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 一 》教案设计

发布 2020-09-28 07:08:28 阅读 7614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一)》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设计说明。

这节课的教学目的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求简单的平均数,还要引导学生从数据处理、分析的角度把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的意义,用平均数进行比较、描述、分析一组数据的状况和特征,感受平均数的应用价值。

平均数是统计学中一个常用的统计量。教材中把平均数安排在《数据的表示和分析》里,明显加重了平均数的意义在数据的表示和分析中的分量,突出了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即平均数能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它既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也可以作为不同组数据相比较的一个标准,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所以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小棒。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第1课时平均数(一)

讲故事,激趣导入。

1.通过小猫钓鱼认识平均数。

师:大家都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吧?今天老师也给大家讲一个小猫钓鱼的故事。

师:在一个晴朗的午后,老大、老二和老三这三位猫兄弟到河边钓鱼。两个小时以后,它们各自数了数自己钓到的鱼,老大钓到7条鱼,老二钓到6条鱼,老三钓到2条鱼。

老三看自己钓得这么少就哭起来了,原来猫妈妈说,今天谁钓鱼钓得最少就不能去**森林卡拉ok大赛,于是老三哭得特别伤心,怎么哄也哄不好。这时老二说:“我有主意了。

”你知道老二想出什么主意能让三位猫兄弟一起去**森林卡拉ok大赛吗?你能用小棒代替鱼,摆出老大、老二和老三分别钓鱼的条数吗?

(1)提出问题。

怎样才能使老大、老二和老三钓到的鱼同样多呢?用小棒摆一摆,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方法。

2)汇报。方法一:老大拿出2条鱼给老三,老二拿出1条鱼给老三,这样老大、老二和老三各有5条鱼,这种方法叫作移多补少法。

方法二:把老大、老二和老三的鱼合到一起再平均分,每位猫兄弟都可以得到5条鱼,这种方法叫作先合并再平均分。

师:这种方法你能列出算式吗?

7+6+2=15(条) 15÷3=5(条)

2.引出“平均数”。

师:5条是老大钓鱼的条数吗?是老二和老三钓鱼的条数吗?(都不是)我们给“5条”起个名字,“5条”是三只小猫钓鱼的平均数,可以说平均每只小猫钓了5条鱼。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什么是平均数,怎样求平均数。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故事情境中引入要学习的内容,不仅激起了学生学习平均数的欲望,还为这一课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开头。通过摆一摆,提前渗透移多补少的方法,降低了学习新知的难度,使学生容易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主**,理解新知。

1.教学教材90页例题。**用“移多补少法”求平均数。

(1)(课件出示主题图)请学生观察统计表。

提问:你从统计表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再提问:由统计表你能看出淘气能记住几个数字吗?淘气平均每次记住数字的个数用几表示比较合适?

出示智慧老人的说法:淘气平均每次记住6个数字。

师:“平均每次记住6个数字”就是这5次平均每次记住的数字的个数同样多,都是6个。你们想知道这个数字“6”是怎么得来的吗?

学生小组内操作:摆一摆或画一画,使5次同样多。

2)学生操作后汇报自己的想法。

因为第5次和第3次记住数字的个数比较多,所以第5次给第1次1个,给第2次2个,第3次给第4次1个,这样淘气每次记住数字的个数都变成了6。

(3)教师边演示,边总结。

通过把多的补给少的,使每次记住数字的个数同样多,这种方法就是“移多补少法”。用这种方法,可以求出淘气5次平均每次记住数字的个数。

2.**用“算术法”求平均数。

师:除了上面这种方法,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学生讨论后可得出:先把这5个数合起来,再平均分。

师小结:“合”就是把这5个数加起来,然后平均分成5份,每一份就是平均数。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 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喜欢做哪些游戏?生 跳绳 打卡 下棋 师 小明和小华这两位同学也喜欢玩游戏。有一天,这两个好伙伴要下盘棋,可是他们都很谦让,谁也不肯先走!这可怎么办呢?板书课题 他们请老师来当裁判,决定谁先走,你们谁愿意帮帮老师呢,你有什么办法来决定?生 猜剪刀 石头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四边形分类 教案。舜帝复旦示范小学孟艳。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29 30页 四边形分类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 操作 比较,会按边的特征对四边形进行分类。2 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 梯形的概念。知道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三者之间的关系。3 通过剪 拼等环节,发展学生...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数图形中的学问 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设计人 刘兴林。教学目标 1 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引导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发学生对生活的关注。2 体会到按一定规律去数,可以做到不重不漏,发展有序思维。3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 数学问题的能力与习惯。教学重难点 在数图形的过程中发现一定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