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课

发布 2020-11-10 17:30:28 阅读 1956

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一年级数学组。

一)单元学情分析:

本单元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的教学,是建立在第一册学生学习了20以内加减法计算,理解了加减法的含义,能根据具体情景列出加减法算式和第二册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

二)单元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体会四则运算意义,感受数的加减法与生活的联系。

3.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和选择合适算法的过程,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4.初步经历在具体情景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5.单元结束时,要求达到每分钟计算5题左右。

三)单元知识结构图。

四)课时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五)练习题分析及错题的分析。

1、学生数数数不清。如数珠子,有些学生会数多或数少,特别是当物体以不按规律摆放的时候,学生更数不清,这表明了学生手脑不够协调,应加强对学生数数方法的指导和观察能力的培养。如让学生圈一圈,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

还可以做一些训练学生观察能力的游戏。

2、个别学生改练习的原题目,以达到“对”的目的,如书29页第4题(森林医生) 4 ,有学生改为 4 0 ,没弄清楚相同数。

位要对齐的道理。

3、听算速度较慢,从一年级上学期开始,老师一直比较注意给学生听算,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听力,让其耳、脑、手能协调发展,但班里有五分之一的孩子觉得有困难。老师尝试了一些新方法让学生克服困难,先让学生同桌进行耳语听算训练,再过渡到老师面对全班听算,现在学生在这方面有所进步。

4、学生对计算题不注意审题,加法算成减法,减法算成加法。针对这种情况,老师首先训练学生开口读算式再计算的习惯,再训练他们心读再算的习惯,这需要长时间的训练。

六)单元课时分配。

共计10课时,其中:

小兔请客:1课时。

采松果:1课时。

青蛙吃害虫:1课时。

练习二:1课时。

拔萝卜:2课时。

练习三:2课时。

我和小树一起长:1课时。

机动:1课时。

七)教学案例:

小兔请客。教学内容:教科书20页“小兔请客”,21页练一练。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初步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2、能正确地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3、认识加、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算式的单位名称。

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提出有关的加、减法问题。

2、引导学生用摆棒的方法,列出算式并算出得数,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算式的单位名称。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正确进行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难点。引导学生尝试解答,找出计算方法。

教学突破。通过摆小棒的操作,理解和掌握整十数的加与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书20页主题图,5捆小棒(10根1捆)。

学生准备。6捆小棒(10根1捆)

教学步骤。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1.投影仪出示主题图,创设情景 1.学生编讲故事,进入学习情境。

2.引导学生根据情景提出问题 2.仔细看图,提出加减法问题。

3.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探索算法 3.动手操作,理解交流算法,认

识加减法各部分名称。

4.组织学生完成21页”练一练” 4.进一步巩固整十数的计算方。

法。5.进行全课小结5.在总结中加深体会。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教师活动。实物投影仪出示主题图,板书课题:小兔请客。

学生活动。编讲故事,观察主题图,齐读课题。

二、提出加减法问题。

教师活动:1、提问:由第一幅图中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

2、又问:利用这些数学知识,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3、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一共有多少个果子?

并提问:你能列出算式吗?

4、引导学生观察图2,提问:

第二幅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听学生回答板书。

可以怎么列式呢?

学生活动:1、 观察图1,找出并交流数学信息:

有3盘果子,每盘10个果子。

又拿来2盘果子。

2、思考,并提出问题。

3、看板书问题,尝试列出算式,并汇报:30+20=

4、观察图2,找出并交流数学信息:

有5盘果子,小刺猬带走一盘。

思考并提出问题:还剩下多少个果子?

尝试列出算式,并汇报:50-10=

三、动手操作,探索算法,认识加减法各部分名称:

教师活动:1、谈话:那么,这两个算式各得多少呢?我们用小棒代替果子来摆一摆。

2、提问引导:

1) 应该先摆出多少小棒来表示?

2) 加上又该怎么办呢?

3) 30+20等于几?为什么?(抽学生回答)

3、引导齐读算式。

4、提问:算式中各表示什么?

5、引导学生认识单位名称:

1) 共有50个果子,就要在算式中写出果子的单位名称:个。(并板书)

2) 组织学生在读算式。

6、讲解:加号前后的两个数,在算式中叫做加数,得数叫做和。

板书:30 + 20 = 50 (个)

加数加数和。

7、指点加法算式各部分,引读名称。

8、提问:你能用小棒摆出 50 -10等于几吗?指名演示。(听回答板书算式)

9、又问:算式中分别表示什么?单位是什么?

10、引导齐读算式。

11、介绍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并板书:

50 - 10 = 40(个)

被减数减数差。

12、引导练习:被减数30,减数20,差是10。请列出算式。

学生活动。1、 听谈话,进入用小棒找算法的情境。

2、 听引导,思考并摆出小棒:

用3捆小棒表示30;在摆出2捆小棒,表示20。3个10加2个10是5个10,也就是50。

3、 齐读算式:30+20=50

4、 思考并回答?原有30个果子,又拿出20个,一共有50个果子。

5、 认识单位名称,在读算式:30+20=50(个)

6、 倾听,并记住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7、 看指点,认读各部分的名称。

8、 一名学生演示:从5捆小棒中拿走1捆。其余学生观察并回答:50-10等于40。

9、 思考并回答问题:从50个果子中拿走10个,还剩下40个。单位是“个”

10、 齐读:50-10=40(个)

11、 记住各部分名称,进行认读。

12、听题目,讨论并列出算式:30-20=10

四、练一练。巩固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活动。1、 p21练一练1题。

1) 引导学生依次观察图a、图b。

提问:谁来说说这两幅图的意思/

2) 提出要求:请在书上独立列式。

3) 抽生回答,集体订正。

2、 p21练一练2题。

1) 提出要求:请独立完成在书上。

2) 抽学生汇报,并提问:

-20,你是怎样想的?

3、数学游戏:小动物回家。(p21(3)题)

1) 组织进行小组内分工:1人当裁判,3人分别代表小猴,小狗、小松鼠参加比赛。

2) 组织计时比赛。

3) 引导订正答案。

4) 提出要求:请各组裁判选出小组第一名。

学生活动。1、 完成p 21练一练1题。

1) 仔细看图,依次回答:

a. 原来有40 根小棒,又拿来20根一共有多少根?

b. 有60根小棒,拿走20根还剩下多少根?

2) 独立在书上列式:

a. 40 + 20 = 60(根)

b. 60 – 20 = 40(根)

3) 集体交流订正。

2、 独立完成p21练一练2题,交流订正。

3、 开展数学游戏。

1) 进行小组内分工。

2) 计时开始计算,裁判按时间排出名。

3) 一起判断正确、错误。

4) 裁判宣布小组名次。

五、本课小结。

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数的计算方法,并了解了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六、板书设计参考。

小兔请客。一共有多少个果子还剩多少个果子?

30 + 20 = 50(个) 50 - 10 = 40(个)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本课总结。

该节在“小兔请客”的具体情境中,提出了求“一共有多少个果子”和“还剩下多少个果子”的加减法问题;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找到了计算整十数加减的方法;并通过练习逐步正确、熟悉地进行计算,同时还帮助学生认识了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问题**与拓展活动。

1、“小兔请客”,提问:30 + 20等于几?可以怎样想?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课

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 天府路小学一年级数学组 合作 20xx年3月14日。三加与减 一 一 单元学习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100以内的不进位 不退位加减。二 单元教学目标 1 总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感受数的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观察物体 教学设计。大寨小学李建花。1 创设情境 直观感知。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都能体会到,情境教学是低年级教学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因此,我一上课,准备为学生创设了以下的情境。1 情境一 猜猜她是谁?导入 背面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认识图形 教案。许。文。丽。课题 认识图形。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有趣的图形 认识图形,教材38 39页。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和圆,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识别它们。能力目标 能够用学过的图形折 剪 拼成自己喜欢的图形,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情感目标 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