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只有地球》教案

发布 2020-08-06 07:44:28 阅读 450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撰写人。时间。

课题。只有一个地球。

课型。授课时间。

讲读课文2课时。

1.能正确工整地书写11个生字,理解“晶莹、恩赐、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破碎、和蔼可亲”等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

教学目标。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说出课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课文中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联系实际思考,“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的含义,认识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是迫在眉睫的事。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说明方法,体会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联系实际,让学生从心灵深处认识“只有一个地球”,从而树立起精心保护地难点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识。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2.用。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一、出示**,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1】宇航员拍摄的地球**。

学生仔细观察**,然后结合自己对地球的了解,同桌间相互交流。

导入2.引入新课,板书课题,(板书:只有一个地球)齐读()课题。【出示课件2:课题】分钟。

3.释题,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只有一个地球”?是。

一个怎样的地球?

4.明确本课时的学习目标:【出示课件3】

学习新课前,学生先质疑课题,然后。

设计意图。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读懂课文介绍了地球哪些方面内容,学习文中说明方法、修辞手法的运。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关于地球带着问题学习课文,的哪些方面内容?有哪些让你感触最深?是什么感触?

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

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触?

2)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二、初读课文、读后交流。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就自己感触深的词语、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课文写了地球哪些方面的内容?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与修辞手法?

3.全班交流(围绕课文写地球哪些方面内容,交流感受、说明方法、修辞手法),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重点内容。板书:

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渺小资源有限,生态灾难无处可去,精心保护。

4.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看出这篇文章是关于环保主题。

新课。教学的,文章先讲了地球的美丽与可爱,接下来又讲了地球(上资源有限,人类的一些行为会造成生态灾难。如果地)分钟。

球被破坏,人类将别无去处。最后提醒人们要保护地。

球。三、再读课文,把握内容。

1.根据板书的内容,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学生概括内容后,老师引导学生说出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四、朗读课文,互相评价。

1.想一想,应该怎样来读这篇课文?2.读给同桌听,然后相互评价。3.指名一位同学读给大家听,师生评价。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辨字组词。

萤()蓝()资()竭()慨()莹()篮()姿()渴()概()赐()协()赌()薄()监()惕()胁()睹()簿()滥()二、在括号里填适当的字组成词语。

学生初读课文后,全班交流。这一环节是放手让学生自学通过交流学到自己没有弄明白的知识。

集中,避免了无效学习现象的发生。

映入()(相互()(可亲一叶()(提供不加()(三、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毁坏——(容易——(精心——(美丽——(答案】

一、萤光晶莹蓝色篮球资本姿势枯竭干渴慷慨气概恩赐警惕协作威胁赌气目睹稀薄账簿监视泛滥。

二、眼帘交错和蔼扁舟无私节制。

三、建设困难随便丑陋。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教具准备。

1.2.课件。

教学设计。一、齐读诗歌,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4】学生齐读诗歌《地球累了》(节选),读后谈自己的感受。

导入()分钟。

2.教师总结,导入新课:那是一种心理的纠结,那是对人类愚昧无知的感叹,那是一种对环境的忧虑。

宇航员遨游太空,也发出感叹。读出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学生读课外的诗歌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读懂作者的叹息和忧虑,对学习本课大有帮助。

设计意图。练习书写生字词语。抓重点词句,深入研读课文。

二、围绕感叹,研读课文1.地球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1)学生齐读宇航员遨游太空所见的地球。学生齐读:“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2)联系实际,认识“地球太容易破碎了”这一观点。

补充资料: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以及带来的后果。(臭氧层对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有极强的吸收作用,能吸收高强度紫外线的99%,从而挡住了太阳紫外线对地球上人类和生物的伤害。

一旦臭氧层遭到破坏,紫外线便会增强,则全球气候会变暖,人类生命健康堪忧。)2.地球的“渺小”

新课教学()分钟。

1)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宇宙”与“扁舟”对比,想象出地球的渺小。)

2)结合地球的一些实际数据,认识“地球太容易破碎了”这一观点。【出示课件5】

半径:约六千四百千米表面积:大约5.1亿平方公里。

世界人口:截止到20xx年1月4日,全世界有70.57亿人。

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可供人类居住:约0.8亿平方公里3.地球“自然资源有限”

1)矿物资源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无私地、慷慨地向我们提供矿产资源。体会地球太可爱了。

2)联系实际,人类不加节制地开采矿产,必将加速矿产资源的枯竭。那时人们将没有煤、石油、天。

围绕宇航员的感叹,认真研读课文。这一环节是教学的最重要的一段过程,教师适当补充资料,点拨指导,使学生真正从心底里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然气、金属矿,人类需要的工业原料就没有了,进而认识地球太容易破碎了。4.地球的“生态灾难”

1)人类生活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服务的。何为“本来”?去掉“本来”,读出地球的可爱;加上“本来”,读出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2)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主要有哪些?联系实际展开会议与想象,体会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污水排放,乱砍滥伐,捕杀野生动物,废气排放,滥用化学品等。并由此展开联想,想到不堪的后果。

三、层层深入,得出结论。

1.科学家证明什么?是何意?科学家设想什么?是何意?

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说明人类要保护地球;科学家设想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这是为了让读者想象,假如有移民基地,人们都去居住也是不可能的事情,进一步突出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2.展开想象,说说人类别无去处的结果?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列出保护地球切实可行的办法。

四、书写字词,拓展练习。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1.正确工整地抄写课后11个生字,15个词语。【出示课件6】

晶莹遥望恩赐慷慨毁坏目睹交错贡献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破碎和蔼可亲。

2.谈谈对“如何去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的想法。

以出示问题的方式组织教学,让学生学会层层深入的说理方法,明确地球被破坏,人类别无去处的道理。

只有一个地球。

板书内容。课堂作业新设计。

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渺小资源有限,生态灾难无处可去,精心保护。

一、选词填空。

结果成果后果1.不听劝告,()自负。

2.不听劝告,不会有什么好的()的。3.科学家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

希望指望愿望。

4.想到月球去居住,()是好的,但不可能实现。5.我们()大家都能够重视环境的保护。6.他这件事没做好,想受表扬是没()了。二、指出各句的说明方法,填序号。

a.举例子b.打比方c.作比较d.列数字1.在群星璀灿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2.

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六千四百多千米的星球。()3.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4.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三、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六千四百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1.地球在宇航员的眼中是怎样的:。2.

画“”的句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3.画“”的句子用了的修辞手法,将地球比作、,形象生。

动地说明了地球与人类密不可分的关系。4.看过这段话后,你对地球母亲有什么话想说?

答案】一、1.后果2.结果3.成果4.愿望5.希望6.指望二、

三、1.蓝白相间晶莹的球体2.作比较、列数字地球对人类的珍贵(人类的活动范围非常有限),人类应该珍惜和保护地球3.

比喻、拟人摇篮母亲4.示例:地球母亲您对我们这么的无私,而我们却对您做出了这么多伤害您的事情,现在的各种自然灾害都是我们罪有应得,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保护您,希望能得到您的原谅。

教学反思。本文是一篇短小精悍的科学小品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向我们阐述了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这篇说明文的条理非常清晰,从地球“美丽而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呼吁我们要精心保护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的又容易破碎的地球。

我把这篇课文的教学定位在:1.能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说出对句子的理解,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严谨。

2.抓住关键句子理解为什么只有一个地球,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3.

找出有关的句子,了解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本文的“命脉”,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句,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文本,理解文本;再引导学生谈地球的美丽,资源的宝贵;最后引导学生体会层层深入的说理方法。

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效果不错。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致力于引导学生关注“你从他的朗读中感悟到了什么”“你觉得他那些地方读得好?好在**?

”…引导学生围绕这些方面进行实效性的评价,让评价真正落到实处,这样才会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的理想。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

本课从地球的资源状况和在宇宙中的地位两方面,阐明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课文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人类活动范围很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又被不加节制的开采或随意损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自然资源枯竭的威胁。

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人类居住。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本文语言朴实、流畅自然,清晰的说理,又饱含深情。

尤其在表达方面,本文注意用词的准确性,行文十分严谨,知识性较强。【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不可再生资源与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是指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泥炭、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

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能再生更新,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又称为非耗竭性资源,如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各种自然生物群落、森林、草原、水生生物等等。可再生自然资源在现阶段自然界的特定时空条件下能持续再生更新、繁衍增长、保持或扩大其储量,依靠种源而再生。一旦种源消失,该资源就不能再生,从而要求科学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物种种源,才可能再生,才可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土壤属可再生资源,是因为土壤肥力可以通过人工措施和自然过程而不断更新。但土壤又有不可再生的一面,因为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可以比再生的土壤自然产生更多新过程快得多在一定时间和—定条件下也就成为不能再生的资源。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关联词语填空。

1.地球的资源()谁的恩赐,()经过漫长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2.()这些设想能够实现,()是遥远的事情。3.()地球被破坏了,我们()会别无去处。

4.我们()要好好保护地球,()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家园。阅读能力大提升。

二、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使它们不能再生,()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1.

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从加点的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

读完这段文字,你想到了什么?

思维创新大拓展。

三、如果地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想象一下,人类会怎样?

参***。一、1.不是而是2.即使也3.如果就4.之所以是因为二、1.因为不但还。

2.人类随意破坏自然资源会造成一系列的生态灾难。3.人类如果继续不加节制的开采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将是自取灭亡。为了人类的子孙后代,我们应该觉醒了。三、略。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只有地球

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地球的特点,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及人类不加节制地开采对地球产生的危害。2 能力目标 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 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珍爱地球 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课文,懂得 只有一个地球 的道理。增强...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只有地球》教案

18只有一个地球。教学目标。1.会写 莹 裹 等12个生字,会写 晶莹 摇篮 壮观 等20个词语。2.默读课文,抓住关键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 只有一个地球 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 保护地球的意识。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严谨性,学习说明方法。重点。1.默读课文,学会抓关键句把握文章主要观点,理解...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地球》教学实录

只有一个地球 课堂实录。师生问好。出示课件。师导语 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个美丽的星球,它是人类的家园,它是太阳和月亮的朋友,同学们,看到了吗,那是什么,你还想叫地球什么?生 我想把它叫家园。只有一个地球资料目录生 我想把它叫摇篮。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地球的文章 师板书 只有一个地球 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