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三首》教学建议

发布 2020-10-28 20:51:28 阅读 3054

1、课前,教师准备有关天门山、西湖、洞庭湖的文字、**资料。如果有条件,制作反映课文内容的有关多**课件或幻灯片。

、识字。本课要求认的字不多,只有4个。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

如,让学生在古诗的朗读中识字;或者画出不认识的或容易读错的字,重点识记;也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识字。“亦”整体认读音节,要注意读准。

、写字指导。“断”“孤”“帆”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结构的匀称与紧密。“孤”字的右边是“瓜”,不是“爪”,要提醒学生注意,建议边示范边指导学生一笔一笔地写。

、这三首古诗千古传唱,家喻户晓。诗文意境美、形象美,学生读起来会有浓厚的兴趣。教学要以学生的诵读为主,在读中整体感知,自悟词与句的大致意思。

再比一比谁诵读得好。对诗句的意思,不必要求学生逐句讲解。

、古诗的学习,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配画、配乐、多**课件或幻灯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如,《望天门山》这首诗,人们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很少有人体会到诗人为什么会有“相对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 的静态感,只有小船行驶在江上,远处的天门山逐渐扑进眼帘的时候,“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才会突出。

这些用词巧妙的地方,教师可以借助一些比较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此外,诗中还有许多用词巧妙生动、意境优美的地方,像“楚江开”“至此回”“日边来”“晴方好”“雨亦奇”,老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细心体会。

、课文中的三首古诗,也许有不少学生都会背诵了。教师指导朗读时,重点要放在怎样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诗韵。可以结合看图,边读边想象,感悟诗句的含义。

在诵读中,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诵读,必须注意把握好停顿,把握好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律。例如: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要突出“开”“回”“出”“来”等词语。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要突出“晴”“雨”“西子”“总”等词语。

、在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对诗句意思有大致了解的基础上,可结合课后第二题,让学生相互交流各自对诗句的理解。引导学生发挥各自的想象,在头脑中形成文字描绘的画面。还可以鼓励学生动手画一画自己想象的画面,既可以是画诗的局部(某一句诗),也可以是画诗的整体,只要能大体符合诗意即可。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 赠 刘 等8个生字,会写 赠 刘 等7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 赠刘景文 背通 赠刘景文 3.能借助注释,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能从古诗中的景象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课前准备 夏季荷花盛开 深秋荷叶衰败干枯 残菊等 教学过程。一 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师 今天,老...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

17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会写 断 楚 等5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 望天门山 背通并默写 望天门山 3.能结合注释,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用自己的话说出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等诗句的意思。课前准备。水势浩荡经过天门山 碧水落日孤帆 等 教学过程 课前围绕旅游进行谈话,感受祖国...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导学案设计

17古诗三首导学案设计。课题。古诗三首。课型。新授课。1.认识 亦 宜 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 抹 磨 会写 断 楚 等13个字。教学目标。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能默写 望天门山 3 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4 通过诵读 解读 悟读古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