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上学期数学学科备课。
设计人:张艳华任教年级:四年级任教班级班
第二周第 2 课时总第 6 课时。
课题名称: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结论的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2、使学生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自己发现的运算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符号感,初步培养归纳、推理的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水平。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观察、猜想、验证的方法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正确地用字母来表示。
教学难点: 用语言表述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预习设计:
看一看默读教材第13-14页内容。
想一想 (1)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用**整理出来。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能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
3)你能解决教材中的问题吗?通过解决问题你发现了什么?
说一说通过预习你学会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定律?
写一写用含有字母的等式表示加法运算定律。
通过预习你有什么疑惑?
五、教学过程:
一.交流汇报。
1、出示课本情境图。
通过预习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同桌合作,把有用的信息整理出来。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汇报交流)
学生口答,教师提炼板书出问题。
1)、黄河流域的面积约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2)、黄河全长约多少千米?
二、解决问题,精讲点拨:
1、问题一:黄河流域的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汇报交流:方法一:(39+340+2
方法二:39+(34+2)
2、问题二:黄河全长多少千米?
方法一:(3472+1206)+786
方法二:3472+(1206+786)。
3、比较:把每题都总结了两种计算方法,结果一样吗?两种计算方法思路有什么不同?
4、总结提升。
观察这两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在家第一个数,他们的和不变。
5、验证。是不是所有这样的三个数相加都符合这个规律呢?下面请大家用想办法验证一下。
生举例验证。
6、小结:
课件展示: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他们的和不变。
你能试着用含有字母的等式表示加法结合律吗?
生口答师板书:(a+b)+c=a+(b+c)
三、学法迁移,探索加法交换律。
请完成下面填空,然后观察,看有什么发现?
计算总结:等号两边算式的加数相同,得到的和是一样的,只是加数的位置变了。
小结: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能用字母表示出这个运算律吗?
生口答师板书: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加法交换律a+b=b+a。那么,学习这些运算律有什么作用呢,其实加法交换律我们早就会用了,想想看,什么时候我们用过?(在验算加法的时候)
那么,除了验算,加法的运算律还有什么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试一试好吗?
试一试:282+67+33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根据巡视情况,请不同解法的学生上黑板板演。
方法一:282+67+33
方法二:282+67+33
引导学生评价板演的题。
师:哪一种方法要简便一些?简算过程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生:用了加法结合律。
师小结:运用加法的运算律,可以进行简便计算。
练习:看谁算的对又快:382+28+72 427+403+397 270+560+730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六、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
加法结合律(a+b)+c=a+(b+c)
加法交换律a+b=b+a
七、限时作业:
《配套》第5页题。
八、课堂反思。
2013-2014学年上学期数学学科备课。
设计人:张艳华任教年级:四年级任教班级班
第二周第 3 课时总第 7课时。
课题名称:减法运算律。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减法运算律,会用字母来表示,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算和验算。
2.在运用运算律简便运算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乐趣、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减法运算律,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算和验算。
教学难点: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三、教学准备:
课件。四、预习设计:
尝试解决16页第6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减法运算律。
五、教学过程:
一、课型:新授课。
二、本课时知识点:
1.熟练掌握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
2.学习减法运算律。
3. 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算和验算。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减法运算律,会用字母来表示,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算和验算。
2.在运用运算律简便运算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乐趣、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四、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减法运算律,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算和验算。
五、教学难点:
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六、教学方法:
情景创设法、自主**法、引导法、练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七、教具准备:
课件、情境图、小黑板。
八、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1.口算。
指名学生口算,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2.看谁算得对又快。
谁能说说计算时是怎样想的?都运用了什么方法?
谁能说说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内容?
这是我们上节课探索发现的加法中的运算律,那么减法中有没有这样的运算律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减法中的运算律。(出示课题)
二)、预习展示、交流汇报。
汇报交流:1)先让学生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然后再计算填空:50-20-10 ○ 50-(20+10) 60-24-16 ○ 60-(24+16)
然后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可以填等于号?
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等号两边算式的数相同,而且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只是等式左边是连续减去两个数,等式右边是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3)验证:那么,这会不会是个规律?能想办法验证一下吗?学生同位合作举例验证可能出现的规律。
你是怎样验证的?(学生自由列举验证的实例,让全体学生评价)
通过验证,看来,这是个规律。你能用语言概括一下吗?(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个规律吗?a – b – c = a - b + c )
同位结合字母算式再互相说说发现的规律。
4)试一试:你能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下面的题目吗?
谁愿意说说自己解答的方法和理由。
5)拓展:第三小题与前两题有什么不同?(减去两个数的和,计算并不简单)
指出:不是所有的计算都有简便的计算方法,规律的使用要有一定的选择性。
最后一道867-405,你有什么发现?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分析,得出:从一个数里减去另一个数,可以用这个数连续一个整百数和一个一位数,计算简便。
如果减去的是398呢?(867-398)可以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先同位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汇报:把398看作400,先从867中减去400得467,再给467加上2得469。
为什么要加上2而不是减去2呢?
把398看作400,比原来多看了2个,所以应该再加上2。)
三)、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六、板书设计: 减法运算律。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a – b – c = a - b + c )
从一个数里减去另一个数,可以用这个数连续一个整百数和一个一位数,计算简便。
七、限时作业:
1.想一想,填一填。
2.仔细观察,○ 里应该填﹤、﹥为什么?
八、课堂反思。
2013-2014学年上学期数学学科备课。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3周备课
第三课时位置与方向 三 课型 新授课。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如何以某地为观测点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并在学习东 南 西 北等八个方向的时候,已经初步感受了方位概念的相对性。教学例3时,可以先出示地图,让学生在小组内,用自己已有的方位知识说一说这些城市的位置关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以不同的城...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2周备课
第五课时 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 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课型 新授课。教材分析 本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四则运算顺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关键是让学生总结出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计算重点是让学生理解0不能做除数的原因。学情分析 学生对四则运算...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2周备课
第5课时。教学内容 p13例6 0的运算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学重 难点 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教学设计 一 课前自学,预习要求。1 看 课本第13页例6,2 想 你知道哪些有关0的运算,运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3 做 1 100 0 2 0 568 3 0 78 二 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