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发布 2020-09-30 19:37:28 阅读 9070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2、探索两、三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教师引导法。

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一位数乘两、三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前面的知识学生掌握得还是可以的,但在计算过程还有很多造成错误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引入,创设情境。

1.课件演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实况。

你看着祖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你有什么感想?

2.揭示课题:谁知道这颗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多长时间?绕2圈呢?21圈呢?

二、讲授新课,学习新知。

1、问题: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

2、要求学生列出算式,并说说这题和我们以前所学的乘法有什么不同?

3、估算:请你估算一下,114×21大约是多少,并说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学生可能的回答:

生1:把114看成110,21看成20,所以得2200;

生2:把114看成100,21还是21,所以得2100;

生3:把114看成120,21看成20,所以得2400;

大家能用我们所学的方法进行估算,但是所得到的得数都不一样,这也是估算的缺点。那么到底是多少呢?谁有方法能准确地计算出结果呢?

4、准确计算:

1)小组讨论,有什么办法能够准确地计算出114×21

2)讨论后,小组间交流,再集体交流。

3)用竖式计算。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解决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师巡视。

4)教师选一本正确的竖式本放在投影仪下让学生进行讨论。

让学生说说自己做的整个过程,其他学生认真听。

教师小结:一般情况,把数位多的放在上面,先用21的个位1去乘114,得114,再用21的十位2去乘114,得2280,再把两个积相加,就得到了得数。

教师边讲边演示。

提问:十位上的2和4相乘得到的8表示什么?(8个十)

十位上的2和十位的1相乘得到的2表示什么?(2个百)

十位上的2和百位上的1相乘得到的2表示什么?(2个千)

在列竖式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地方?

5、试一试。

学生马上完成练习题:135×45 408×25

请两位学生上黑板演示,其余学生做在草稿本上。

让学生对做的过程进行讲解,并对某些地方进行规范。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本第34页的试一试其余题目。

在精确计算之前,应引导学生估计一下三位数乘两位灵敏的积的大致范围,利用练一练中的第2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对于乘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在学习一位数乘多位数时已经掌握,教师可以把学生将已有迁移到两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中来,不必作为例题讲解,只需要学生在练习中巩固。

2、练一练中第1题到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集体校对。

3、第四题。开放题。

本题是一道综合性题目,在学生解题时,可以分几步呈现:

1)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情境中的信息,然后请学生自己提一些问题。

2) 出示商店从工厂批发的数量,讨论按批发的数量,原来可以卖出多少元,现在降价后只能卖出多少元。

四、板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两、三位数乘法。

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2200——2400)

114x21=2394(分)

答:绕地球21圈需要2394分。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实验小学杨亚靓。

各位老师:晚上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卫星运行时间》,首先我就具体教材内容作如下分析:

一、教材简析。

卫星运行时间》位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4——35页。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这是在以往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这一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教材结合“卫星运行时间”的情境,引出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并提出“绕21圈需要多长时间”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

在精确计算前,教材安排了估一估环节,组织学生估算并交流方法。接着,和学生一起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教材提供了口算、**算法、竖式计算等几种不同的方法。

重点是使学生重点是讨论竖式计算,了解列竖式计算乘法的算理。通过课后的试一试,练一练,解决问题中巩固拓展,这也为后续乘除法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本节课是将已有知识迁移到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学习中。计算上难度不是很大,所以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但学生可能会在估计积的范围和建立各种算法间内在联系上出现问题,特别是算法**现的**法要让学生建立与其他方法的联系上会比较难。

三、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2、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并乐于与同伴交流算法。

3、培养计算兴趣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利用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教材处理。

在理解尊重教材的基础上,适当整合并创造性使用教材:

1、在情境创设中加入翟志刚的****。

2、变基础练习试一试“先估后算“为”先算后估“。【课件出示】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重点掌握竖式计算法。

2、教学难点。

有效交流中深入理解竖式在情境中的算理及与各种算法间的联系。

五、教法和学法。

教法:因这个内容是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延伸。所以在教法上,我采取自主探索、观察比较的同时结合实际操作、思考等辅助教学方式。

学法:从学生目前阶段已有的知识结构看,对竖式计算的方法已经能够掌握。因而在学法上,我将采取引导及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

六、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作业纸、板帖卡片、直尺。

学生准备教材、练习本、笔、尺。

七、教学流程。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我从四个环节设计了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阅兵式方阵图,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为新知学习做好热身铺垫。

2、出示主题图和翟志刚的****,引出课题——卫星运行时间。围绕“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出卫星绕21圈需要多少时间。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如:1、(圈数为一位数或整十数)需要多少时间?【可直接解决,引导学生再次体会乘法意义,并口算结果。】

2、绕156圈需要多少时间?……本节课不能解决或是不适合这节课解决的,暂时放入问题银行。等等】

如学生提不出我们所需要的数据时,可以及时的将所需解决的问题直接由教师提出!但一定要先处理三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并板书副标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二)、自主**,构建新知。

1、结合情境进行估算。

2、具体计算,探索计算方法。

1)独立计算。

2)同桌交流。

3)全班共享。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

口算(乘法分配律)114×20=2280 114×1=114 2280+114=2394

口算(分解乘数)114×21=114×7×3=798×3=2394

如果把21换成23,不能分解成两个一位数相乘的形式,引导理解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竖式笔算。学生介绍,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表达并辅助板书。理解列竖式计算的思路。

**口算

如出现这种算法的,教师引导学生表达,**中每一个数据的**。

对于这种方法不要求全部的学生都掌握,这样学起来就不会很吃力了。】

4)自读教材

如果教材中呈现的四种方法没有全部出现时,教师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再由看懂的同学来汇报介绍,这样不仅充分的利用了教材,让学生有了看书的机会,又同时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

对照比较,总结方法。

通过比较优化算法。比较竖式与口算、**计算法,发现计算道理一样,但竖式又具有书写简洁的特点,适用于所有的乘法,建议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竖式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应用提升。

基础练习。1、先算一算,再估一估(书上34页试一试中的两道题)。

2、竖式计算。(书上练一练的第1题)

3、我是森林医生。

提高练习。练一练第3题

p34练一练第4题。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你认为自己**掌握的比较好?**还需要加强?能说一说乘法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吗?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对自己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有更高的期望,提高计算技能。

八、板书设计。

恰当的板书设计有利于学生把握本课知识的重、难点。虽然课件基本清晰地呈现了竖式计算的过程,表明了算理,但规范的竖式书写板书及课题仍是必不可少的。再是例题中获得的信息,也要以简明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有利于学生把握提问与解答的关键。

附板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两、三位数乘法。

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2200——2400)

114x21=2394(分)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 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喜欢做哪些游戏?生 跳绳 打卡 下棋 师 小明和小华这两位同学也喜欢玩游戏。有一天,这两个好伙伴要下盘棋,可是他们都很谦让,谁也不肯先走!这可怎么办呢?板书课题 他们请老师来当裁判,决定谁先走,你们谁愿意帮帮老师呢,你有什么办法来决定?生 猜剪刀 石头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四边形分类 教案。舜帝复旦示范小学孟艳。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29 30页 四边形分类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 操作 比较,会按边的特征对四边形进行分类。2 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 梯形的概念。知道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三者之间的关系。3 通过剪 拼等环节,发展学生...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数图形中的学问 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设计人 刘兴林。教学目标 1 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引导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发学生对生活的关注。2 体会到按一定规律去数,可以做到不重不漏,发展有序思维。3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 数学问题的能力与习惯。教学重难点 在数图形的过程中发现一定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