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五年级教学设计小麻雀

发布 2020-10-16 21:30:28 阅读 3340

1、小麻雀。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3、帮助学生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3个生字,掌握会写的14个生字以及“屋檐、脖子、手舞足蹈、绿莹莹、懊恼、老鼠”等词语。教学重点。

了解普季克是怎样的一是小麻雀,麻雀妈妈是怎样的妈妈。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地认识麻雀母子,如何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所表达的意思。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1课时。一、题目导入。

1、请同学们猜猜看,当你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认为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2、简介作者。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2、根据字的不同特点,自主识字。

3、采取生生、师生互动的学习形式,熟记熟读生字词语,有针对性地正音。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2、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

普季克是怎样的一只小麻雀,麻雀妈妈是怎样的妈妈?3、再次小声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4、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四、小结——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五、布置作业课后熟读本课。

第2课时。一、回顾旧知识。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1、阅读思考。

1)从课文中找出普季克和妈妈谈话的内容,读一读,想想你了解到了什么?

普季克?妈妈?)

2)后来发生了什么情况?找出描写小麻雀和妈妈的内容,读一读,想一想。

2、朗读交流。

1)说说从普季克和妈妈的谈话中,你了解到了什么,并分角色朗读第1—3自然段。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4—19自然段,想想小麻雀和妈妈前后的表现有什么不一样,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结合课文内容,思考,交流:

普季克是怎样的一只小麻雀?麻雀妈妈是怎样的妈妈?三、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在生活中,你有这样的例子吗?2、读了这篇童话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小麻雀》教案设计教学教案设计 S版五年级上册

第一课时 一 教学要求 1 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 蹈 瞪 舔 懊 4个生字。会写 摔 纠 蹲 扯 蹈 莹 瞪 舔 懊 秃 等10个字,掌握 纠正 手舞足蹈 绿莹莹 懊恼 光秃秃 等词语。2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二 教学重点 难点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小麻雀语文S版

小麻雀 教学反思。对于同一件事情 独立生活,文中的三个 人物 小麻雀 麻雀妈妈 麻雀爸爸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心态,然而就在这不同的心态变化中,最终三个人物达成了共同看法 应该勇敢的面对生活的中的重重困难,使自己学会独立生活。在教学本课时,我抓住了这条情感线索 小麻雀心情是从伤心 舍不得的离开,到...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小麻雀优秀教案设计与教学反思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1 小麻雀优秀教案设计与教学反思。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寓意深刻的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小麻雀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由于不听妈妈的告诫而掉到了大花猫旁边。妈妈奋不顾身地去保护他,小麻雀飞到了窗台上,而妈妈尾巴上的毛却被大花猫咬掉了。这篇童话一方面告诉人们,小孩子自作聪明,往往是要吃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