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第一课时

发布 2020-09-16 15:06:28 阅读 5386

a.腹足 b.腕足 c.斧足 d.纤毛。

3、能形成珍珠的结构是( )

a.贝壳 b.外套膜 c.珍珠层 d.斧足。

4、河蚌是如何完成呼吸作用的( )

a.当水流经鳃时,水与鳃中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

b.河蚌总有一部分身体露出水面,便于鳃在空气中进行气体交换。

c.河蚌肺中的毛细血管与水进行气体交换

d.河蚌的肺需要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

我的疑惑】

课内**】1、双壳类动物(如河蚌)是靠什么结构运动的?又靠什么结构呼吸的呢?

2、双壳类动物(如河蚌)是如何获取食物的?

3、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4、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

课堂训练】1、下图为河蚌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河蚌生活在江河、湖泊的水底,经常是___端插入泥沙中行走。

2)河蚌的运动器官是。

3)贝壳是图中的[ ]它的最内层是___由图中[ ]的分泌物形成。

4)河蚌的呼吸器官是图中。

我的收获】1.知识方面

2.生物思想方法

3.我的感悟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第一课时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一 教学目标。一 知识目标。1 概述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2 举例说明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二 能力目标。1 通过阅读分析,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分析 归纳能力。2 通过分组实验,提高观察 判断 推理及科学实验能力。3 通过交流 讨论,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养成倾...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范文。课时 课件www.5yk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在单元中属于一个重点,它介绍了一个重要的动物类群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材的编排方式改变了以往教材过分强调学科体系完整性的倾向,没有像原教材那样按进化顺序逐门逐纲地讲述各类群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而是按照生物圈的环境...

第一章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第一课时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案例。第1课时。引言 师 前面我们学习了水中生活的动物,陆地上生活的动物,今天我们学习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板书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 如果生态环境良好,应该说在我们周围处处可见鸟飞影,随处能闻鸟鸣声,但由于人类的破坏和影响,这种美妙的景象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在作家的笔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