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樵夫打柴获得的启示。
“磨刀不误打柴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先把刀磨好了,打起柴来,才顺利快捷,即省力,又省工,还省时。
二是选好打柴地点。如果不好好选择打柴地点,哪怕你的刀磨得再锋利,你盲目地走到一个没有柴可让你打的地方,那也是白搭!——这叫“功在打柴外”,其中多少包含了点兵家常说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既有战略思想又有哲学思想的道理。
教学也一样,要使每一堂课都能获得满意的效果,精彩的成绩,也必须先下“课外功夫”:
一、要了解学生。兵家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教学也如此。除了老师对自己的知识水平、教学方法、工作能力有自知之明外,还要下很大的功夫去了解学生的情况。如学生的性格、学习态度、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家庭情况等。
这些只能由老师在课外通过观察、接触、交往以及相互交流等才能获得有用的信息,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中,在课堂上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得心应手。
二、下功夫备好课。这也属于“顺利打柴”的准备工作。在这步工作中,要切实做好钻透教材,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根据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你所面对的学生的各种情况,确定好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就有“三备”:备好课本知识联系——即吃透教材,设法把本堂课的知识与前后的知识联系起来。同时好要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减,以便让差生“吃得了”,而优生又能“吃得饱”;备好学生的学习方法——将自己平时对学生的了解和所掌握的各种情况“备”在你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备好老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根据自己的知识范围和教学能力,设计好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尽量让课堂充满生气:
既紧张严肃,又生动活泼;最后,把你所备的“课”写在教案上。以防遗忘。这“三备”归纳起来就是备好教材,备好学生,备好自己。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课上临阵不慌,临危不乱。
在上面谈到“备好自己”这一环也非常重要。许多老师往往会忽略这一点。“备好自己”:
除了对自己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包括教学方法、课堂应变能力)有清醒的自知外,还要进行常人说的对自己“不断充电”,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准备好知识教学的后盾。古人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由此鄙人认为,还要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经常进行“换水更新”,否则自己那一桶陈旧的“水”——及陈旧的知识会害了学生,也会使自己的教学工作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的处境。为了避免这种“尴尬”的情况,老师必须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拓展自己的教学空间。这样才能让课本上的“死水”变为“活水”,以便让那些潜力大的学生“吃得饱”,享受到知识的盛宴。
老师在课外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把一些与课本知识有关的内容随机注入到“死水”一般的课本中,让课本“活”起来,这即满足了教学需要,又可扩展教学空间,还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科学地上好每一堂课是保证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之处。所谓“科学地上好每一堂课”,就是要求老师在保证课堂纪律的情况下,充分运用创设课堂情境、激趣引导、师生互动、课内小活动(如分组讨论)等教学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这一环节中,少不了老师运用抑扬顿挫、富有情感的语言来调节课堂气氛,是课堂既有秩序,又有活泼而浓烈的学习气氛。
这样,不但使学生学得愉快,而且还可提高学生的识记效果。
如何上好每一堂课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我们国家的教育形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形式教育转变成素质教育,也转变了老师的上课思想。但由于本人的教学经验有限,只能和大家粗略地谈一下我是如何把握一节课,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的。一 转变老师的上课方法。以前,我们上课的方法是满堂灌,老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无论老师讲什...
如何上好每一堂课
作者 秦盛平。新课程 小学 2012年第12期。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我们国家的教育形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形式教育转变成素质教育,也转变了老师的上课思想。但由于本人的教学经验有限,只能和大家粗略地谈一下我是如何把握一节课,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的。一 转变老师的上课方法。以前,我们上课的方...
如何上好每一堂课
谈如何上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是对一个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每位教师追求的基本目标。从顶岗实习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在想,如何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如何将自己的课堂演绎的轻松精彩,如何才能修炼自己的魅力,如何能更好的展现自己的价值。首先,要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就像有句老话说的 树根不动弹,数枝白摇晃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