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 习作 湘教版小学学科网

发布 2020-11-05 18:52:28 阅读 2899

专项部分习作。

一、习作内容。

这一册共六篇习作,它们分别是:

习作1》:围绕“小学生最喜欢的……”或“小学生最不喜欢的……”作一次调查,写一份调查报告。

习作2》:在相册中挑选一张自己最喜欢的**向大家介绍,然后写下来。

习作3》:写一次参观访问活动,把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参观访问活动写下来。

《习作4》:改写。按要求将原作改写成另外一篇文章。

习作5》:根据声音编一个故事。

习作6》:自由习作,表达出真情实感。

二、习作指导。

第一单元写一份调查报告。

一、习作内容。

围绕“小学生最喜欢的……”或“小学生最不喜欢的……”作一次调查,写一份调查报告。

二、教学目标。

1.围绕主题写一份调查报告。

2.让学生学会整理资料,得出结论。培养学生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写一份调查报告;对资料、信息进行整理,得出结论。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调查报告是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其特点是具有写实性、针对性。

二。指导、明确写作调查报告的要求。

(1)标题要求

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

(2)调查的主要内容如下:

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对象、调查方法、调查人、调查分工(以小组形式调查的要求,小组人数不得超过3人)。

(3)报告正文。

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前言。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

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三。指导学生做调查,获取写作资料。

1.确定调查专题。

1)“小学生最喜欢的……”如:电视节目、游戏、课外读物。

2)“小学生最不喜欢的……”如:电视节目、游戏、课外读物。

2.确定调查对象。

本校同学或本班同学。

3.设计问卷,调查。

4.**问卷,整理相关内容,得出结论。最喜欢或最不喜欢……有多少人,比例是多少。

5.从结论中谈自己的发现、感受。

四。指导写作调查报告。

出示范文,引导习作。

五。总评。书与学生,可谓关系是最密切的。但是,你对同龄人的读书情况了解多少呢?通过调查报告大家应该有了一个清楚全面的了解吧。

第二单元介绍自己喜欢的一张**。

一、教学目标。

1.在相册中挑选一张自己最喜欢的**向大家介绍,然后写下来。

2.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把与**有关的故事写下来;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选好、带好**。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要求。

1.激趣导入。

教师出示一张**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手中拿的是什么吗?”不错,它是一张**。

**记载了我们美好的生活经历,每一张**就是一幅精美的图画,每一张**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它留下了一个个美好的瞬间,唤起我们对一件件往事的回忆。今天这节作文课,我们一起来看**——说**——写**,用我们手中的笔使**中瞬间的美丽、感人的故事成为一种永恒。

(板书:我喜欢的一张**)

2.展示**。

请同学上台展示自己带来的**。

3.明确要求。

快乐的事,就应该让大家一起分享。可是我们怎么介绍这么一张静止不动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次的习作要求,再互相交流建议。

读要求说建议。

教师小结 :

介绍拍**的时间和地点;介绍**上的内容;介绍拍照时发生的事或**背后的故事。

二、组内交流,再现生活。

1.提出要求。

1)四人一组轮流说**的故事,除了要把拍**的时间和地点讲清楚之外,还要把**内容或者拍照时发生的事说具体些。比如**上有些什么人、在什么情景下干什么、人物的神情、动作怎么样,也可以说说拍照时发生了什么事,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结果怎样。

(2)推荐一名说得好的同学在组内交流。

三、典型示范,全班交流。

组内推荐一名讲得好的同学上台,边展示**边讲述。师生共同评议,引导学生补充。让学生明白写文章应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四、自主习作,因材施教。

同学们,刚才几位同学把**的故事讲得都很精彩。老师多么想听听每位同学关于**的故事啊!只是由于时间关系,大家不能一一讲给老师听。

这样吧,请同学们把刚才在小组内讲的关于**的故事写下来给老师看,好不好?

学生自主习作,教师巡视并关注扶持差生。

五、朗读习作,评议修改。

1.选出两篇有代表性的习作,让作者朗读作品,师生共同评议,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修改建议。

2.人人自读习作,发现有不妥之处自我修改。

3.同桌之间互读习作,互改习作,然后誊写。

第三单元写一次参观访问活动。

一、教学目标。

1.写一次参观访问活动,把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参观访问活动写下来。

2.写出自己在参观访问中所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

3.注意有一定的顺序。

二、教学重点、难点。

写一次参观访问活动,写出印象最深的一次;写出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有一定的顺序。

三、教学过程。

一、阅读提示,了解习作要求。

1.学生自读习作提示,勾画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语句。

2.交流、明确习作要求。

二、习作指导。

1.习作方法。

1)你曾参观访问过哪些地方?是某处的公共设施、某地的名胜古迹,还是某一个工厂、山庄或社团?选择一次印象最深的参观访问活动。

2)选后回想:那次参观访问的过程中,你先到**,再到那里,最后又到**?按顺序交代清楚参观的路线。写参观访问活动可以按时间先后顺序写,也可以按方位顺序写。

(3)列好作文提纲。参观访问所看到的、听到的材料很多,但不可能都写进这次作文中去,应进行分析、比较,把与作文中心关系紧密的排一排队,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方位顺序列出提纲。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做到胸有成竹。

在写清参观过程的基础上,对那些对你最有吸引力的景物或展品等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介绍。

(4)还可以写出自己在参观访问过程中的感想及参观访问完后的收获。大家在参观访问中一定有许多感受,应结合叙述,用联想、抒情、议论等手法把感受表达出来,可以充实文章内容。如一位同学瞻仰***旧居后,写了一篇参观记。

除做到条理清楚之外,还注意联想、抒情。他写到***童年用过的笔墨砚台时,写道:“我仿佛看见总理在小小的油灯下,一会儿搁笔沉思,一会挥笔疾书……”

(5)详略安排要得当。

2.结构指导。

交代参观访问的时间、地点;叙写参观访问的具体过程;抒发感情。

三、学生起草习作。

四、习作品评、修改完善。

1.组内品评习作。

小组内交流、品评习作然后推荐小组优秀习作。

2.全班交流。

学生朗读优秀习作;然后学生评议,教师点评;最后师生共同推荐优秀习作,共同欣赏。

3.修改习作。

学生先自改习作,然后学生谈修改体会,教师再作指导,最后再次修改、完善。

五、抄写习作。

学生认真地将习作抄在作文本上。

第四单元改写。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改写,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2.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体现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将剧本改写成故事;体现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阅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自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

2.集体交流,明确要求。

将《负荆请罪》改写成故事。

二、指导写作。

1.了解什么是改写。

就是将原有的作文表达方式改成另外的一种表达方式。这样的训练方式称为改写。

例如:把古诗改写成一个故事;把一篇长的记叙文改写成一个简短的故事梗概;把一个寓言故事改写成一个具体的故事等。

2.改写的要求:

(1)改写时,要做到故事情节不能变动。

(2)改写的内容要具有文章的基本要素,即: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改写的内容要把握住原文的中心,表达的思想不能变。

(4)改写的文体一定要按照要求去进行。

3.回顾剧本《负荆请罪》的内容,了解人物性格特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4.引导改写。

(1)先列一个提纲,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刻画人物,体现人物性格特点。

学生自由读原作,认真揣摩,想一想,如何表达能够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3)学生讨论交流。

a.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b.通过对人物语言、外貌、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来体现人物性格特点。

三、学生自由习作。

四、交流习作。

1.指名学生朗读习作。

2.学生欣赏习作:习作有哪些优点?存在哪些不足?

3.指名找出习作的精彩之处,说说是怎样写具体的。

4.学生共同提出修改意见。

五、学生修改习作。

1.对照欣赏的习作,找自己习作的精彩之处,不足之处。

2.检查自己的习作是否符合改写要求,然后进行修改。

3.小组内交流、评议,再次自行修改。

六、抄写习作。

将自己的习作抄写在作文本上。

第五单元根据声音编一个故事。

一、教学目标。

1.能选择自然界中的几种音响,展开合理想象,编写一个故事。

2.感情真实,有条理,语句通顺。

二、教学重点、难点。

想象合理,既要考虑到故事情节的合理安排,也要考虑到各种声音的巧妙组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 阅读 苏教版小学学科网

专项部分阅读 三亚落日 主要内容。这是一篇写景的散文。作者运用清新活泼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三亚落日美丽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美丽风光的赞美之情。分段及段意。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点明 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 这段是全篇的总领。第二自然段介绍三亚洋溢着热带风情的自然风光...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 习作苏教版

专项部分习作 一 习作内容。这一册共七篇习作,它们的要求分别是 二 习作指导。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1 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 趣 2 记事的内容具体,要说真话 实话 心里话,中心明确。3 学会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通过叙事写出自己明白的道理。4 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 习作 人教版小学学科网

专项部分习作。一 习作内容。这一册共七篇习作,它们分别是 习作1 给远方的小朋友写一封信。在信里,可以先介绍自己的情况,再说说打算开展 手拉手 活动的想法,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习作2 本单元作文有两个选题,第一个是看图作文,图中表现的是一群孩子踢足球的场面,观察图画,要注意图中的人物,展开合理的想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