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酸和碱的性质文本第一课时

发布 2020-09-16 15:08:28 阅读 4327

学习目标】1、知道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学会其使用方法。

2、记住酸的化学性质,理解酸的化学性质实质是氢离子的性质。

3、通过对酸性质的开放性**活动,引领学生进一步发展科学**能力。通过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归纳及逻辑推理能力。

自主先学、**释疑】 前置测评。

1叫做酸。2、紫色石蕊遇酸变色,遇碱变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变色,遇碱变色。

3、有一杯污水如何鉴定它呈酸性?

学习任务一:知道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学会其使用方法。

学习活动1:观察浓盐酸和浓硫酸,比较归纳二者的物理性质。

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沿器壁慢慢注入并不断搅拌。

反思交流:如果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上,应怎样处理?稀硫酸呢?

学习任务二:记住酸的化学性质,理解酸的化学性质实质是氢离子的性质。

学习活动2:实验**盐酸的化学性质,观察现象,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镁与盐酸的反应: 现象化学方程式。

生锈铁钉与盐酸: 现象化学方程式。

碳酸钙与盐酸: 现象化学方程式。

氯化铜溶液与盐酸:现象化学方程式。

补充:硝酸银溶液与盐酸:现象化学方程式。

反思交流: 不同酸的水溶液为什么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当堂检测】:

1、不法分子常用金光闪闪的“假金元宝”(铜、锌合金)蒙骗人们,下列鉴别办法中错误的是( )a. 加盐酸 b. 测密度 c. 用火烧 d. 看颜色。

2、盛浓硫酸的铁槽,用水冲洗时遇明火**,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3、不能由金属与酸反应直接生成的是( )

a、fecl2 b、zncl2 c、fecl3 d、 mgso4

4、下列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5下列区别稀硫酸与稀盐酸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别加入碳酸钠b.分别加入硝酸银溶液。

c.分别加入氯化钡溶液d.用ph试纸分别测其溶液的ph

6.苯甲酸(c6h5cooh)可用作食品防腐剂,其酸性比醋酸强。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不合理是( )a.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b.苯甲酸溶液的ph大于7

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d.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课后拓展巩固提高】

1.小明学习了盐酸、硫酸后,知道它们的化学性质有许多相似之处。由此他想通过实验**食醋中的主要成分醋酸的化学性质。他的推测可能有哪些?(写出两点即可)

2.对于硫酸而言,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常温下,10%的稀硫酸的ph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的稀硫酸的ph。

如果要使稀硫酸的ph升高。你采取的方法有:

1)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

2)有化学反应的方法(要求各种方法中所选的物质类别不同。

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进行下列实验:

选择实验用具及药品:试管、铁架台(带铁夹)、单孔橡皮塞、玻璃导管、橡皮管、捣碎的鸡蛋壳。

实验内容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 化学方程式。

第三节酸和碱的性质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酸的化学性质,理解酸化学性质的实质。2 初步认识复分解反应,会书写常见复分解反应的方程式。3 认识几种重要的酸,掌握使用酸的方法。二 过程与方法 1 学会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能根据酸的性质对某些物质进行鉴别。2 通过对酸化学性质的总结,学会归纳推理的方法。3 通过对酸...

《酸和碱的性质 第一课时 》教学案例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课题 酸和碱的性质 第一课时 一 教学背景与定位。课型 新授课一课时。学生信息分析 经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学生对元素化合物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学习方法,如 实验观察 归纳总结 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分析等等。其中实验 方面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本单元酸和碱的知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