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品读感悟

发布 2020-09-24 03:07:28 阅读 9902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分组观察爬山虎的脚。(实物)

2、生汇报观察结果。(结合出现爬山虎脚的**)

3、那么,叶老爷爷是怎样描写爬山虎脚的,请孩子们迅速读读课文3自然段。然后用(~~勾划出描写爬山虎脚的关键句子。4、指名回答:

(多**出示)“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那么,这个关键句子中你认为哪些词是关键词,为什么?茎上、反面——脚的位置。

枝状、细丝——脚的形状细丝是怎样的?(出示蜗牛和细丝的**)

六七根-——脚的数量嫩红——脚的颜色。

5、小结:在这里,叶老爷爷通过细致的观察,紧紧抓住爬山虎脚生长的位置、颜色、数量、形状。通过具体的数量词,准确的比喻把爬山虎的脚写得非常清楚明白,使我们认识了解了爬山虎那与众不同的脚。

让我们再读读这几句话,体会一下叶老爷爷对爬山虎脚的准确描述。(自读、指名读、齐读)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交代学习要求:刚才,我们通过抓关键句、关键词的方法认识了爬山虎脚的特点,下面,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分小组学习第四自然段,看看爬山虎是怎样爬的?2、出示学习要求:

(1)、读一读。

2)、勾一勾。(~关键句关键词)

3)、说一说。(抓住关键句,关键词说说爬山虎是怎样爬的?)3、生分小组学习。4、汇报交流。

1)、指名回答关键句。

2)、出示关键句“爬山虎的脚---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3)、指名说出关键词:触、变、巴、拉、贴。

4)、根据关键词说说爬山虎是怎样爬的,再用手演示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5)、课堂练习:填关键词。

6)、小结:爬山虎的脚并不象动物的脚那样交替爬行,而是长一只脚巴住墙,再长一只脚再巴住墙,所以,书上说,爬山虎就是这样一。

脚一脚地往上爬。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1、刚才孩子们学得很好,下面我们就要自已抓住关键句和关键词来学习第五自然段,看看爬山虎的脚有几种变化,分别是什么?2、生自读课文,勾划,批注。3、指名回答。

脚的变化:触着墙的,灰牢;没触着墙的,萎。4、再读读这一段,体会一下爬山虎脚的变化。二、整体感知3-5自然段。

1、默读3-5自然段,思考:叶老爷爷是从哪山几个方面来介绍爬山虎的脚的?

脚的特点、怎么爬、脚的变化)

2、交代学习方法:下面,我们来具体学习这几个自然段。第三自然段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讨论学习,第四自然段请孩子们分组讨论学习,第五自然段请孩子们自己学,有信心学好吗?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品读对话,读中感悟

1.冬去春来,鸟儿信守诺言飞回来找它的好朋友树来了,可是,它的好朋友树却不见了,鸟儿会怎么做呢?是的,鸟儿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下决心一定要找到大树,于是它 四处寻找 在寻找的过程中,它都询问了谁?抽生回答 它是怎样向树根 门先生 小女孩询问的?请同学们用横线画出小鸟多次询问的话语。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品读古诗,体会感情

三 品读古诗,体会感情。品读古诗,体会农民淳朴 好客的品性,体会陆游快乐的心情。1 体会农民淳朴 好客的品性。陆游快乐心情的原因之一 人好 1 请大家默读诗句,想想农家人招待游客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字是什么?足 理解 足 的意思。2 农家仅仅是 足 鸡豚吗?还 足 什么?3 一个 足 字可以看出什么?...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品读课文感受人物

品读课文,感受人物。1 魏格纳在观察中发现了什么呢?第一次发现 他发现南美洲上巴西的一块突出的部分,与非洲西海岸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的形状竟是这般不可思议地吻合!什么是吻合?一张纸进行示例,能够完全拼合的就是吻合。看世界地图,观察。真是不可思议呀!不可思议 是指不可想象,不能理解。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