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教材稿。博望镇第一小学郭成栋。
2024年6月。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研说教材包括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意图和体例、教材内容和结构、教学建议四个方面。题目为:
学习课程标准熟练驾驭教材。
一、课程标准的要求。
一)识字与写字方面。
1.学会认写生字164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阅读方面。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5.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三)口语交际方面。
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四)写作方面。
1.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2.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五)综合性学习方面。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二、教材的编写意图和体例。
(一)教材的编写意图。
1.选文意图。
本册32篇课文中精读课文(22篇),旨在具体落实课标对本年段的学习要求和学习任务;批读课文(2篇),旨在引导学生借助旁批,习得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把握阅读要领,学会多角度、有创意地读书;略读课文(8篇),旨在引领学生自主阅读,独立阅读,感受阅读乐趣。
1)突出多元视角。
本册教科书八个专题注重文化的浸润、精神引领与审美熏陶。一篇篇文质兼美、声情并茂的课文,为学生的精神世界或开启一扇窗,或打开一扇门,或开辟一番新天地。
(2)崇尚民族文化。
翻开书的目录,我们看到能体现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文章比比皆是。如:《颐和园的长廊》《女娲创造人类》、《三峡之秋》、《游漓江》、古诗《出塞》、《示儿》等,足以让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与辉煌感到由衷的惊叹与折服,足以唤起学生对祖国深深的情、浓浓的爱。
2.练习意图。
(1)体现启发性与情感性。
本册教科书的课后练习、口语交际以及习作等语言表述具有启发性与情感性,如:《网上呼救》课后一题,写道“一个美国的孩子竟让远在芬兰的女孩及时获救,太神奇了!朗读课文,了解救人的全过程。
”入情入境的语言表述,如诗如歌的惊叹,更易于诱发学生愿读、爱读、乐读的激情。
(2)体现**性和实践性。
注重学与思的结合。如《我的老师》一文中,设计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作者回忆了刘老师哪几件事,表现了刘老师怎样的性格特点”,旨在引导学生领悟其表达方法;注重学与用的结合。如《捅马蜂窝》一课的“小练笔”中,引导学生想象马蜂回来重建家园的情景,再写下来;注重学与创的结合。
如学了《蝈蝈》一课后,让学生议一议“蝈蝈真的是咬破笼子逃走的吗”,鼓励学生独创性的理解。
(3)体现生活性与开放性。
语文学习不局限于课本和课堂,教材拓宽了语文学习的途径,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安排综合性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
(4)体现自主性与合作性。
一是在思考练习中,安排了引导自主、合作、**的题目,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自学,学会与老师、同学合作学习。二是批读课文对学生提出了自主批读的要求。三是“积累与运用”中新增了“互动平台”这种引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栏目,有利于学生发现语言规律、梳理语文知识、**学习方法、交流读写心得。
四是每个单元都安排了“自主读写园地”。
(5)体现过渡性与前瞻性。
由于本册教科书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本册教科书课后练习还注重了过渡性与前瞻性的设计。如:在《藏羚羊的故事》课后“小练笔”中设计了“用几句话写写你读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的练习,这就为第七单元习作写读后感作了铺垫。
在《鹬蚌相争》的课后链接栏目里安排的是《鹬蚌相争》的文言文,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编者是想借助这篇课文让进入高年级的学生感受一下古文,使学生对祖国的文言文有初浅的了解,为六年级文言文的学习作了巧妙的铺垫。这样就注意了知识的前后衔接。
(二)体例
本册教科书是第三学段的第一册,承担着由第二学段向第三学段的过渡,在体例上注重学段衔接,又不失螺旋上升,循序渐进,意脉贯通。阅读练习较之以前教科书,在广度上有所拓宽,在密度上有所加强,在深度上有所发掘。如:
有让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有让学生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让学生领悟表达方法的,有让学生揣摩文章的写作顺序的,有让学生延展的,有让学生多元思维的……这些设计不仅体现了对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目标的准确把握,还为第三学段后三学期学习的过渡与铺垫起到了瞻前顾后、承上启下的导向与引领作用。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增强,本册教材的精读课文、批读课文、略读课文所占的篇幅较之以前有所调整。批读课文的呈现形式有所改变,不再由编者作旁批引领,而是把批读的空间完全留给学生,让学生借助课后的提示自主阅读,自主批注,养成边读、边想、边动笔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阅读的质量。
三、教材内容和结构。
(一)教材内容。
1.课文。本册教科书选有32篇课文。
这些课文按其组元方式的不同,分为八个专题:自然景观、爱国情怀、凡人小事、科普知识、、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发人深省的寓言故事、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以上八个专题的课文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有开阔的读写视野;既贴近时代的发展,又富有教育的价值;既彰显语文学科的特点,又突出语文学习的实践。
2.积累与运用:
本册《积累与运用》有6个固定栏目:“温故知新”、“语海拾贝(或词语拾趣)”、互动平台”、“口语交际(或综合性学习)”、习作百花园”、“自主阅读天地”。帮助学生强化基础,习得方法。
二)立体式整合。
1、专题组合角度更加灵活:如第一单元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第二单元体现了纯洁的童心;第四单元让我们领略到真挚的人文情怀;第六单元颂扬了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2、整合更加明确:每个单元的从课文编选、课后练习的设计、到积累运用的各项内容的安排,都围绕本组专题设计,互相联系,环环相扣。例如第一单元,在课后练习中设计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作者站在哪几个地方看到了潮水哪几种不同的景象”让学生在读中去感悟景物描写的方法。
在积累与运用中,“温故知新”让学生发现 “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能使描写的景物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语海拾贝”是让学生积累写景的优美诗句;“互动平台”则总结了本单元的读写知识:写景要注意抓住特点,要采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展现景物的特点;“综合性学习”让学生搜集资料后举行一次世界风光展;“习作百花园”则是让学生“写一处你喜欢的景物”;“自主阅读园地”让学生体会文章是怎样把拉萨天空湛蓝的特点写具体的。这些内容都紧扣本单元主题,使整组教材由感性到理性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余各组的情况也大体如此。
四、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教学
高年段,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因此教学要更加放手。教学中,对少数不易读准或易混淆的字,教师应做适当的指导。对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教师应作重点指导,让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
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写好写对笔画、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阅读教学。
重视朗读、默读。本册的朗读要求一般都安排在课后练习第一题。我们可根据课型的特点及具体要求,让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品读词句,抓重点词语,积累语言。本册课后练习安排了相当数量的抓重点词语体会其表情达意作用的练习,这对学生学会品词品句、积累语言大有帮助。
研读课文,体会情思,领悟表达方法。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文体特点,充分利用课后习题、或《积累与运用》中“互动平台”的读写知识与方法的提示,引导学生用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精读课文可采用多种方法教学:或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或联系生活思考、联想和想象,理清课文的线索和思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或引导学生联系体验入情入境地读,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课文的人物、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阅读中,还要领会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本册教材重点要引导学生把握“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阅读方法,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来体会,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体会。
三)口语交际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1.要创设特定的情景。
口语交际是在具体的情景中产生的言语活动,离开了具体的情景就无法进行。只有在具体的情景中,才能唤起学生的情感期待和情感冲动,使学生进入一种渴望情感表现和交流、希望投入到情感活动中去的跃跃欲试的积极状态,这是使课堂富有生命活力的基本条件。
2.要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倾听既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能力。集中注意力、认真倾听可以捕捉有效信息,把握主要内容,揣摩其表达的意图,应对时可以及时调整说话内容和表达方式,进行有效的言语沟通。
(四)习作教学。
1.处理好“作文与做人”的关系。
叶老提出:“作文即做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理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要“表达真情实感。”我们在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的同时,必须引导其感受与表达与正确的价值取向一致,让学生在学习作文的过程中学会做人。
2.处理好“作文与生活”的关系。
叶圣陶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出什么样的文字。”《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
“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学生写作的过程,是从客观外界汲取必要的素材,经过头脑中心的加工制作,再运用文字符号表达出来的过程。离开了“生活”这个最基本的素材源,作文就只能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
3.处理好“指导与讲评”的关系。
首先,要多元评价。即把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合作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结合起来。
其次,要评改结合。一是教师批改要为讲评做好准备,教师边批改边做好批改记载,写出情况分析,找准原因,切中要害,以便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讲评;二是应边评边改,学生作文**现的问题要“趁热打铁”,随时改正。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说课标说教材文稿
精品文档。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说课标说教材 文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老师们 大家好!关于课标和教材的关系,有人说,他们是母子关系,因为教材的编写必须听课标的指示。也有人说,他们是师徒关系,有了课标的基本要求,教材才能一标多本,异彩纷呈。我觉得,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和谐共生的,只有二者共赢了,...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语文课程类型 必修 教材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适用年级 小学五年级 教学课时 120 130课时设计者 洪昆鹏 一 课程目标 一 识字与写字 1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158个,会读写540个左右的新词语,一部分学会运用。2 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二 阅读 1...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3 信任,教学设计,教案
23.信任。这篇课文作者用轻松 闲适的语言,描写了她与丈夫的一次有趣而难忘的采摘,将她感受到的美丽的田园风光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被信任传递给了读者。教材简析。通读全篇文章,读者会深深地感受到 我们 始终沉浸在采摘的喜悦之中。这里的 喜悦 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采摘本身给 我们 带来的喜悦,这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