;其中截之所以丰而不怯、实而不空者,非骨势洞达,不能倖致。中实之妙,武德以后,遂难言之。
古今书诀,俱未及此,惟思白有笔画中须直、不得轻易偏软之说,虽非道出真际,知识固自不同。其跋杜牧之《张好好诗》云“大有六朝风韵”者,盖亦赏其中截有丰实处在也。(《艺舟双楫》)又云:
花到十分名烂漫者,菁华内竭,而颜色外褪也;草木秋深,叶凋而枝疏者,以生意內凝,而生气外敝也。书之烂漫,由于力弱,笔不能摄墨,指不能伏笔,任意出之,故烂漫之弊至幅后尤甚。戏鸿堂摘句《兰亭诗》、《张好好诗》,结法率易,格致散乱,而不烂漫者,气满也。
气满由于中实,中实由于指劲,此诣甚难至,然不可不知也。(《艺舟双楫》)
苏轼精彩诗词集锦。
【词篇】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2.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
3.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同上】
4.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临江仙】
5.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
6.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同上】
7.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同上】
8.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9.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
10.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江城子】
11.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江城子】
12.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八声甘州】
13.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西江月】
14.相逢一醉是前缘。【鹊桥仙】
15.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西江月】
16.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水调歌头】
17.人间有味是清欢。【浣溪沙】
18.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阳关曲】
19.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陌上花】
20.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
21.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
22.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水龙吟】
23.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鹧鸪天】
【诗篇】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
2.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春夜】
3.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陌上花】
4.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陌上花】
5.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吉祥寺赏牡丹】
6.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游金山寺】
7.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8.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和秦太虚梅花】
9.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绝命诗】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慧崇春江晚景】
11.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12.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同上】
13.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澄迈驿通潮阁】
14.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庐山烟雨】
15.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有美堂暴雨】
16.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惠州一绝】
17.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东栏梨花】
18.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和子由渑池怀旧】
19.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部编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导学案
4.古诗三首。课题。古诗三首。课型。新授课。本课包括 山行 赠刘景文 夜书所见 三首古诗,都是描写秋天景色的诗。设计说明。句,借景抒情。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 课件,积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让学生在品读中,理解古诗,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1.查阅诗人的有关资料。师生 学前准备2....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 赠 刘 等8个生字,会写 赠 刘 等7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 赠刘景文 背通 赠刘景文 3.能借助注释,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能从古诗中的景象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课前准备 夏季荷花盛开 深秋荷叶衰败干枯 残菊等 教学过程。一 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师 今天,老...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
17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会写 断 楚 等5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 望天门山 背通并默写 望天门山 3.能结合注释,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用自己的话说出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等诗句的意思。课前准备。水势浩荡经过天门山 碧水落日孤帆 等 教学过程 课前围绕旅游进行谈话,感受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