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概述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分组实验,提高观察、判断、推理及科学实验能力。
3.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养成倾听和思考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学习,更加****周围丰富多彩的软体动物,趋利避害,更好地生活。
二、教学重点。
1.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2.软体动物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四、教学准备。
准备相关**制作ppt,常见的双壳类动物(河蚌、扇贝、文蛤、缢蛏等),解剖的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
第1课时。六、板书设计。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第1课时)
一、实验:观察缢蛏的内部结构。
二、常见的软体动物。
三、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四、与人类的关系。
有益:养殖业――食用、药用、工艺品。
有害:疾病传播。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第一课时
a 腹足 b 腕足 c 斧足 d 纤毛。3 能形成珍珠的结构是 a 贝壳 b 外套膜 c 珍珠层 d 斧足。4 河蚌是如何完成呼吸作用的 a 当水流经鳃时,水与鳃中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b 河蚌总有一部分身体露出水面,便于鳃在空气中进行气体交换。c 河蚌肺中的毛细血管与水进行气体交换 d 河蚌的肺需...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范文。课时 课件www.5yk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在单元中属于一个重点,它介绍了一个重要的动物类群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材的编排方式改变了以往教材过分强调学科体系完整性的倾向,没有像原教材那样按进化顺序逐门逐纲地讲述各类群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而是按照生物圈的环境...
第三节第一课时
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地球公转的基本规律 主备人 审核人 目标定位 1 通过观察地球的公转运动,分析说明地球公转运动的特点。2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成因和运动规律。课前预习诊断 1 地球自转的方向 周期以及角速度 线速度的变化都是怎样的?1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2 地球公转的周期约为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