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发布 2020-09-27 16:46:28 阅读 2492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庙沟门中心小学:韩春香。

教学内容。认识图形(课本第22—37页)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线与角”中“平移与平行”“相交与垂直”及“旋转与角”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的。

教材内容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图形分类;

第二部分是三角形分类;

第三部分是三角形的内角和;

第四部分是三角形边的关系;

第五部分是四边形的分类;

第六部分是图案欣赏和设计;

1、 发现事物本质特征的重要手段是:分类。教材正是通过分类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特征。

在对四边形分类活动中,总结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教材通过让学生对三角形进行分类,观察各自的特点、知道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2、 教材安排了大量的观察、操作活动,鼓励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发现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图形特征。

3、教材在本单元的后面编排了“图案欣赏”,引导学生学习设计美丽的教学图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分类活动,整理图形,认识不同类别图形的特征。

2、通过对三角形的分类活动,认识并能识别哪些图形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3、通过直观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4、通过摆一摆的实验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5、通过四边形的分类活动,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6、欣赏图案,体会图案形成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认识三角形。

难点:三角形、四边形的分类以及它们的特征。

课时安排。图形分类1课时;三角形分类2课时;探索发现(一)2课时;探索发现(二)2课时;四边形分类2课时;图案欣赏1课时;数图形中的学问2课时;单元测试2课时;共14课时。

主备教师:第 1课时(总第17课时)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2页—第23页的“图形分类”。

教材分析。本课教材的教学是建立在之前认识了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具体的图形分类活动,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归类和梳理,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以及图形之间的关系;并在教材中安排了实践活动,“看一看,说一说”让学生举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运用事例,接着又设计活动“拉一拉”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明白三角形的稳定性比四边形好以及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运用。

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都能够从生活中的实物中找出立体、平面图形,而且正确说出图形的名称,但是少部分学生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混淆。

2、已有的经验、已有经验与新知识的结合点。大部分的学生能够把握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特征将图形进行分类,说明学生具备一定的分类思想和能力。但是从学生的分类中也可以看出他们的分类过程凭感觉的比较多,没有真正明确地利用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另有一部分学生在分类过程中没有把握同一个标准,致使分类比较混乱。

3、学生在学习时的兴趣点和难点。虽然学生能够对图形进行分类,但是在分类过程中把握图形的共性与差异,感受图形边、角、面的特点却是比较困难。

教学目标。1、通过分类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整理归类,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分类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整理归类,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

难点: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法学法。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分类活动,给予学生重组的活动时间和思维发展空间,在进行充分的交流,肯定学生的不同分类标准。

教学准备。各种图形的**,简易长方形框架等。

**规划。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图形分类。

按照图形是否是平面图形来分。

按照图形是否由线段围成来分。

按照围成图形的边数来分。

平行四边形不稳固三角形具有稳固性。

第2课时(总第18课时)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4页—第26页的“三角形分类”。

教材分析。1、三角形的分类,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按角分,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第二层次,按边分,认识特殊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2、一般来说,进行分类的基本原则是不重复、不遗漏。对三角形按角进行分类即符合上述原则。教材中用集合图直观地表示出,三角形整个集合与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之间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三角形按边分类,可以分为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里又包含等边三角形。但按边分类难一些,为避免增加学生的负担,教材不强调分成了几类,着重引导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边和角的特征。

学情分析。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初步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学生在学习时并不陌生;在前面的图形教学中,也引用十分广泛,学生并不陌生。

教学目标。1、通过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种三角形的特点。

2、在分类中体会分类标准的严密。

3、在三角形的分类中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种三角形的特点。

难点:在三角形的分类中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教法学法。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引导点拨,使学生明确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相同。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剪下附页1中的图3。

**规划。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三角形分类。

直角三角形不相等边三角形。

按角分:锐角三角形按边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第3课时(总第19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25页—第26页的“三角形分类”练习课。

教材分析。1、三角形的分类,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按角分,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第二层次,按边分,认识特殊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2、一般来说,进行分类的基本原则是不重复、不遗漏。对三角形按角进行分类即符合上述原则。教材中用集合图直观地表示出,三角形整个集合与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之间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三角形按边分类,可以分为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里又包含等边三角形。但按边分类难一些,为避免增加学生的负担,教材不强调分成了几类,着重引导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边和角的特征。

学情分析。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初步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学生在学习时并不陌生;在前面的图形教学中,也引用十分广泛,学生并不陌生。

教学目标。1、通过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种三角形的特点。

2、在分类中体会分类标准的严密。

3、在三角形的分类中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种三角形的特点。

难点:在三角形的分类中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教法学法。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引导点拨,使学生明确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相同。

教学准备。课本第25—26页练一练1,2,3题,实践活动。

**规划。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 北师大版

几何无王者之道 欧几里德。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准备了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 北师大版 一 神机妙算 我会算。1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新课标第一网。1 一个锐角是12o,另一个锐角是多少度?2 如果两个锐角相等,这两个锐角各是多少度?2 求三角形中...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 认识图形

亚森教育小学四年级下册同步训练题。第二单元 认识图形。一 填空。1 对上面图形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理由。理由 2 我们学校电动推拉门运用了图形的特性。3 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 个锐角。等边三角形每个内角的度数都是 4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 有两条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叫 5 请把 填写完整。6 等腰三角形的...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

认识图形 一 填一填。26分 1 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 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 三角形。2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认识图形 一 填一填。26分 1 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 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 三角形。2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3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两腰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