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发布 2020-10-31 20:58:28 阅读 8377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26 威尼斯的小艇。

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艇、叉、翘”等7个生字,正确读写“船艇、船艄、翘起、祷告、保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威尼斯小艇的特点和它在水城中的作用。

3.理解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围绕中心句从事物不同方面把话写具体。

4、学习在写作时,比喻的修辞方法可以把事物的特点介绍得更加详细、形象。

教学重点:理解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围绕中心句从事物不同方面把话写具体。

教学过程: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当你每天行走在高楼林立,四季常青、夜晚霓虹灯闪烁的街道上时,一定感到心旷神怡。如果我们把这样的一条条街道换成纵横交叉的河流时,你愿意去这样的一个地方去游览一番吗?好,今天,伍老师就满足你们的小小愿望,我们一同走进世界著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

2、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齐读课题。再读课题,让我听出这是威尼斯的小艇,不是其它地方的小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那么,马克·吐温围绕威尼斯的小艇都写了什么了?现在让我们快速打开课本121页。

初读课文: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作者围绕威尼斯的小艇都写了什么?

1、生字词检查。

船舱船艄。翘起耸立。

纵横交叉操纵自如。

指名读词语。

齐读词语。2. 作者围绕威尼斯的小艇都写了哪些内容呢?

指名回答。相机板书。【主要交通工具;样子;感受;驾驶技术;作用。】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1. 学习第二自然段。

首先来看看马克·吐温是怎样写小艇的样子的。

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用横线划出直接描写小艇特点的词语。

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出小艇这一特点的?

比较一下,看看这两段话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齐读感受小艇的特点。

想一想:作者是为什么能把威尼斯的小艇外形写得这样惟妙惟肖呢?!

2.学习第三自然段。

瞧,这段话也变成了一段饶有情趣的文段,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吧!

3、学习第四自然段。

、坐着小艇畅游威尼斯这样有情趣。是因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文章是怎样把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写具体的呢?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请同学们拿起笔画一画。

默读课文。指名回答。速度极快、拥挤、极窄。

指名读,齐读。

这一段在遣词造句方面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作者使用了大量的表示程度的词。比如:特别、极等。你发现还有哪些?

请同学们自由练读这段话,感受作者写作独具匠心,并读好这些红色的词语。指名读。

四、小组合作,**学习。

1、学习第自然段。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

a)文中写到了哪几类人?

b)不同的人坐着小艇分别去干什么?

2、学生反馈。

3、老师小结:1、从黎明到夜深人静,我们可以看到小艇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威尼斯的小艇一出动,城市就怎么样?(喧闹,充满生机和活力);当小艇一停泊,威尼斯就(静寂、沉静,入睡了)。

正像课文结尾所说,古老的威尼斯就又沉沉地入睡了。一静一动,文章写得是真好,下面让我们齐读课文,再来体味一下。

4、有感情朗读文段,细读品味

5、学生谈一谈学课文的感受。

6、结束语:大家讲得很好,的确,课文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世界是美的,生活是美的!美的地方何止一个威尼斯,我希望大家能投入生活,热爱生活,那么你就会感到生活充满了快乐。

五、作业延伸,学以致用。

作业:小练笔:“叮铃铃,叮铃铃……”下课了,同学们就像刚出笼的小鸟一样冲出教室……

请根据课文第四段概括与具体的写法,把上面的场景写一个片段。

六、课文板书。

样子:长窄深翘。

26 威尼斯的小艇船夫技术高: 操纵自如细心观察抓住特点动静结合。

作用大:与生活关系密切。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说课稿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威尼斯的小艇 说课稿。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威尼斯的小艇 说课稿范文。一 说教材。威尼斯的小艇 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八组的第二课。这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城特有的风...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听课评课稿

威尼斯的小艇 听课评课稿 威尼斯的小艇 是美国作家马克 吐温的一篇清新隽秀的散文。文章以轻快的笔调,灵活多变的语句展示了异国风情和小艇的重要作用。这节课着重让学生从美文中受到美的熏陶。他以了解小艇的特点为本课的重点,以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为难点,以生为本 以读为主,通过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评课议课

在阅读课中培养学生观察习惯,抓住特点进行习作。评课 威尼斯的小艇 小学阶段的习作,一是积累,二是要学会观察。而很多孩子不会观察,也不会将观察到的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表达出来。而本课正好是学生 学习作者观察方法,抓住特点进行习作 的很好的素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课堂中采取了如下的策略 一 引导学生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