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如梦令》教学设计

发布 2020-09-16 08:09:28 阅读 2288

精品文档。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九课《如梦令》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够理解、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2.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并描述出来。

3.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能够理解、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难点:结合词句展开想象,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并能够描述出来。三、学具准备:多**。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从《夏日绝句》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如梦令》

二)、投影展示,介绍背景材料:

1、什么是词?(教师简介)

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2、什么是词牌?

(教师简介)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3、作者简介。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人。所作词,前期多反映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寓故国黍离之悲,情调感伤。

给辛稼轩、陆游等爱国词人以深刻的影响。李清照词,令慢均工,擅长白描,善用口语,被称为“易安体”。现传《漱玉词》。

三、课堂教学:1、朗诵节奏:《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三)、小组合作,学习新课:

1)、议一议:小组合作,根据下面重点字的解释,试理解全词。常记:时常记起。溪亭:小溪边的凉亭。

日暮:太阳将要下山,时间已经不早了。

沉醉:大醉。归路:回来的路。兴尽:兴致得到满足。

藕花:荷花。

争渡:这里指奋力划船渡过。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鸥鹭:泛指水鸟。

2)、谈一谈:根据下面的解释,谈一谈自己对词文的理解。

译文】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喝得大醉不知道回来的路。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错误地划进了荷花丛的深处。快速地划,快速地划,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3)、比一比:

小组间评比,看谁能够准确的用自己的话更好地说说词中描写的情景。(4)、比一比:

背诵词文,小组互相检查。

四、思考与讨论。

1、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具体什么时间?分别从词中哪个词语。

可看出?2、哪个词说明是在回忆往事?哪个字说明这件事难忘?

3、词人一日出游,心情如何?从哪个词可看出?

4、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布置作业。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1、背诵、默写《如梦令》。

2、搜集几首李清照的词,欣赏一下,并抄在读书笔记上。

教学反思:如梦令》这首词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之一。在词中李清照回忆了一次她在溪边小亭郊游,流连忘返,酒醉后几乎迷路,归途中误入藕花丛里,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的愉快情景。

反映了她早期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本课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借助重点字、词的解释和**、课件教学,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找出“日暮溪亭”、“藕花深处”、“一滩鸥鹭”这三幅画面,理解每句词的意思,进一步体味词文表达的意境,帮助学生把握整首词的基本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很快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这首词所描写的情景。

精品文档。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如梦令》教案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九课 如梦令 教案。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教学课题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九课词两首之一 如梦令 3.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自主 教材分析 这首 如梦令 是李清照早期词作之一。这个时期的李清照由于出身书香门第,家庭富裕,父母百般呵护,因此她的生活无忧...

六年级语文《如梦令》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 如梦令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通过学习,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 美好生活的热爱。3.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以及学习词的方法。教学重点及难点 1.品读字词,想象词境,领悟情感,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2.有感情地吟诵词,并...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如梦令》的教学反思

一 在逐层诵读中明晰故事,感知词人。诵读是学习古诗词的重要策略。很多古典诗词传达情韵的不仅仅是文字本身,更是通过诵读过程中的音律 声调营造出相应的意境。因此,读得正确 流利 富有节奏是古典诗词教学的保底工程。在诵读过程中了解词人的故事,是学生读出古词韵味的重要方法。在执教 如梦令 时,我引导学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