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两小儿辩日》说课稿

发布 2020-08-09 08:35:28 阅读 4160

一、 教材分析:

《两小儿辩日》与《学羿》是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中第十二册第一单元的两篇文言文,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二次接触文言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生感悟”,意在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平凡故事得到启示。本单元的学习目的之一在于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双方各持一词,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笑话。

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事的态度。

二、教学主题:

目标明晰的阅读教学。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列子、孔子,引导阅读《论语》、《列子》。

3、了解先秦诸子,激发学生读古文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1、读懂并背诵课文。

2、引读《论语》、《列子》及先秦诸子经典名句。

五、设计思路及意图:

1、读古文,识古人,看千古趣事。

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在于读。因此在设计中,设计了三读课文。一读课文,读正确。

在此环节通过学生由读环节让学生自己走入文本,自读自悟,通过教师检查读来纠正字音读正确,通过教师师范读来引导学生读出情感,最后通过齐读来巩固初读效果,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二读课文,读明白。通过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师生互演,生生互演的方式来释疑、激趣,让课堂充满古韵、古韵,为本次文言文的学习激发情趣,让学生对文言文充满兴趣。

三读课文,能背诵。诵读向来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当堂中落实的效果会更佳。在课堂上运用动作记忆法,男女学生比赛法等方式来引导学生热爱背诵非常有必要的。

然而,一节好课不单单在于读。窦桂梅老师曾说过,一节好课,应当“有文字、有文学、有文化”,因此在整个课堂中又穿插了文字、文学、文化方面的点滴内容,以充实课堂。如“辩”与“辩”的区分,古时“子”概念,“四书”的介绍等。

与此同时,在引导学生学文的同时,引导学生识人,通过小练笔“从两小儿身上,你学到了什么?”与“辩论孔子究竟是智还是不智?”这两个教学环节,来引导学生客观认识两小儿与孔子,并从中有所感悟。

2、学而思,思而辩,长当今智慧。

《两小儿辩日》是《文言文两则》中其中的第二则,第一则是孟子的《学弈》。《学弈》写的是两个人跟随全国最擅长下棋的弈秋学下棋,一人专心致志,一人三心二意,结果大不相同。旨在告诉人们学习、做事应当一心一意才能成功的道理。

因此为了承接上一则文言文,在本则中也体现学习的思想与方法,那就是要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见解,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展开辩论,辨别是非对错。因此,在本课中,安排了读论语中名句的环节,用错字引导学生质疑老师,展开“孔子究竟是智还是不智?”的辩论,就是旨在引导学生要学习两小儿敢于质疑孔子、质疑权威的精神,并从中增长智慧。

文本并不是单一的存在,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开阔学生视野,开放心态,开发学生思维,建立大语文观。有人说“要把全世界当教科书,而是不把教科书当世界。”生活处处皆语文,因此在本节课末,安排了朗读先前诸子的经典名句的环节,意味着本次课程不是结束,更是我们学习中国古典传统文化的开始。

在作业题中,也布置了搜集。

“诸子百家的经典名句并背诵”和听**《易中天读先秦诸子》环节,意在为学生的初中文言文学习做好铺垫,以及自己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打开一扇大门。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多**课件,参考《中华上千五百年》、《论语》、《先秦诸子》等有关书籍。

2、了解孔子,熟读《论语》中的有关语句。

七、教学过程:

(一)、引读《论语》,谈话导入:

1、出示课件,学生齐读《论语》中语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既检查学生预习准备情况,营造学习氛围,同时又为后文的学习首次铺垫)

2、简要介绍孔子、《论语》及《大学》、《中庸》、《孟子》。出示课件:

(1)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被后人推崇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出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及其再传**把孔子及其**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作成《论语》。

与其最为卓出的衣钵继承者孟子统称为“孔孟”。

(2)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3、过渡:按我们的共同价值观来认为,孔子应该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人。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大圣人,还有人认为孔子不够智慧,知识不够丰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小故事,看看孔子究竟是不是一个明智之人?(引导学生在课中质疑,与课文精神相符合,为文章再次铺垫)

4、板书课题:两小儿辩日,区分“辨”与“辩”。(师故意板书“辨”字,引导学生纠错,区分“辩”与“辨”,同时培养学生质疑精神,为后文学习第三次铺垫)

5、简要介绍列子。谈“子”。(子”是古代对有学问有贡献男子的尊称)

出示课件:列子,名列御寇,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不求名利,清静修道。

《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典籍,是列子、列子**以及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全书八章,140章,由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共有神话、语言故事120多个。

其寓言故事,如《黄帝神游》、《寓言故事》、《夸父逐日》、《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都选自此书隽永味长,发人深思。它完全可以与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相媲美,但在意境上远远超越《伊索寓言》。

(二)、学习课文,背诵课文。

1、一读古文,读正确。

(1)生自由读,教师巡堂,了解学生自读情况。

(2)生检查读,用**车方式请三名学生读,教师及时纠正字音。

(3)师示范读,读出古文的韵律美,营造古文学习氛围。

(4)生齐声读,巩固初读效果。

2、二读古文,读明白。

(1)小组合作讨论,结合注释:每一段的意思是什么?

(2)检查交流合作学习情况,师请小组代表汇报学习结果,抓住关键词句来理解句意,简要复述故事。

(3)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师读旁白,学生分成两大组扮演两小儿。

(4)学生分小组合作演课文,上台演故事。

3、三读古文,能背诵。

(1)师教给背书方法,如分段背诵法,段段串连法,动作记忆法等,师示范背诵。

(2)学生自背,挑选代表比赛背诵。

(三)、读古人古事,长当今智慧。

1、练笔:从两小儿身上,你学习到了什么?

(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出来,如善于观察、大胆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向圣人求教,说话有理有据)

2、辩论:孔子究竟是“多智”还是“不智”呢?

(旨在培养学生思辩、质疑的精神,从中学习孔子的谦虚、实事求是、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敢于挑战权威,虚心学习的精神,并全面认识孔子)

3、读古人经典名句。出示课件,学生齐读老子、孟子、子思等人的经典名句。

(四)、布置作业。

1、必做题:

上网查阅资料或请教师长,判断两小儿的说法究竟谁对谁错?

2、选做题:

(1)搜集诸子百家的资料,背诵自己喜欢的经典名句。

(2)感兴趣的同学****《易中天读先秦诸子》。

教学板书:两小儿辩日。

读古文,识古人,看千古趣事。

学而思,思而辩,长当今智慧。

六年级上册《两小儿辩日》说课稿

六年级上册 两小儿辩日 说课稿。六年级上册 两小儿辩日 说课稿。一 品读文本说教材。读着 两小儿辩日 天真可爱的两小儿出现在我的面前,我仿佛看见两小儿为争论 太阳距离地球远近 的问题各执一词,争执不下,面红耳赤,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多有意思呀!细细品读,课文语言简洁,两段风趣幽默的对话描...

六年级下册 两小儿辩日

六年级下册 两小儿辩日 人教版教案。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课堂实录 一 从题入手,营造学习氛围。师 带有 日 字的诗句,你能说出一两句吗?生1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生2 日照香炉生紫烟。生3 日长风暖柳青青。师 胸中有积累,出口自成章,好。今天我...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两小儿辩日 3

两小儿辩日 教案。教学目标 1 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读准 理解课文中的生字 新词 2 结合课文中的书下注释提示合作读文,能掌握课文的大意 3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教学重点 1 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读准 理解课文中的生字 新词 2 结合课文中的书下注释提示合作读文,能掌握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