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发布 2020-09-19 21:50:28 阅读 6189

21、特别的石头。

教学目标:1.认识“垛、哄、遗”等生字,会写“哄、爹、砸”等字以及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体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感悟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3.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有顺序地写具体的。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及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感悟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总: )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2、读了题目,你有什么最感兴趣的问题要提出来吗?

为什么说这是一块特别的石头?它特别在什么地方?这块特别的石头能够说明什么?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读音难点是“哄”字,它属于后鼻音。

2、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准自己认为难读的字音。

3、同桌互读画出来的生字词,纠正错音。

4、检查认读生字词。(个别读;“**车”读;齐读。)

5、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有几个自然段。

6、.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7、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识记生字。

①自主选择生字识记。先组内读一读,再说说你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②检查点拨。

如: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垛、哄”;用“造句”的方法记准“遗”字:一件很贵重的东西掉在海里了,真可惜真遗憾呀!

2、指导书写。

仔细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请老师示范。你认为哪个字你能写得最好?请你做小老师为大家示范。然后检查订正,评价谁写得好。

注意“甚”的最后一笔是竖折,不是竖、横两笔。“遗”的笔顺先里后外,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舒展托上。

4、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划分段落。

2、集体交流讨论分段,并归纳段意。

3、你觉得李四光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正确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2、课后认真朗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总: )

教学内容 :

学习第二至第八自然段。

教学目标:1、了解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哪些疑问。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哪些疑问。

教学难点:体会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可贵品质。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师: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课文,回忆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感悟。

(一)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1、汇报:课文先概括介绍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再写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大石头的由来产生了疑问,村里的老人和父亲没能解答他的疑问;最后写李四光长大后,在英国学习了地质学回到了祖国,经过考察才明白巨石是被冰川带来的,并由此取得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

二)学习第二至第八自然段。

1、李四光是怎么发现这块石头的?

2、在别的小朋友的眼中它特别吗?李四光为什么觉得它特别?这块特别的石头“特别”在**?

1)指名读第3自然段。

2)交流感受。

3)再读第3自然段,别人不能发现的问题,李四光却能发现,这是为什么?(李四光爱观察、爱思考。)

3、李四光把自己的疑问告诉了小伙伴,他们有什么反应?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2)“哄笑”是什么意思?

4、面对小伙伴们的哄笑和回答,李四光又去请教了谁?

1)指名读第5-8自然段。用“__画出李四光的问话,用“~~画出别人的回答。(去问见多识广的陈二爹和爸爸。)

2)他们的回答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使李四光更加疑惑了。

3)分角色朗读第5-8自然,体会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可贵品质。

三、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课文。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收集李四光的相关资料。

教学反思:第三课时(总: )

教学内容:学习第。

一、九、十自然段,总结全文。

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

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有顺序地写具体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有顺序地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入。

1、李四光是怎样把发现这块石头的?这快石头有什么特别?

2、没有人能解决李四光的问题,他脑中是怎么想的?他会放弃吗?

二、学习第。

九、第十自然段。

1)指名读,边听边想:当村里的老人陈二爹和李四光的爸爸都不能回答李四光的疑问时,李四光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

2)检查点拨。

李四光并没有放弃。这些问题一直缠绕在李四光的脑海里,到他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石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后来,他回到家乡,专门为这块石头而考察中国的冰川,发现了中国第四纪冰川的遗迹。

3)从李四光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指导读好第。

九、第十自然段,体会李四光勤于思考、执著追求的可贵品质。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让我们带着崇敬之情读读第一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四、总结全文。

1、李四光终于解开了巨石之谜,并取得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这一切靠的是什么?

2、你此时还有什么感受要说吗?

五、巩固拓展。

1、读读课后的“学习链接”。

2、写法借鉴:巧妙使用过渡句。过渡句是文章段与段之间的链接桥梁和纽往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就巧妙地使用了一些过渡句。

如“时间一长,李四光对这块石头产生了兴趣”一句,及承接了上文“而李四光,每次都爱藏在一块大石头的背后”,又揭示了下文“李四光想:'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再如,“他把自己的疑问告诉了小伙伴”“李四光对小伙伴的回答一点儿都不满意“李四光不相信,又去问爸爸”等过渡句的使用,自然地将文章的上下部分连接起来,使得整篇文章浑然一体。

同学们写文章的时候,有时候会感觉各部分之间歇见解不自然,不妨试用一下过渡句吧!

3、搜集李四光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李四光执著求索的精神。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2.

板书设计:21.一块特别的石头。

著名地质学家。

巨石引发思考勤于思考。

李四光执着研究。

几十年执着探寻。

解开谜团,开创历史。

教学反思:22 、 地图上的发现。

教学目标:1、指导默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和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2、引导学生认识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假说、吻合、化石、拼接”等词语。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有关地理知识。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总: )

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

2、了解课文讲了什么事。

3、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

教学难点:给课文分段。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教师: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成了著名的地质学家。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的主人翁魏格纳也因为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精神获得了成功。

现在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2课《地图上的发现》。【板书课题】

二、学习生字词。

1、四人小组自学生字词。

2、四人小组汇报生字词:

会写:吻 wén 口吻左右结构口部; 锯 jù 依据左右结构钅部。

拼 pīn 拼音左右结构扌部; 煤 méi 煤矿左右结构火部。

置 zhì 位置上下结构罒部; 适 shì 适合半包围结构辶部。

存 cún 存在半包围结构一部; 悬 xuán 悬崖上下结构心部。

崖ya 悬崖上下结构山部。

会认:魏 wèi 魏碑左右结构鬼部; 廓 kuò 轮廓半包围结构广部。

痕 hén 痕迹半包围结构疒部; 适 shì 适合半包围结构辶部。

携 xié 携带左右结构扌部。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提问学生)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首创大陆漂移说的故事。

(二)理清课文顺序,给课文分段(发现——证明)

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成两段。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3——8)

(三)教师简单介绍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学。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总: )

教学内容:细读课文, 理解感悟。

教学目标:1、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

教学难点:1、理解有关地理知识。

2、理解魏格纳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的精神。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一、引入。

魏格纳的发现对于研究地理是非常重要的。“发现”比不等于就是“对的”必须经过科学的验证。让我们跟随科学工作者一起去验证魏格纳的发现。

二、逐段学习。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1、a、自读自然段。并说说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例:魏格纳是怎样提出“大陆漂移说”的?

“经过仔细观察,他进一步发现,世界各大洲的边缘,虽然像锯齿一样参差不齐, 却恰好可以拼接在一起。”

b、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不齐。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美丽的集邮册。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 根据本课的特点找出一一对应的句子,感悟诗歌之美。3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进行大胆想象。4 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背诵全文。5 通过学习与作者情感发生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6 课外引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重...

四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21 乡下人家 备课人 曾志榕审核人 郭治初授课时间 一 学习目标 1 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 棚架 别有风趣 天高地阔 等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 积累好词佳句。二 学习重 难点 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三 ...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26 28课 练习题。一 看拼音写汉字 sh n sh y u j b i i x n l an ji ng y ng l ng ji o l b zh n su f i w y zi k f n f j ju ti o ji n bi o shu i sh ng d n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