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一年级上册语文8 小雨点教学设计

发布 2020-10-12 10:21:28 阅读 8122

8、雨点儿。

教材解析: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讲述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后,大地所发生的变化。

在对话中,小雨点儿说他想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说他想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他们的选择看似矛盾,但都给大地带来了美好的变化——小雨点儿让花更红了,草更绿了;大雨点儿让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花,长出了绿草。

设计说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设计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活动,在情境中合作,在情境中学习。一年级教材要求生字认写分开,认字教学一定要千方百计让学生和生字多次见面,力求做到当堂认识,当堂巩固。

其次,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好课文、有所感悟,让学生走进文本,并进行拓展和积累,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1、认识“彩、半”等10个生字和三撇、穴宝盖、立刀旁3个偏旁,读准多音字“数、 长”的字音;会写“问、有”等5个字和横钩1个笔画。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教学难点:读准多音字“数、长”的字音;会写“有、从”。

教学准备:1.制作生字、新词卡片。(师生)

2.制作多**课件。(教师)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数、彩”等12个生字,会写“问、有”等5个字,认识“彡、穴、刂”3个偏旁和“乛”1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教学准备:1.制作生字、新词卡片。(师生)

2.认读生字,熟读课文。(学生)

3.制作多**课件。(教师)

教学流程:一、歌曲导入。(用时:5分钟)

1.导入: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好吗?(**歌曲《小雨点》)

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种子种子在说话,在说话:

哎呀呀雨水真甜,哎哟哟我要发芽。

2.**动画。过渡:这首歌唱的是小雨点儿,我们来看看。多可爱的雨点呀,你们想和它交朋友吗?让我们一起来亲切地喊它吧!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用时:15分钟)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画出生字,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

2.引导学生交流初读感受。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出示生字卡片,组织学生**车认读。

本课生字:数、彩、半、空、问、到、方、没、更、绿、出、长。

认识多音字:

数 shù (数学) shǔ(数数)

长 zhǎnɡ(长大) chánɡ(长短)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适时点拨。

三、指导书写。(用时:15分钟)

1.课件出示5个会写字:问、有、半、从、你。

2.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强调书写要点。

5.学生自由练习书写,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四、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飘落(piào piāo) 数不清(shǔ shù)

云彩(yún yùn) 半空(kōnɡ kònɡ) 回答(huí huì)

2、我会写。

教学反思: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化表现,因此朗读应该是带有浓厚个性化色彩的。本节课不从技巧入手,不追求抑扬顿挫的整齐的朗读效果,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齐读来升华课堂气氛的惯例,而是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由地选择听众,自由地选择朗读方式,自由地将内心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激,或佩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释放于朗读之中。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2.有兴趣地写“问、有、半、从、你”5个生字,进一步写好汉字的基本笔画。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准备:1.制作生字、新词卡片。(师生)

2.制作多**课件。(教师)

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下雨图,谈话:小朋友,昨天我们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它叫——雨点儿,这节课我们要和雨点儿一起去进行一次旅行。

2.过渡:想和雨点儿一起去旅行,先要和刚认识的生字朋友打招呼,要不,它们会拦住你们的。组织学生**车认读生字。

数彩半空问到方没更绿出长。

二、品读课文。(用时:25分钟)

1.指导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启发学生思考:这么可爱的雨点儿,我真想一个个都认识他们,你们帮我一起数一数好吗?你们数清了吗?

2)过渡:除了雨点儿“数不清”,你见过什么东西也是数不清的吗?你能用“数不清”说句话吗?引导练习用“数不清”说话。

3)引导学生齐读这个自然段。

2.指导学生学习二至四自然段。

1)过渡:半空中,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见面了,听!它们在聊什么呢?组织学生自由读二至四自然段。

2)出示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的对话,指名分角色朗读,并适**价。

3)组织同桌分角色读。

4)组织男、女生分角色读。

3.指导学生学习第五自然段。

1)过渡:说着说着,小雨点儿就和别的雨点儿们一起飘落到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也果真和伙伴们一起飘落到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了。不久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2)课件出示雨后**,引导学生欣赏,并交流感受。

3)引导学生齐读这个自然段。

4.想一想,填一填。

雨哗哗地下着,他们高兴地唱起了歌儿,有的雨点落在了( )里,花儿见了笑呵呵,多开心呀!有的落在( )里,鱼儿了的摇尾巴,他们高兴地游到水面上和小雨点儿玩耍。有的落进了( )里,禾苗扭着身子,高兴地笑了。

三、拓展延伸。(用时:10分钟)

1.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你是雨点儿,你想到**去?给那里带去什么变化?

如果我是雨点儿,我想到去,给那里带去。

2.引导学生把刚才说的话写下来,可以写一句,也可以写几句,爱画画的小朋友还可以为你写的句子配上美妙的插图。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的思考服务。

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 8 雨点儿雨是怎样形成的

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精品资料。雨是怎样形成的。地球的表面,特别是江海湖泊里的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会升温变热,其中有一部分水因受热而变成水汽。这些水蒸汽随风飘拂进入空中,当上升到高空时,因为周围的空气温度比较低,此时水蒸汽就会凝结成微小的水滴。打个比方,在煮饭的时候,锅里的水受热后变成水蒸汽,...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8 雨点儿 人教部编版

课题课的类型教学目标。8.雨点儿 新授。授课时间。1.认识 彩 半 等10个生字和三撇 穴宝盖 立刀旁3个偏旁,读准多音字 数 长 的字音。会写 问 有 等5个字和横钩1个笔画。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分角...

部编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8雨点儿》优质课教学设计

雨点儿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认识12个生字,认识偏旁刂 彡 穴。2 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文中对话。3 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密切的关系。教学重点 识字 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正确朗读对话。教学准备 歌曲 小雨沙沙沙 课件。一 导入课题。1 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一个大家熟悉的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