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我将从课标、教材、建议三方面说起。
一、说课标。
一)课程总目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提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知识与能力: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正确书写汉字,写作内容要具体,具有真情实感,能够文明用的进行人际沟通,,发展思维,激发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在学语文过程中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能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主动进行**性学习,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落实整体性目标,本册教材认真选择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文章作课文,使学生既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并受到启迪和教育。
二)内容标准。
根据课程目标要求,六年下册语文应达到的内容标准是:
1、 识字写字方面。
本套教材到五年级下册为止,学生累记认字3000个,提前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前三个学段识字量,在六年级上册开始不再安排识字任务,而且本册教材要求会写的生字减少到80个,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文教学完成,教学过程中可就难写字,易混字作重点指导,学生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
2、阅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学生方法,作为小学阶段最后一册,还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自主学习和**。
3、口语交际。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并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习作。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具体、生动。
要求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练笔、写日记或读书笔记。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修改习作的习惯,提高习作能力。本册完成5次习作,6次小练笔。
5、 综合性学习。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课前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交流活动展示活动成果,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说教材。
一)、教材编写特点。
1、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本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然是按专题分组编写。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
专题内容新颖、丰富,内涵深刻,富有人文气息,例如:第三组教材围绕“革命志士共同的理想与信念”这一专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中李大钊面对敌人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灯光》这篇课文中郝副营长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壮烈牺牲;***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虽然没有具体介绍张思德的事迹,但通过读课文深刻体会到他为救战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一夜的工作》中人物形象***为了新中国的发展,呕心沥血,日夜操劳。
本组教材中的人物所处时期不同,岗位不同,事迹不同,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却是相同的。
2、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新课程理念。
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新课程中指出: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性学习,能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
本册教材的第六组是一个单独的综合性学习单元---难忘小学生活”。围绕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向母校、师友告别。分成两大板块,“成长足迹”和 “依依惜别”,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特别是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3、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学生经过近六年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本册教材通过比较系统的导学设计,使各项语文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主要体现在:一是导语提示单元学习内容;二是精读课文的课后题,略读课文前的连接语,注意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和独立思考;三是每组课文的“词语盘点”便于学生自查自测;四是“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为学生讨论问题、交流认识提供了平台。
4、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根据课程标准精神,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本册部分课文课后安排了“资料袋”和“阅读链接”,在课文背景或相关知识上,增加了深度和广度。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古诗名句、谚语、成语等,趣味语文中的《有趣的“标点“》《巧问妙答》,成语故事中的《邯郸学步》《舍本逐末》集中体现了学生在趣味中阅读、积累语言,感受中华文化的优秀和博大精深。
二)教材编写结构。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以第一组为例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大部分。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包括4—5篇课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和“阅读链接”。
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栏目,“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趣味语文”“课外书屋”或“成语故事”,三个机动栏目分别在全册五个专题中各有安排。
三)教材内容解析和整合。
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内容要简化头绪,加强整合”的要求,本册在编写中加强了整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本册教材整合。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在六个单元主题中都有一个导语,看,这一个个导语,内容上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语言上富有感染力,提示本单元学习内容,点明专题,布置学习任务。
2)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
为了体现单元整合,加强在精读与略读课文中间的联系。本册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安排有“连接语”,看,这是略读课文前的连接语,这段文字承上启下,内容突出,过渡自然,明确地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体现学习方法的迁移,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的整体感更强。
3)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
本册教材继续加强专题内学习活动的整合,力求设计的各项活动贯通、严密。以第一组为例:单元导语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了解自己身边的民风民俗。
第一篇课文是老舍的作品《北京的春节》,课文后按排了“阅读链接”让学生看不同作家分别从哪方面描写春节的,在这篇课文思考题中还为本组口语交际和习作进行铺垫,体现了读写结合的思路,后三篇课文是略读课文,分别从戏曲、建筑和生活习俗方面介绍了不同民族的特点,并且在后三篇课文前的连接语中,都渗透了本组的学习重点,交流平台采取两个学生对话交流形式畅谈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和从本组课文学习中学到的习作方法,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教材在编排上从导语到课例,再到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作文、日积月累等,围绕专题内容,各项活动一以贯之: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复习、拓展、交流。
2、纵向整合。
纵观小学语文教材,我们发现在每个学段的教材中都有古诗词的教学,只不过是教学的要求不同,低段侧重朗读和背诵,中高段在读和背的基础上能揣摩诗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这是我归纳的中高段的古诗词。但是,本册古诗词没有根据内容安排在相应专题中,而是在六个单元之后,集中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
另外,从五年级下册开始按排两篇文言文,《杨氏之子》和《伯牙绝弦》。本册继续安排了《学奕》和《两小儿辩日》两篇文言文,这样学生在小学阶段对文言文的样式和学习方法有了一点认识和了解,为初中学习文言文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3.综合总结,呈螺旋式上升,语文学科还与其它学科存有整合性,如:**、美术、品德与社会、信息技术等。
三、说建议。
一)教学建议。
1、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它是阅读习作的基础。在教学时,我采用的是自主预习---组内交流---教师点拨的方法。还要引导学生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
2、阅读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中重视朗读和默读的训练,并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1)关于精读课文:教学时,先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示阅读思路,用圈点、批注、勾画等方法,采取抓住重点词句,结合文中小泡泡,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并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从而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略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示,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3 口语交际教学本册口语交际教学,既要重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又要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
4、习作教**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教学我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5、关于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的发展,在教学时,强调合作精神,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能力;突出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二)评价建议。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应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在评价时,不应只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建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学生本人、同班同学,以及学校等都可以是评价的主体。
2、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口头评价作为师生交流的有效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书面评价也是教育教学中评价的一种方式,它以书面形式的正规性更能引起学生对它的关注与期盼。为了使优者更优,又不让一个学困生调队,教学时,我将全班同学分为9组,每组设一个小组长,从听写、背诵、预习、作业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评出优秀学生和进步学生,这样既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同时能找到与同伴的差距;通过不断努力既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又发挥引领作用。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校本资源方面。
为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利用教师资源与同组内教师集体备课。要创造性使用教学参考书、教科书及校本教材。
2、多**资源方面。
用好多**系统,发挥音像、图像资料在调动学生方面的积极性,教会学生利用校信通平台与教师沟通,在正规**上阅读优秀文章。
3、地域资源方面。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开鲁景物,如:校园风景、公园等景点。抓住我校举办的每一次活动,如:
我校每周一全体师生升国旗活动、学校艺术节活动、少先队队组织的清明节扫墓等活动。这些都能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可以为学生写日记、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提供素材。
4、社会资源方面。
利用社会资源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只有充分开发和利用好各种有用的语文课程资源, 才能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树说教材说课稿
二 说教材。1 教材的编排特点 本册教材在秉承了实验版教材特点的基础上,又有所改进,呈现出自己的特色 1 改进负数的编排,加深学深对数概念的理解,认识数系扩充的必要性。2 改进比例的编排,突出函数思想,丰富联系实际的内容,培养实践能力。正比例原来的标题 成正比例的量 改为 正比例 情景有原来的观察一...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树
5 卢沟桥烽火。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了解 卢沟桥事变 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狠和对我 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2 能按时间先后讲述 卢沟桥事变 的经过,会用 逐步 万籁俱寂 造句。3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1 通过对敌我双方表现的描写,体会日...
六年级英语知识树
一 知识地位。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分级目标,六年级下学期第八册属于二级目标,具体要求是对英语学习要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 交换有关个人 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能在 的帮助下听懂 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根据 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在学习中乐于参与 积极...