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第5周备课徐秀丽

发布 2023-02-02 20:01:28 阅读 7202

第七课时:连减的简便计算。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课本39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以李叔叔看书为题材,讨论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的算法。即依次减去两个数或者减去两个数之和。至于哪种方法更简便,要看具体的数据特点,不能一概而论。

学情分析:本课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了运算定律的基础上来学习连减的简便计算。教材主要让学生着眼于通过不同解法的比较,使学生认识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

这里并不要求学生概括运算性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或除以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或除以两个数的积。

教学目标:1.知道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探索、研究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自己探索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改为除以两个数的积。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

购物:一个电脑桌497元,一种电脑椅203元,另一种电脑椅235元。带1035元买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还剩多少钱?

学生自己选择条件,独立解答。汇报:

二、新授。板书:

观察两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你还能举出这样的几组算式吗?

教师板书。学生发现规律,并相应进行语言描述,初步总结减法性质。

观察这几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 。

谁能试着用字母表示?板书:

a-b-c=a-(b+c)

小练:1)一本书一共有234页,我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汇报时对比不同的解法,找出最优解法。

小练:1)填空:

2)判断:

三、课堂检测。

四、小结。学生谈收获,以及本节课的重点和做题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五、作业:p41/2—4、p47/6

板书设计:连减的简便。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

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a-b-c=a-(b+c)

课后反思:第八课时:运用加减法的简便计算解决问题。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p40/例2(综合运用加碱计算的实践问题)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的最大特点是,将简便计算的讨论与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与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融为一体。这样既能让实际问题的生活背景成为学生理解简便计算方法及其算理的经验支撑,又能使解决问题能力与计算能力的培养相互促进,同步提高。

学情分析:教学时,可以创设一个选购图书的问题情境,引出例2的两个问题,也可以让学生看图说出已知的信息与提出的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还有必要让学生说一说“总价在100元左右”是什么意思?明确只要接近100,比100多,比100少都可以。

而且,没有要求“最接近”,因此可能有几种情况。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展开讨论。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和提高学生灵活、合理地选择计算方法的习惯和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挂图,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

观察主题图,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

出示主题图。

二、新授。1.观察图(一)中的条件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图(一)

例2的画面是书店的一角。题中包含两个问题:

1)价钱分别为56元、31元、19元、24元的四本书中,哪三本的总价在100元左右?

2)付100元,买48元、47元的书各一套,应找回多少钱?

组织学生交流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加以板书、整理。如:

方法一:每三本价钱相加。

56+31+24=80+31=111(元)

56+31+19=56+50=106(元)

56+19+24=80+19=99(元)

31+19+24=50+24=74(元)

方法二:先算四本总价,再减一本价钱。

56+31+19+24=50+80=130(元)

130-19=111(元)

130-24=106(元)

130-31=99(元)

130-56=74(元)

其中第②、第③种选择都符合要求,总价在100元左右。

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容易想到以下两种算法:

如果没有学生想到教材提示的算法,可以让学生看书,再完整地说出计算过程。也可以出示两张50元钞票加以启发:如果付出的100元是两张50元的,买48元、47元的两本书,可以怎样口算比较。

三、小结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完善板书。

四、课堂检测。

课后小结:板书设计:

运用加减法的简便计算解决问题。

方法一:每三本价钱相加。

56+31+24=80+31=111(元) ②56+31+19=56+50=106(元)

56+19+24=80+19=99(元) ④31+19+24=50+24=74(元)

方法二:先算四本总价,再减一本价钱。

56+31+19+24=50+80=130(元) ①130-19=111(元)

130-24=106(元) ③130-31=99(元) ④130-56=74(元)

课后反思:第九课时:连除试式题的简便算法。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课本43页例3及相关练习。

教材分析:连除的简便计算”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上的一节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的规律。

学材分析:连除的简便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除法及会进行“连除”的计算和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除法意义”的进一步理解和应用,也是除法学习过程中数学思考形成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2、通过猜想-验证-应用,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知识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数据特点,灵活选择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计算方法和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掌握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

直接说出得数。并说说是怎么算的。

二、新知**。

一)猜想。1、加法、减法和乘法算式都有简便计算的方法。除法算式是不是也有简便计算的方法?板书课题:连除的简便计算。

2、出示:4500÷25÷4=

你能直接说出这道连除算式的得数吗?肯定会有学生提出4500÷25÷4=4500÷(25×4)=100

追问:你为什么会想到这样的计算方法呢?

连除的算式中真的会有这样的运算性质吗?如果有,你认为连除的算式比如a÷b÷c还可以写成怎样的形式?板书a÷b÷c= a÷(b×c) a÷b÷c = a÷c÷b

因为有减法性质的迁移,学生能够比较自然地联想到除法的性质,教学随着学生的思维开展能比较有效地激发学习积极性)

二)验证。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1、学生举例验证(模仿性验证)

1)先指名一生举一个具体的算式进行计算和比较并板书。

2)是不是所有连除算式都有这样的性质呢。请每个学生都来举一或两个例子吧,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要求:1、说说你是怎样验证的。2、通过这些例子,你们发现了什么。

3)交流。用完整的语言表述除法性质。并板书。

这样的算式写不完,可以用什么方式表示?(字母,图案,文字等)

4)准备题中4500÷25÷4=4500÷(25×4)=100这样的计算正确吗?

2、生活实例验证。(算理上验证)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我们来进一步理解除法的这个运算性质。

1)出示例题:3月12日是植树节,我们学校有15个班级参加了植树活动,每班种了9棵树苗。购买树苗总共花了1350元,平均每棵树苗多少钱?你能用不同方法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

2)学生用不同方法计算。

3)反馈。说清解题思路。

10(元) =10(元) =10(元)

第三种比较难理解。若出现,可以借助图例帮助学生理解。

4)三种解题方法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再次证明了什么知识?

3、齐读除法的运算性质。如果反过来,又可以怎么说?

既然三种方法都可以,那么你会选择哪种呢?为什么?

引导学生要学会根据算式中的数据特点,灵活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以猜想与验证贯穿整个新知**环节。猜想与验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在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知识的能力。验证分两个阶段,先让学生举出具体的算式这只是模仿性的,而通过生活实例的验证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算理,进一步理解和巩固除法运算性质。

同时在感受算法多样化的同时渗透优化意识的培养)

三、课堂检测。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6周备课徐秀丽

第十一课时 营养午餐。课型 实践活动课。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 页内容。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设计上从生活入手,着眼生活问题。关于营养午餐的搭配,教师力求创设各种情境,巧妙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投入课堂学习。最后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问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备课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内容 p48 p54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会画图描述和分析问题,解决两个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的实际问题,解决和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画图描述问题,能借助直观图示分析数量关系,正确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2 使学生经历解决...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2周备课

第五课时 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 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课型 新授课。教材分析 本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四则运算顺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关键是让学生总结出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计算重点是让学生理解0不能做除数的原因。学情分析 学生对四则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