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

发布 2020-10-22 09:09:28 阅读 9456

本组教材是以“学生的成长”为题材编写的。文章的主题既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又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兼具积极的情感教育因素,语言生动活泼,文字优美,感情真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本单元的教学,老师应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阅读上,指导学生读正确、读通顺、读出感情,读出感悟。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七”。

1.会认“睡、那、海”等38个生字,会写“才、明、同”等11个字,认识“目、彳、”等4个偏旁。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与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3.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并注意抓住每篇文章的情感教育渗透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认识3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朗读中理解、感悟课文的含义。

3.能通过比较偏旁认识形近字,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是正确认读多音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9.《明天要远足2~3课时。

10.《大还是小2~3课时。

11.《项链2~3课时。

语文园地七2~3课时。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识字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之一。仅仅靠学生去观察、练习显然不够,要善于引导学生在汉字比较中识字。采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识字;利用课件,直观地展示形近字,帮助学生理解形近字间的异同。

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范读、领读的作用,多采用分角色读的方式,尽可能采用插图、课件等资源,把课文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领会文章所蕴之意,感悟文章所说之理。

9.明天要远足。

课文9 明天要远足。

教学目标】1. 认识“睡、那”等 11 个生字和目字旁 1 个偏旁;会写“才、明”等 4 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3. 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教学难点】会写“同、学”等字。

课前准备】1.制作多**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秋天的时候,我们与家人、老师、同学经常会进行什么活动?(郊游、登山……)如果明天你要去郊游,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想些什么呢?

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儿歌《明天要远足》。

师板书课文题目,生齐读课文题目。

学习“明”字:后鼻音,音节是míng,左右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日+月=明。或者结合字义巧记:日月同辉——明。可以组词:明天。

引导学生理解“远足”。师问:“足”是什么意思?(脚)“远足”呢?(比较远的徒步旅行)

3.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听准字音。

2.同学们喜欢这首小儿歌吗?请试着轻声读一读。

提出读文要求:(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把这首儿歌读通顺。

3)用笔圈出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

3.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想一想:这首儿歌有几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这首儿歌有3个小节。主要内容是一个小朋友明天要远足,今天夜里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了。)

4.她都想到了什么?

完成活动设计卡,小组内交流。)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1.读文识字。

1)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远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着)

课件出示“睡”字,介绍目字旁。当“目”字放在字的左边时,就变成了目字旁。带目字旁的字,通常都和眼睛有关。因为睡觉的时候要闭上眼睛,“睡”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

2)小作者睡不着觉,首先想到了什么?(大海)

认读“海”字,引导学生运用字谜记字法识记:每天都有水。

3)小作者想的是什么地方的海呢?“那地方”指的是什么地方?

认读“那”字,组词:那里;“那”的反义词是“这”。

4)在小作者的心里,那地方的海怎么样?(颜色很多)

你们想去看看大海吗?(课件出示大海的**)

你们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颜色吗?(蓝色、黑色、绿色)

教师边出示课件边解释大海颜色的变化。

5)小作者是听谁说的大海有很多种颜色?(老师)

识记“老”字。

你能用“老师”说一句话吗?

6)小作者对老师的话持什么态度?(怀疑、不相信……)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7)指导朗读。

真的”读重音,句末语气上扬,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学生练读。

2.巩固生字。

1)**车读学过的生字:睡、海、那、老、师、真、吗。

2)说出下面的部首的名称,并说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课件出示)

目——(耂——(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同学们认识了这些字宝宝,现在我们把它们送回到第一小节,你们还认识吗?请大家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一小节。

四、课后小结,激发**。

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小作者要去远足,因兴奋,想到了大海而睡不着觉。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温故知新。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明天要远足》这首小儿歌的主要内容,并学习了儿歌的第一小节。让我们先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生字。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睡、那、海、真、老、师、吗。

2.小作者除了想到大海外,还想到了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细读课文,悟文识字。

1.学习第二小节。指名读,思考:

1)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那地方的云)

2)你见过的云都是什么样的。

3)小作者想到的“那地方的云”是什么样的?(洁白柔软)

课件出示(蓝蓝的天空中,白云朵朵。)

同学们,看到**你认为那个地方的云怎么样?(美丽、洁白……)

4)相机指导朗读。

小作者和你们有一样的感受,一样的心情。这么美丽可爱的白云,太吸引她了!你能读出这种兴奋的心情和白云的美丽吗?

5)小作者是怎么想到那地方的云是美丽的呢?(听同学说的)

学习“同”字,认识“冂”(同字框)。组词:同学。“同”字是半包围结构。

学习“学”字,上下结构,下面是“子”,组词:学习。

2.学习第三小节。

指名读,思考:小作者越想越兴奋,此时她的心情怎样?(着急)

1)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2)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小作者有多着急?(特别着急)那你能读出这种急切之情吗?

3)除了着急,你还感觉到了什么?(无奈)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唉)

4)在“唉”的后面还有一个标点符号“——它叫破折号。你们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学生交流)

老师告诉你,这个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我们在读“唉”的时候,要把声音拉长,这样就更能表达出小作者既着急又无奈的心情了。同学们试着读一读。

5)在前面的两个小节中,也出现了这个“唉——”同学们也试着读一读。

生读文。)哦,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你们的着急、无奈和兴奋。

6)小作者是这样急着天亮去——(远足),她太高兴了,所以她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7)你觉得她的心里还会想些什么?

8)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本课的4个生字“才、明、同、学”。

1)课件出示字的笔顺,学生书写。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笔顺规则及间架结构。

3)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4)学生临写。

5)反馈交流,展示评议,评选“小小书法家”。

2.布置作业。

小作者的想象力多么丰富呀!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小作者一样,多发挥你们的想象力,也希望同学们能像小作者一样幸福、快乐。回家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让他们也感受到你的快乐。

教学反思】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比较适用于本课教学。因为本课是一首只有3个小节的诗歌,而且生字大多集中在第一小节中,采取随文识字的方法,既降低了识字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明天要远足》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七单元。明天要远足 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明天要远足 这首诗饱含童真,凝练 传神,短短3节诗,把儿童独有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活动生动地传达出来,情趣盎然。3 节诗中都用了感叹词 唉 3 次重复,一次次加重了情感的力度,所有的兴奋 激动 期待 盼望 尽在 唉 声中。作品没有正面写远...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9 日月明 说课稿

日月明 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语文一年级第一册 识字 二 第四课 日月明 鉴于 日月明 是一篇识字韵文,它通过韵文的形式提示了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从教材的编排来看,本单元之前的象形识字课显然已作了很好的铺垫,学生对日 月 火 竹等会意字的组成部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几个句意的理解完全可以...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9 看书。教师目标 1 认识 本 像 等9个生字,会写 又 书 手 本 4个生字。2 正确 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书本的兴趣,培养他们爱看书的情感和习惯。教学重点 难点。1 认识9个生字,会写 又 书 手 本 生字。2 学习新笔画 弯钩 教学时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