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版6六年级下册 经典国学诵读系列练习六

发布 2020-08-13 07:03:28 阅读 6566

六年级下册经典国学诵读六。

一)经典国学再现。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①,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②。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③之,遂④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⑤,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⑥有水。

”乃掘⑦地,遂得水。2·1·c·n·j·y

我是小助手。

管仲,隰(xí)朋: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孤竹:古国名。

迷惑失道:迷路而找不到归途。

随:跟随。遂:于是,就。

山之阳:山的南边。山之南、水之北谓之阳。

仞:古代的计量单位。

掘:挖。我是小翻译。

管仲、隰朋跟从齐桓公去征伐孤竹国,春天出发,冬天返回,迷了路找不到归途。管仲说:“老马的智慧能够利用。

”于是放开老马,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归途。走到山中,找不到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居住在山的南面,夏天居住在山的北面,蚁窝上的土高一寸,下面七八尺的地方就会有水。

”于是按此挖掘,果然找到了水。

考考你的智慧。

1.根据文意解释加点的字。

1)春往而冬反。

2)行山中无水。

2.翻译下面的语句。

1)老马之智可用也。

2)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3.文**现的人物管仲利用找到了,隰朋利用找到了;从这两个人物身上你学到了什么道理?

4.在你的生活积累中,一定也见到过人们利用动物来调整自己活动的行为,试着写两个吧。

弘扬传统文化。

管仲的故事。

上面这则小故事讲到了管仲智用老马的智慧,从而让行走大军找到了归途。可是并非自小就从君,那么又是谁把管仲推荐到齐桓公面前,让他的才干得以施展的呢?

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生活贫困,年轻时曾与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鲍叔牙秉性慷慨,知管仲家有老母,分财利的时候,多分些给管仲,管仲家方免冻馁。后来鲍叔侍奉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

等到小白立为齐桓公,公子纠被杀死,管仲也被囚禁起来了。鲍叔于是向桓公推荐管仲。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掌政事,齐桓公因此成就霸业,多次会集诸侯,使天下一切得到匡正,都是根据管仲的计谋。

他善于“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内政,外交皆名垂千古。他辅佐齐桓公,一匡天下,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21·cn·jy·com

管仲说:“我当初贫困的时候,曾经和鲍叔一起经商,分财利时自己常常多拿一些,但鲍叔并不认为我贪财,知道我是由于生活贫困的缘故。我曾经为鲍叔办事,结果使他更加穷困,但鲍叔并不认为我愚笨,知道这是由于时机有利和不利。

我曾经三次做官,三次都被君主免职,但鲍叔并不认为我没有才干,知道我是由于没有遇到好时机。我曾三次作战,三次都战败逃跑,但鲍叔并不认为我胆小,知道这是由于我还有老母的缘故。公子纠失败,召忽为他而死,我被囚禁起来受屈辱,但鲍叔并不认为我不知羞耻,知道我不拘泥于小节,而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为羞耻。

生我的是父母,但了解我的却是鲍叔啊!”鲍叔在推荐管仲辅佐齐桓公之后,甘愿身居管仲之下。鲍叔的子孙世代都在齐国享受俸禄,十几代人都得到了封地,往往都成为有名的大夫。

所以天下人不称赞管仲的贤能,却称颂鲍叔能够识别人才。这就是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管仲这匹在千里马在伯乐鲍叔牙的发掘下,终于完全展现出了自己的才能,成就了一番伟业。

而鲍叔牙识人的眼光和超人的气度,更是让人敬佩。同学们,你们说是不是呢?【**:

21·世纪·教育·网】

二)经典国学再现。

客有为齐王画者①,齐王问曰:“画孰②最难者?”客曰:

“犬、马最难。”齐王曰:“孰易者?

”客曰:“鬼魅最易。” 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③于前,不可类④也,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21·世纪*教育网。

我是小助手。

客:指外来的画师。

孰:代词,谁,哪个。

罄(qìng):显现,出现。

类:类似,像。

我是小翻译。

有个外来的画师给齐王画画,齐王问他:“画哪个东西最难?”画师毫不犹豫地回答说:

“狗、马最难啊!”齐王又问:“画哪个最容易呢?

”画师回答说:“鬼怪最容易。”狗和马,是人们最为熟悉的动物,从早到晚在人们面前显露无余,不可仅仅画得相似而已,所以是最困难的。

鬼怪没有形状,不会出现在人们面前,所以最容易。

考考你的智慧。

1.下列词语中与文中“鬼魅最易”中的“易”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易子而食b易地而处c易于对付d平易近人。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齐王曰:“孰易者?”客曰:“鬼魅最易。”

2)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3.判断下列句子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文中的“客”是来拜访齐王的。()

2)画师认为人们越熟悉的事物越不容易画好。()

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感受?试着写写。

弘扬传统文化。

纸上谈兵。上面故事中的画师,没有真才实学,只喜欢画人们没有见过的鬼怪,却害怕画人们都熟悉的犬马。在赵国也有这样一个人,其才华只能纸上谈兵,却在实战中屡败。

赵奢是赵国名将,为赵国屡建战功。可是赵奢的儿子赵括却不像父亲。赵括从小读了不少兵书,谈起用兵之道就滔滔不绝,连他父亲都不如他。

于是,赵括狂妄地认为自己在军事上已经是天下无敌了。然而赵奢却不这么认为,他担忧地说:“日后赵国不让赵括带兵便罢,如果让他带兵打仗,那么断送赵国前程的将必是赵括无疑。

”过了几年,赵奢死去了。这一年,秦国对赵国大举进攻,赵国派了将军廉颇率军迎敌。开始,赵军连连失利。

在这样的情况下,廉颇改变战略方针,他下令让军队坚守城池,以逸待劳。结果秦军由于远道而来,经不住廉颇的拖延,粮草渐渐接不上,快要支撑不下去了,秦军十分恐慌,于是施展计谋,派人悄悄潜入赵国散布流言说:“秦军谁都不怕,就怕赵括担任大将。

”赵王正在为廉颇在军事上毫无进展而闷闷不乐,听到外面流传的那些说法,便撤掉廉颇,要派赵括为大将来统帅军队。赵括一到前线,便开始胡乱指挥起来。他完全改变了廉颇的策略,大量撤换将官,一时间弄得人心惶惶军心涣散。

秦军得知赵军这些情况,自然正中下怀。一天深夜,秦军派一支队伍偷袭赵营,刚一交战,便佯装败走。同时,秦军又派兵乘机切断了赵军的粮道。

赵括不知实情,还以为秦军真的是败逃。于是他命令部队紧紧追击。结果,赵军追了一段后即被秦军伏兵将追兵拦腰截断,首尾不能相顾。

然后,秦军一齐杀出,将赵军团团围住。赵军被秦军围困40多天,粮食早已吃光又没有接应,一时间军心大乱。赵括一筹莫展,满肚子的兵法也不知如何施展,最后不得不率军仓皇突围,结果被乱箭射死,40万赵军也全军覆没。

从此以后赵国就一蹶不振。画师无真才实学只愿画鬼怪,赵括无真才实学只会纸上谈兵,看来,要判定一个人如何,不能只看一面,要全面考察后才能下结论啊。生活中我们也要如此。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参***。一)

1.(1)返回。(2)行走。

2.(1)老马的智慧能够利用。(2)蚂蚁冬天居住在山的南面,夏天居住在。

山的北面。3.老马归途蚁穴水示例:自然万物都有其独特有的个性,我们要善于观察,向大自然学习,让万物可为我所用,为人类造福。21教育网。

4.示例:春天听到布谷的叫声,开始播种谷子;夏天听到布谷叫声开始割麦子。

看到蚂蚁搬家表示可能要下雨,人们抓紧时间干活。

二)项和“鬼魅最易”中的“易”为“容易”。a项中的“易”意思为交换,b项中“易”的意思为“改变”,d项中的意思为“和悦”。)

2.(1)齐王又问:“画哪个最容易呢?”画师回答说:“鬼怪最容易。”

2)鬼怪没有形状,不会出现在人们面前,所以最容易。

4.胡编乱造,胡写乱画,这是最简单的事;但要真正认识客观事物,并恰如其分地表现它,就不是一件容易事了。有。写作文的时候无话可说,可是胡思乱想的时候常常能写很多很多。

#$%^fgdaswertyubzcs

sd##$%^wsde@!sft

saf$#@^&a$$@#

asdfesaq!@#%fwqq!q

aaaazzx33456

小学语文人教版6六年级下册 经典国学诵读系列练习五

六年级下册经典国学诵读五。一 经典国学再现。子墨子怒 耕柱子 耕柱子曰 我无愈 于人乎?墨子曰 我将上太行 以骥与牛驾,子将谁策 耕柱子曰 将策骥也。墨子曰 何故策骥而非策牛也?耕柱子曰 骥足 以策。墨子曰 我亦以子为足以策,故怒之。耕柱子悟。我是小助手。怒 向 发怒,对 生气。耕柱子 墨子的门生。...

小学语文人教版6六年级下册 11《灯光》教学反思

灯光 教学反思。灯光 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了 我 在天安门广场上散步,身后的一人说了句 多好啊!引起了 我 无限的回忆。我 当时是一名战地记者,郝副营长为了让革命能够胜利,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为了能让孩子们过上幸福生活,不惜牺牲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的感人事迹。在教学本课时,我按照...

小学语文人教版6六年级下册 15《凡卡》教学反思

凡卡 教学反思。教 凡卡 这课时,我引导学生带着课后的三个问题进行默读,然后交流。更多的还是依据学生的学情生成新的教学思路,随机调控课堂,感觉非常满意。平时上语文课,我很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我比较喜欢使用朗读,在我看来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阅读方式。凡卡 是教材第四单元的第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